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班宇的詩《漫長的⋯》
《漫長的⋯》/ 班宇
打个响指吧,他说
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
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吹个口哨吧,我说
你来吹个斜斜的口哨
像一块铁然后是一枚针
磁极的弧线拂过绿玻璃
喝一杯水吧,也看一看河
在平静时平静,不平静时
我们就错过了一层台阶
一小颗眼泪滴在石头上
很长时间也不会干涸
整个季节将它结成了琥珀
块状的流淌,具体的光芒
在它身后是些遥远的事物
我想寫寫我對這首詩的聯想和解讀,因為它給我的啟發和刺激巨大而歡欣,仿如發現了新大陸一樣。這是我第一次讀一首詩的第一句就跌進全新的世界,大開眼界。大概只有李白的詩給過這樣的感受吧,例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等等,劈頭一開始就令人驚豔不已。
「打個響指吧,他說」
像創世開天闢地的一句話,“ 創世記1:3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於是馬上敞開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浩瀚世界。我從未想到可以用一個動作的描述,而且是日常生活中近乎無聊或扯不上高大上意義的小動作,來開啟一個詩篇,並居然有如此宏大的視野。這讓我想起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由四個小動機揭示後面波瀾壯闊的景象。於是我們腦海裡看到兩個人在空曠開闊的天地間的對話。
「我們打個共鳴的響指」
前句只是一個人打響指的提議。這兒變成兩(三)個人一起打響指。於是原來的世界和空間在共鳴下變得更宏大,而有了豐富的人與人互動的內涵。
「遙遠的事物將被震碎」
既是過去記憶中的、也是未來想像中的遙遠事物,被擰(凝)成一塊難以化解之物,像創世的大爆炸一樣被震得粉碎。於是有了新生的契機。
「面前的人們此時尚不知情」
當下時空環境裡的人還不知道改變正在發生。也許過些時候就難講了。「面前的人們」恐怕也包括了當事對話的三位。因為詩裡有「我」有「他」,而這首詩是對著「你」說的。
「吹個口哨吧,我說」
響指只有一個短暫的響聲。相應如鼓聲的響指,我便提議吹出如旋律線條的口哨。這既是與響指的對比,同時也是生活中平常隨意的聲音製造。同樣非常個人私密的。
「你來吹個斜斜的口哨」
「你」出現了。並且給抽象的聲音一個具體的形狀和方向,一個斜斜的、線條狀的,向上或向下的口哨。
「像一塊鐵然後是一枚針」
更加具體地、物質化地描繪口哨聲。先是用鐵來形容聲音的堅實有力,接著像針一樣尖銳細緻。那麼,我們可個想像這口哨聲是上揚的,幾乎可以刺破開闊的天空。
「磁極的弧線拂過綠玻璃」
又給了口哨聲獨具的內涵:具有磁性和吸引力的,換言之有了某種音樂的旋律特質。為這特質,它拂過綠玻璃的表面。綠玻璃是什麼呢?我們常說,玻璃心碎了滿地。這兒的玻璃或許就是指我們如玻璃般脆弱的心。為啥是綠色的呢?這兒,我要引用一下綠色在色彩心理學上的含義:
就所含的正面能量來說「綠色是創造和諧、與大自然連結的彩,代表自然的顏色。凡與自然相關的都可以與綠色連結。綠色主掌情緒對應人的『心輪』,亦即心臟。綠色可以幫助心理平衡。」從負面能量來看「意味執著、內心失衡、不開放、嫉妒、愛比較、競爭。」
綜合來說,綠玻璃便是指我們那顆在上述正負兩方之間游移不定的心。
「喝一杯水吧,也看一看河」
這也是我非常欣賞的本詩特質之一:非常口語化卻極有詩意的表述。
我們常常在尷尬的時刻,不論是待人或對己,都用喝杯水來解困。那麼,在這創世之初,我們還不知該如何定義或走下一步時,「喝杯水吧」,鎮靜一下,由水連綴到河流,「也看一看河」。預置下一句「平靜與不平靜」的背景或舞台。
「在平靜時平靜,不平靜時」
這兒有了河的意象的具體襯托,直指心情的平靜和不平靜。而且以一句懸置語「不平靜時」製造懸疑效果和下一句的藝術合理性。
「我們就錯過了一層台階」
非常心理寫實又具象的描述和形容。也是非常精彩的、承接上句的鏡頭轉接。甚至連我們下台階時錯過一階的陡然失衡動作和心理反應都綻露無遺。
「一顆小眼淚滴在石頭上」
又是非常精彩地承接上一句的轉換。在電影中就是充滿驚愕美感的轉接鏡頭。因為錯過、錯失或某個不順、彆扭和過錯,垂首時,一滴後悔或意外的淚珠滴在石頭(階)上。
「很長時間也不會乾涸」
又一句平常又反常的句子。藉外在描述內在心理層面的狀態。那一滴悔疚的淚恆久存在心中。
「整個季節將它結成了琥珀」
季節就是時間、光陰⋯⋯。整個季節是指漫長的時間。所以,淚珠固著下來凝鑄成半透明的琥珀。
「塊狀的流淌,具體的光芒」
進一步形容那凝結的淚珠。雖成塊狀仍彷彿在流動。這裡回應了前頭「磁極的弧線拂過綠玻璃」。而這塊形成琥珀的淚珠還發出具體的光芒。換句話說,這因突發事件而滴流的淚珠,到現在還是鮮活的、隱隱發光。
「在它身後是遙遠的事物」
點出這塊琥珀狀的淚珠產生的原由⋯⋯。既是發生過的、在記憶中的「遙遠的事物」,但也可能指未來的⋯⋯。
這就是我的聯想和解讀。但願不會侷限了您進一步的領會和想像!
上一篇:「大器免成」 與 「君子不器」
下一篇:你眼中的別人才是真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