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0 20:56:32Katle and Joe

謝夫蘭的巴哈和李希特的展覽會之畫 (盤帶音樂欣賞 / 四)



李希特在保加利亞索菲亞教堂,1958。

10月9日再度到《古殿音樂喫茶》聆聽了喻紹發先生主持的盤帶音樂欣賞會,內容包括:謝夫蘭的琴藝和李希特在保加利亞索菲亞教堂有名的《展覽會之畫》演出。
李希特該次演出,在聆賞CD錄音時,音效頗受詬病。琴音弱時明顯聽得很吃力,而現場觀眾的咳嗽和空間造成的缺失,干擾更大。這些出現在CD上的問題,在聆聽盤帶時居然迎刃消失。
盤帶的音樂似乎把當時演出現場的空間完整帶回眼前,因此發出的樂音,彷彿每個音符或旋律線外頭都包覆著一層空氣,非常接近現場活的音樂;就算鋼琴的弱音,也與背景的干擾分離清楚。至於咳嗽聲,當活的音樂魅力吸引我們進入音樂的流蕩和進行中時,就像偶爾飛過耳際的蚊蟲,不致造成多大影響。
以下筆記雖包括謝夫蘭和李希特的詮示,當中仍有些段落因失神造成脫漏,或甚至不知所云之處,請各位多包涵了。
至於最後的安可曲:1977年薩爾茲堡貝姆指揮的《唐喬凡尼》第二幕,就當作餐後點心無心做筆記了。
__________________

【一】、謝夫蘭——舒尼特克:古風組曲(Suite in old style) / 鋼琴:Anton Ginzburg /錄音:1982

收放幅度大
(收弓)靈敏
下弓大膽
完全體現古典暨浪漫的樂風:雅緻又粗獷
甚愛鼻音般的中音效果

輕佻處拿捏得宜
情感的抒發精準異常
跳弓精準

揪心的弓法:
極緩的慢板處,憂傷意味自然流露,哀淒的韻味悠長,精準如外科手術般的痛苦解剖。
(韻味建立在細節的變化上)

最後的快板樂段輕鬆自如,渾然天成(下弓激切、狠、準)。
隨心所欲不踰矩,給我有若柯爾托在鋼琴上的感覺。
撥弦與敲擊琴身,狠、準、肯定。

【二】、謝夫蘭——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No. 3 與 No. 5 / 現場錄音:1971
No. 3:
1). Prelude:
開頭悠長圓潤,大膽,大開大闔
(音量變化和速度上)
旋律的轉換肯定而清楚
線條流暢
與上回聆聽的’82年演出相比,較偏向形式。

濃郁的情感,纏繞,敢於大膽展露
巴哈不曾如此沈重過,彷彿身上撕黏著什麼過生活,充滿牽絆
即使飛翔處,也那麼顧世(關愛不捨世間)
生命的核心在琴音中綻露無遺。

2). Allemande:
輕快決斷
隨時落入深重的內裡再爆發出來
情感線從未斷過(似典型的巴洛克風)
頗多出人意表的輕重變化
下弓如下刀劍,切割清楚
(生命是擺在手術台上的人身肉體)

3). Courante:
踢正步般嚴肅:
快如流水,間不容髮的弓法
一場不容意義與聯想介入的演出(聯想與意義的賦予追趕不上)
樂念如飛,激情似急流。

4). Sarabande:
厚重的速度——
靈魂的重量都袒露、表現出來。
琴聲如刀劃過心頭,緩緩切割下去,再慢慢抽出來,帶著淋淋鮮血,一滴兩滴⋯⋯
然後溫柔地撫慰,轉而控訴、哀嚎與⋯⋯接納

5). Bourree:
輕快的弓法(主題第一次出現時,輕描淡寫)
流暢輕快的,一種淡化、疏離的處理
再靠近(主題重複)
下弓強勁

6). Gigue:
弓音明亮發光
乾脆俐落
這是攻擊的聲音、積極向外的聲音
由內向外爆發

No. 5:
1). Prelude:
精彩的開場——開闊深厚
那麼濃郁的感情抒發,然後鬆一口氣 ,再予加重
其豐富性與變化近乎聽一場交響樂的演出
第一主題出現,快;分句法特別,令人喘不過氣。
第二主題(第一主題變形),速度快
交織第一主題,再回到第一主題。
把音樂變成活生生的肉軀
在低音瀰漫的高潮中結束。

2). Allemande:
下弓如下劍,一刀砍下頓然分明,拉出一長串樂句,不含糊;
上天下地悠揚飛翔,頓、切、沈、厚;
拉的音特別悠長,似拿大刀比舞,舞大刀如用劍般輕巧。

3). Courante:(從略)
4). Sarabande:(從略)

5). Bourree:
表現淋漓,有時若踢正步般嚴肅;有時輕巧

6). Gigue:
踢正步或砍大刀
第二拍重音的演奏

【三】、李希特1958年在蘇非亞教堂演出《展覽會之畫》
01. 開場平鋪直敘、輕描淡寫,並不出人意表;
      逐漸進入狀況。
02. 接著張力十足,充滿驚險;冒險之旅已經開始,一步一顛簸,似危機四伏。
03. 扣人心弦,琴音清楚自然堅實。
04. 逐漸加快加重的效果。
05. 主題出現:自然活現的田園遠景
      似主題的補充或副題(遠景的方式處理)
06. 詩意浮現(李希特再進了一層)
      對琴音的掌控,遠近強弱極其得宜。
      李已沈醉在他自己的詩意天地,飄離觀眾。
07. 再度出發。堂皇大膽勇邁。琴音清楚、高亢,似乎曲子從原來的舞台背景走到前景。
08. 敲鍵——一種自然的快感(包括準確的時值、強弱和踏瓣音等等)
      爽快
      詩的高潮
      每個音符中的細節豐富
09. 小聲的樂段,逐漸消失結束。 
10. 如夢的樂段,幻想與精靈般的舞蹈。節奏明快準確的快感與感動。連續顫音的美感。
      結尾充滿精彩的迷幻感!
11. 琴音更準確,落指更肯定。音符的泛音減少,音的呈現更為集中。
12. 主題出現,明快。輕鬆,速度快的連音。展現強弱取捨和速度上的快感。
13. 接著一段過門非常棒。一鍵鍵音符緩緩沈重發出震懾的聲音,帶出詩意的片段;
      一種昇華的美感出現,如仙子精靈的仙境。
14. 回到現實的滾動,強烈敲擊,如其後隱晦埋伏的動機(伏筆)。
15. 跳出,彷彿凱旋之姿出現,毫不遮掩。
16. 結尾第一個音出神入化,不留鑿痕帶出重複的堂皇大方的主題,毫無不順之處。
      聖歌般的第二主題小聲重複。
      強音,第一主題以化身出現,更燦爛多姿,上升漸高漸微。
      觸鍵的強音,一種莫明的敲擊,閃亮。
      混亂中浮出強調的主題,凱旋狂喜。
      最後一次,主題透過一個個音符切切實實地展現,結束!


補充:關於此曲,請比較:一次心靈的奧德賽之旅──聽 齊柏絲坦* 的《展覽會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