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版】沈香初體驗——記 6月17日訪櫳翠坊茶藝館
——有關沈香部分,謝謝蔡老師指正,重新修正陳述內文。
最近偕同內人和外國友人一起赴櫳翠坊茶藝館品茶,得到兩起意外的收穫。
其一,坊主蔡老師得知內人胃弱,特地在泡茶時減少茶葉量。沒想到少量茶葉泡出來的三款茶,都展現出十分清淡純淨的原味。方知泡茶品茶不在量多的重口味。
這三款茶分別是:
一、輕焙的台灣高山烏龍,淺黃的湯色十分素雅,入口清爽,第一次嘗到非常清爽乾淨一無壓力的烏龍味。
第二款是西湖龍井,葉片外表色澤古樸,泡出來的滋味素淡爽口。
第三款是雲南的白毫銀針,茶葉外形圓實、色澤飽滿透亮,喝起來有一股莫名的通透感。
接著,品茗之間,茶藝館的陳老師特地備置了沈香供我們品聞。這是我第一次經歷了什麼叫做品香。以前一直以為沉香會像一般香產生裊繞的煙氣,實際上不但沒有煙霧而且沒有煙味。過程就像品茶、品咖啡或酒一樣,可以聞到各種不同的氣味。而且這氣味不但不止於鼻腔,進而化入全身產生通體受影響的交融感。
蔡老師介紹陳老師提供品香的三道進程。第一道叫做「初探」,第二道「回頭」,第三道「三省」。「香炭」先在爐外點燃,埋入香灰中。香灰必須是100%純粹沉香木灰,沒有雜質。然後將香碳埋在香灰中。每一道點燃的火候像悶蒸一樣,要控制得恰到好處。這次我們只品到第二道,但已經可以感受到與初探不一樣的風味。
而這回品香的最大心得是:讓我約略體悟中國文化和藝術整體的博大精深和完備。沈香所透露出的通透感,鼻聞而滲入全身進而與香所揭示的背後世界完全交融合一的靈通感應,我覺得這就是中國文化與藝術的特色,並與茶藝、書畫及古琴是完全融合互通。換言之,中國文化的涵養不只在文字表述上、學問探求上,同時也在書法、繪畫、古琴、茶飲和沉香的品嚐上。所有這些品項相互影響會通、融合滲透⋯⋯。其背後就是天人合一的人生觀和宇宙觀。人與自然共生共榮,既是物理的自然,也是心理上不假人力的自然狀態。也就是說,身心靈和天地宇宙是一體的。這也是中國園藝和日本以及西方園藝最大的差別。
記得我曾看過建築欣賞課老師所拍攝的一系列蘇州拙政園的幻燈片。最大的感受就是「自然」——佈局上的自然、比例上的自然、對比上的自然⋯⋯以及讓四季風貌自然介入的自然,完全不落一點人工的痕跡。這無疑是中國藝術與日本藝術最大的不同點。唯當我們懂得「自然」之趣,才真正進入藝術品賞和創作的門檻。
以下幾張圖例介紹這次的品香方式:
1. 左手托香爐
2. 右手圈成管狀
3. 右手的管圈覆於香爐上
品香時透過管狀的手圈嗅聞香味,然後移開香爐同時側首換緩緩呼氣,右手輕輕覆蓋香爐,以免呼氣揚動香粉。
我所驚訝的是透過鼻子可以嗅到略帶果酸的醇厚滋味,隨即滲漫穿透全身,進而身心靈沉澱下來。
最後在櫳翠坊的留言簿上,我寫下:
琴與歌
茶與藝
沈香與靈樞
通與化
——櫳翠坊品茶、品香的感恩語
上一篇:又一款東方美人的秀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