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3 21:52:50Katle and Joe
“To Be or Not To Be?”——福特萬格勒的悲劇
“To Be or Not To Be?”——福特萬格勒的悲劇
這一篇只能算是有感而發的隨筆,沒什麼深刻的論述,但讓我一下子跳脫對世間常見的批判福老的芥蒂,於是在我的視線裡撥雲見日,還給他坦然清明的原來身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位朋友問他,以如此不可抗拒的意志所實現的音樂,難道一定不會反映了末日的巨大災變?福特萬格勒驚愕地緘默一會兒,然後幾乎生氣地回答:「好啦,你知道,我是個悲劇作家(tragedian/悲劇演員)⋯⋯」。』(福特萬格勒的連續之夢)
福老的悲劇就是面臨抉擇的悲劇,面臨 “是”或“不是”、 “做”或 “不做”,該怎麼做的兩難困境。
這種困境是必然的悲劇。所謂必然,是指它必須以這樣的方式面對與解決。而悲劇的意義所指的,不是悲傷或悲慘,而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所呈現的過程;絕非以結果來論的,其意義遠遠超乎結果的輸贏勝負以及成功和失敗,這些都是世俗的意義和指標,福特萬格勒真正的精神遠在這些之上。
根據他自己的課題和推演,他一定選擇為德國文化和人民留在祖國(To be),同時也面對了因此而來的反面承當。在這樣瞭解之後,越來越覺得毋需為福特萬格勒感到悲憤不平。他的挫折反而顯示敵人和構陷者的不肖嘴臉,其實真正失敗的正是那些看似成功防堵或打壓或利用他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同樣地,不時有面對兩難的情境。什麼樣的抉擇是最好的並無定數,端看我們是否清楚了解自己而敢於承當。唯有這麼做時,我們才在對的道路上。不然,到處迴避,除了騙人騙己,還有什麼樣的人生意義?
在網路上看到不論中外,都有人無端指控福特萬格勒於二戰納粹掌權時的立場。對於這樣的人,我請求他們先去聆聽福特萬格勒所指揮出來的音樂,聽聽他在音樂裡訴說什麼。如果真的進入福特萬格勒的音樂世界,知道他在說些什麼,怎麼可能提出這樣離譜的控訴?德國紀實記者Dönhoff 伯爵夫人 在《時代雜誌 Die Zeit》中寫道:" 我永遠忘不了那時在柏林,從福特萬格勒的音樂會獲得的慰藉。每一位參加這些音樂會的聽眾,都知道福特萬格勒在想什麼。"(摘錄自:〈研究福特萬格勒〉的取徑芻議) 從這句話就可以推斷出,福老在二戰時給予德國人民的撫慰和支持力量,讓他們可以挺過納粹時期帶來的災難。這種心靈上的安慰,讓人在最苦難的時刻得到精神上的靈糧,保持對未來以及人性的永遠希望而生活、生存下去。這例子可以在二戰時納粹集中營中看到,不少集中營裡活下來的人就是因為他們一直抱持希望未曾絕望。人類最大的恐懼就是失去希望。這樣看來,給予人民希望的福特萬格勒,不能因為他不像其他猶太裔音樂或藝術家不願離開祖國而認定他是納粹同路人。這是太草率而膚淺的說法。其實根本沒具體實際的證據,只根據意識形態而下的不負責任的結論。對於藝術(音樂)家,請看他的作品裡說什麼,那才是真實而唯一的依據。
今天(2017/2/23)在 MOD 的 Medici-arts 頻道上看了評介1945年出品的馬賽勒·馬內的電影《天堂的孩子們》,其中就評論道,這部電影給二戰佔領區下的法國人極大的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這不就像福老的音樂一樣!
一個不曾真實而深刻存在的個體,怎麼可以只根據自己淺薄的存在來論斷?正如莊子一書中所說的,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對於自己不了解不曾見識體驗過的,豈可妄下結論!
從不曾處在巨大兩難困境中的我們,請保持謙虛,切勿在小確幸的溫暖窩裡隨意論斷歷史上災難時期的人物處境!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莫要強不知以為知;也不要以一些起碼的知識妝點來譁眾取寵。道聽途說,德之棄也!
面臨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悲劇人物,就是英雄;對於悲劇英雄,請起立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