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之美——福特萬格勒與柏拉圖的交會 / 撰文:HsiehKirby
HsiehKirby 這一篇文章將福老的音樂與柏拉圖的理型世界相結合,使我們得以窺見福老音樂更深的根底,同時也領悟福老音樂永恆性的源由⋯⋯福特萬格勒在音樂中掌握的整體,無異於柏拉圖的理型,非肉眼肉耳所見所聞、超乎時空之外的永恆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恆之美——福特萬格勒與柏拉圖的交會
(原文發表於:福特萬格勒的音樂與思想)
大陸出版的書「美學原理」(葉朗,華滋出版),超過600頁,介紹西方的美及中國的美的觀念。我對美的概念的起源一直有興趣所以買了這本書。
據書中所言,西方探討美的問題從柏拉圖<大希態阿斯篇>開始,裡面是蘇格拉底及希庇阿斯(Hippias)的對話。蘇格拉底問「美是什麼?」但希庇阿斯只是舉例「美是一個美的豎琴」「美是一個漂亮的小姐」。蘇格拉底認為這只回答「什麼東西是美的」沒有回答到「美是什麼」。
柏拉圖以及歌德,是福特萬格勒最崇拜的先哲,兩位都是不願意打破所謂的「限制」而成就高度的精神內涵。我記得福老的筆記裡有提到,歌德並不認同法國大革命的成就,他認為那是一種破壞。另外一則有名的故事,有一天歌德跟貝多芬散步時國王的車隊經過,歌德脫帽向國王致敬,貝多芬不但沒脫帽,還為歌德這種謙卑的舉動感到不悅。
而柏拉圖哲學的核心之一「idea」,更是強調存在永恆的美。
引用書中p.51~p.52
柏拉圖認為「美本身」是一種絕對的美:「這種美是永恆的,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它不是在此點美,在另一點醜;在此時美,在另一時不美;在此方面美,在另一方面醜;它也不是隨人而異,對某些人美,對另一些人就醜。還不僅此,這種美並不是表現於某一個面孔,某一雙手,或是身體的某一其他部分;它也不是存在於某一篇文章,某一種學問,或是任何某一個別物體,例如動物、大地或天空之類;它只是永恆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與它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為泉源,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為美,但是那些美的事物時而生,時而滅,而它卻毫不因之有所增,有所減」(<會飲篇>)柏拉圖認為就是美的「理念」(idea)。
看到這段話讓我想起福特萬格勒在托斯卡尼尼1930年到德國演出後的投稿。其中全篇文章的最後一部分對托斯卡尼尼有相當露骨的批判。他認為托斯卡尼尼的成功是人格的成功,不是藝術的成功。藝術的成功屬於永恆者,但托的藝術不屬於此。
———————————————
(譯自福老筆記)
托斯卡尼尼如他自己所言,盡可能忠於樂譜作正確規律的演奏(既不脅迫也不理性),但這只是他自己與管弦樂團的關係而已。
他的偉大之處是他的性格。主觀來說這明顯是世人的目光對他的幫助,但可惜對藝術沒有幫助。他如果是更偉大的藝術家的話,有更深的洞察力,更活生生的想像力,對作品有更大的情感與奉獻的話,可以肯定的說他就不會是只是不停地訓練的人了*。因此他的成功是宿命。
我們心裡期盼偉大的音樂,即便他們以忠於樂譜主義者的姿態顯現出來,也絕不能由當家花旦或經過充分訓練的人來取代藝術家。對藝術的洞察與理解比訓練或「支配者」的活動更為重要,德國從過去以來潛意識裡把持住的立場依然正確。
———————————————
87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批評似乎看起來很貼切。至少福老有資格這麼說。
*註:日譯原文為「こういう訓練一点ばりの人にはならなかっただろう」;英譯為「he would not have become so disciplined 」“disciplined” 較接近訓練有素,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等等。)
_________________
版主的補充:
HsiehKirby兄文中所引柏拉圖對美的看法,正好福老1937 年的筆記中有簡短談及,可作會通。
他先在前一段談到,文字不等於真實(reality),必須看穿文字和真實的關係,文字才被賦予真正的(true)意義。接著他寫道:
『反對古典的「美」:根據柏拉圖的說法,希臘人使用「美」的意思(和現今)相當不同。主宰過去兩個世紀的不過是「古典美」的意象,而非美的本身。美本身不幸被這意象消除了。我們必須廢黜這意象而重新發現美(自身)。』
“ Opposition to classical ‘beauty’. The Greek, according to Plato, meant something quite different by beauty. It is the image of ‘classical beauty’ that has ruled the last two centuries, not the thing itself. The thing itself is unfortunately extinguished by the image. We must dethrone the image and rediscov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