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6 18:35:50Katle and Joe
初聆伊莎蓓爾·佛斯特 ( Isabelle Faust ) 隨筆
聽她的巴哈無伴奏,感受到強烈的現代感和悲劇意識。
現代感來自於她相對非唯美的拉弓演奏,以及旋律不求秀美纖細,而是比較粗獷直接的表達。悲劇意味則是在上述因素下,直接面對作品所內含的生命課題,不躲避、不迂迴,不含蓄。因此,聆聽時感受到雄壯的衝創意志、兇猛的生命力,不畏失敗,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精神和勇氣,有時又流露出悲憤嗚咽的特色。
這是頭一回在音樂家身上聽到了擺脫了20世紀傳統音樂哲學的的21世紀新聲音,實實在在屬於當代且富有底蘊的音樂詮釋;直面時代、深思時代命題的演出,因此覺得彷如現代的希臘悲劇女英雄安蒂岡妮。至少這是目前為止,我還不曾在任何詮釋演出者身上感受到的,包括指揮家和各種樂器演出者。
然而聽她與梅尼可夫(Melnikov )合作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彷彿在梅尼可夫的主導下,顯得稍稍褪了色。如果抱著想聽她小提琴所主導的音樂進行的念頭,的確會失望。最後我不得不接受這是鋼琴家梅尼可夫主導的“鋼琴和小提琴二重奏”。從這角度來欣賞,又看出佛斯特以相對委婉的風格來配合。
她的琴音讓我想到陳必先的鋼琴演出,尤其是陳彈奏的莫札特,兩位有異曲同工之妙。她們處理音樂中每一個音符的生成和結尾,都交代得有始有終、不含糊,乾脆利落、不拐彎抹角。在她的音樂中可以看到純粹的西方要素,好比西方的油畫,略偏威尼斯畫派富油彩感的技法和風格。在立體造型藝術上則是以塑造為主。
她是我所知第一位足以代表這個世紀音樂美學的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