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聽覺的辯證
《關於聽覺的辯證》
聆聽音樂的耳朵到底是怎麼回事?是物理還是心理?觀念先行還是經驗影響?
約卅年前買了一堆日本飛利浦發行的24位元CD,嗣後播放幾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總覺得聲音處理不及歐美版直接而乾脆。加以接受某位音響老闆的說法,認為日版似乎把高音削掉了。所以這些CD雖然偶而拿出來聆聽,大都成了背景音樂。即便前一陣子還聽了其中肯納沛茨布許的帕西法爾,仍然不甚了了。
幾天前,在聽完歐洲飛利浦的阿勞李斯特超技練習曲之後,正好日本版也有此曲,便拿來聽聽。不料這回聽出了端倪——日版處理得更細緻,24位元不是蓋的!阿勞的琴音顯得更為圓潤晶瑩,音樂也顯得更安靜,相比下有了沈思的意味。於是逐步將其他片子拿出來重聽,越聽越是感嘆音樂的韻味十足,旋律的轉折更為旖旎。小提琴的高音更為飽滿圓潤。以前以為被削掉的高音,其實那高音還在,只是呈現得更豐富圓滑,沒有歐版那種犀利單薄的刺激感,但絕未把高音削掉。那種衝上去的高音反而更扎實,或旋律線的轉折更多細節。
不知道為何有此轉變。難道聽覺也是一種濡染、一種習慣?我在聽了一陣子日版飛利浦CD之後,終於被洗了腦?或潛移默化之下體悟了這樣的音樂聲音特色?那真是後知後覺了,套一句曹操的話:「乃覺三十年」。經過漫漫歲月,終於可以欣賞並進入這些日版的音樂世界!
不過,這個日版一無缺失嗎?反過來看,日版的缺點似乎就在於細節過多,這也是我一直覺得詬病的。細節多了,固然能讓人沈迷於當下之美,但同時也奇怪地失去了連續性。當我陷落於瞬間聲音的物質美感中——譬如琴音的晶瑩圓潤——彷彿同時失去了整體的把握,這倒是聆聽歐版時不至於發生的 ( 這裡的思考:是否歐版的細節處理得恰到好處?)。於是整件作品成了片段美感的拼合,似乎無法構建出一個完整的透視。記得最早聆聽平林直哉製作的富特文格勒CD時便深有此感。我所聆聽的音樂每一個細節不但清楚而且內容豐富,於是音樂碎片化了,隨著時間和音樂的進行,整體一一被部分碾碎。
當然,這現象也可能出於聆聽細節豐富的版本時,我對音樂的綜合力和整合力不足所致。所以,面對上述日版,我目前仍處於琢磨不定的十字路口⋯⋯
下一篇:再聽朝比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