2008-05-20 19:34:52半月
我的薩克斯風之路--追逐陰影
雙手各拿著一片竹片,左手的聲音是滿意的,右手是前幾天剛開始用的全新竹片,兩者一比對,果然有差異,透過光線,它們各自顯現出不同的陰影狀況,是的,我慢慢聽出來了竹片上的厚薄陰影在透光度下所表現出來的聲音..
第三次對新的竹片做微調,已把音準往歸零處(調音器)修正了五度左右,在吹奏時還是會有點硬硬的,下嘴唇還咬的有點痛呢..!! 除了仍然硬之外,音準,音色已在這幾天的修正漸漸上了軌道,端詳著兩片竹片...”原來如此”這四個字一直在腦海中盤旋,要我寫出來懂了什麼? 很抱歉,沒辦法...但真的了解了一些東西..因為竹片的透光度所造成的陰影,只要你沒瞎就看的出來,可是”聽”出陰影形狀所影響的聲音差異性,我用說的..你就會懂嗎?
不是臭屁..=_=”,我把它稱為在音樂中不同的語言,雖然一直強調懂音樂的人可以用樂器互相溝通,但就像美語系國家中也有其各自的地方方言,也就是說,雖然有共通的語言,但還是有屬於其本身特質的溝通方式,這是屬於特定族群,在那之外的人很難了解,所以..別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了,事實上...說了也是白說...^_^”...
在薩克斯風的領域裡,除了演奏者本身條件(包括嘴型,經驗,肺活量等先天後天的條件),以及樂器本身的優劣,竹片(也叫簧片),就是發出聲音的最基本要素,那薄薄的一片,缺了它,就算你的薩克斯風價值百萬,也發不出聲音,一切都是靠竹片的震動,而我發覺這也是很多薩克斯風愛好者常常忽略的一件事(尤其是新手)..
忽略..並不是說他們不知道竹片的重要性,而是沒有去研究竹片帶來的影響,看到很多人在論壇上問著..”某某吹嘴到底好不好..?”,”某牌薩克斯風聲音很棒..!!”,我承認,他們說的都沒錯,確實薩克斯風的每一個環節都很值得去討論,但對這很重要卻又很輕的一片竹片,願意提出看法的人少之又少..可能這個重要的發聲物並不炫,不是黃色就是黑色(有些有上漆的竹片),且形狀固定,所以大家都認為能討論的不多,也是一直到此刻,我才發現到了竹片與聲音那微妙的變化及影響...
這幾天,修磨著同一片竹片,記憶著它透光度的形狀改變時所出現種種不同的聲音,包括音色,音準,甚至音質..不再只是去尋找一片與我合的來的竹片......我要開始創造它...用眼睛,耳朵和雙手,去追逐竹片上變動的陰影...!!
第三次對新的竹片做微調,已把音準往歸零處(調音器)修正了五度左右,在吹奏時還是會有點硬硬的,下嘴唇還咬的有點痛呢..!! 除了仍然硬之外,音準,音色已在這幾天的修正漸漸上了軌道,端詳著兩片竹片...”原來如此”這四個字一直在腦海中盤旋,要我寫出來懂了什麼? 很抱歉,沒辦法...但真的了解了一些東西..因為竹片的透光度所造成的陰影,只要你沒瞎就看的出來,可是”聽”出陰影形狀所影響的聲音差異性,我用說的..你就會懂嗎?
不是臭屁..=_=”,我把它稱為在音樂中不同的語言,雖然一直強調懂音樂的人可以用樂器互相溝通,但就像美語系國家中也有其各自的地方方言,也就是說,雖然有共通的語言,但還是有屬於其本身特質的溝通方式,這是屬於特定族群,在那之外的人很難了解,所以..別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了,事實上...說了也是白說...^_^”...
在薩克斯風的領域裡,除了演奏者本身條件(包括嘴型,經驗,肺活量等先天後天的條件),以及樂器本身的優劣,竹片(也叫簧片),就是發出聲音的最基本要素,那薄薄的一片,缺了它,就算你的薩克斯風價值百萬,也發不出聲音,一切都是靠竹片的震動,而我發覺這也是很多薩克斯風愛好者常常忽略的一件事(尤其是新手)..
忽略..並不是說他們不知道竹片的重要性,而是沒有去研究竹片帶來的影響,看到很多人在論壇上問著..”某某吹嘴到底好不好..?”,”某牌薩克斯風聲音很棒..!!”,我承認,他們說的都沒錯,確實薩克斯風的每一個環節都很值得去討論,但對這很重要卻又很輕的一片竹片,願意提出看法的人少之又少..可能這個重要的發聲物並不炫,不是黃色就是黑色(有些有上漆的竹片),且形狀固定,所以大家都認為能討論的不多,也是一直到此刻,我才發現到了竹片與聲音那微妙的變化及影響...
這幾天,修磨著同一片竹片,記憶著它透光度的形狀改變時所出現種種不同的聲音,包括音色,音準,甚至音質..不再只是去尋找一片與我合的來的竹片......我要開始創造它...用眼睛,耳朵和雙手,去追逐竹片上變動的陰影...!!
慶祝馬時代來臨
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