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6:31:17Katle and Joe

李希特與波里尼的巴哈平均律組曲【聆樂隨筆】


李希特在薩茲堡的錄音:Book I, 1970 / Book II, 1972 & ’73

1970 (’72/73) 李希特在薩茲堡錄的巴哈平均律,經過漫長的年歲,我終於聽進去了。
開始第一曲就令人愛不釋手,像是上下兩本平均律的序曲,定下總的回顧和展望。

前面先聽了他在莫斯科1969(上冊)和1973(下冊)的錄音,仍然不了了之。但這一套,一開始就令人落淚,對於生命和過往歲月充滿了愛與珍惜,又同時歲月輕安,不捨其當下的逝去。彷彿眼看晶瑩剔透的珍珠項鍊在手中散開,一顆顆閃爍著迷人的光彩,隨歲月的斜坡迅速滾遠。那麼,接下來的曲子,就是循時間的更迭,人生各種際遇的意態和情懷,無論悲喜,都充沛了滿滿的愛:傷逝、歡欣、喜悅;各式各樣的人生境況,都在李希特手下隱晦地呼之欲出。終於,李希特的巴哈平均律不再是撲朔的謎,而是充滿愛與詩意的往事追憶。

這讓我想起波里尼的平均律以及貝多芬最後三首奏鳴曲。那是仍然茁壯不屈的昂亢意志對生命的渴盼或挖掘,緊緊熱烈擁抱著生命的激情。而李希特則有一股淡淡的觀照眼神,我只能稱之為如詩的歌詠。波里尼呢,或許是「歌詠之不足,則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一個是意境,一個則是行動*,如同繪畫上的行動繪畫(action painting),充滿激情、動態和姿勢的音樂。

如果說,波里尼的音樂是積極進取而主觀介入的,一頭栽進這個世界;那麼李希特的音樂可謂觀照退省而客觀疏離,與外在世界保持著距離。而我身為聆者,就隨性在這兩種姿態中恣意擺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讀維基百科上波里尼的傳記,知道他是位左派音樂家,曾在音樂會上發表反越戰立場引發騷動:(以下參照翻譯軟體摘錄自維基百科)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波利尼是左翼政治活動家。 他與路易吉·諾諾(Luigi Nono)合作創作了《科莫·烏拉·德·富爾扎·盧茲(Como una ola de fuerza y luz)》(1972年)等作品,以悼念智利革命陣線領導人盧西亞諾·克魯茲(Luciano Cruz)的意外死亡。 他在斯卡拉歌劇院(La Scala)與克勞迪奧·阿巴多(Claudio Abbado)一起為學生和工人舉辦了一系列音樂會,試圖建立一個新的觀眾,因為他們認為藝術應該適合所有人。Pollini的獨奏會中至少有一場,當他提到越南時,因觀眾騷動的困擾而在警察干預下結束。」



李希特在莫斯科的錄音:Book I, Book II / 1969


波里尼:巴哈平均律第一冊,1985 錄音 / 2009年發行


波里尼:貝多芬最後三首奏鳴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