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7 21:40:37Katle and Joe
一個藝術家的養成——陳幸婉的創作之路‧文 / 江敏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開闔之間 》──陳幸婉 的畫展
2008.2.21~ 3.20
靜宜大學藝術中心
台中縣沙鹿鎮中棲路200號
04-26328001轉116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個藝術家的養成——陳幸婉的創作之路 》
文/江敏甄
生長於戰後台灣的陳幸婉,一九七○年代中步上「現代畫」的創作之路,自始即無法掩抑旺盛的創作能量和才氣,在抽象表現主義風潮影響所及,與師承李仲生的自動性技法啟發下,八○年代中期陸續展開了複合性媒材的創作實驗,石膏和布料的運用是其中的要角,年輕的她已充分掌握了材質間的衝突和張力,任流動的石膏與軟質的布料展現隨機且富生命力的肌理變化,也由此逐漸錘鍊出一己的繪畫語言。
一九九○年,陳幸婉另闢蹊徑,利用水墨媒材進行創作試驗,延續自動書寫的精神,她以墨水直接在紙上滴延、噴灑,墨與紙立即且不可逆轉的暈染作用,促使她更率性地將內心情感與意念形諸黑白分明的畫面,時而生機勃發,時而幽微騷動。同時間,陳幸婉仍持續對物質性媒材大膽而細膩的玩索。旅行至埃及時,她被未經裁剪的完整獸皮深深吸引,讚嘆其形、色、質皆飽具能量;凝視著沙漠中風化的動物屍骸,震懾於大自然摧枯拉朽的無比力量;偶然間發現浸泡了顏料的舊衣物乾固成形後,宛如有了生命氣息,啟發她新的創作靈感。這些材質經過巧妙的銷解和重組,以及穿透物象的靈視,為她中晚期的創作增添令人驚奇的表情和內蘊。
複合媒材藉由外在物象隱喻內在精神,水墨實驗將心理感通賦形於墨跡,如此的兩條創作路徑看似平行分殊——一為繁複婉約,層疊交錯;一為單純灑脫,形意跌宕——實有其深層的連結軌跡可循,是繪畫形式彼此間的增衍、辯證,也是創作者的一體兩面。
陳幸婉來自一個藝術家庭,父親陳夏雨是日治時期即已嶄露頭角的傑出雕塑家,一生嚴謹自持,苦行般追求著藝術的純粹性,卻也因此長年與社會隔絕。陳幸婉的藝術家氣質裡有著父親的精神影子,儘管兩人的創作型態迥異,對藝術卻有著如出一轍的執著和嚴肅態度。從小到大,看父親在工作室裡默默創作,數十年如一日,一件作品反覆修改,幾乎沒有滿意的時候,父親的藝術家形象早已深刻在她內心,成為她的典範。而她對各種材質的敏銳感受,可以想見,也是耳濡目染下的結果。
在創作上影響她至深的,還有台灣的「現代繪畫導師」李仲生。一九七二年陳幸婉自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後,旋即投入國中教學。為了專心創作,七年後她辭去教職,一邊創作,一邊教兒童畫維生。一九八一年入李仲生(1912~1984)門下,為她的抽象繪畫之路築起更深厚紮實的基礎。李仲生的教學,揚棄傳統學院寫實性技法的訓練,獨尊「非敘述性素描」研究,並且以帶有實驗性質的「自動性書寫」,誘引出富含各種可能性且為個人獨具的潛意識/心象,藉此擺脫模仿或他人影響,是現代繪畫主張「獨創性」的來源。此種挖掘個人心理真實的素描,與「超現實主義」的「自動性」技法素有淵源,認為不受理性支配的人類內在精神活動,才是最純粹、真實而可貴的 。這樣的素描練習自此未曾間斷,也成為陳幸婉繪畫思想和技法的重要基礎。
從平面發展為立體,接著突破框架,探索空間,復又化繁為簡,從空間回歸平面;乃至複合媒材和水墨雙線進行,相互援引,融合無礙,陳幸婉的作品型態走著迂曲反覆的探索道路,而這些形式上的推演,與她各個時期的生命狀態和心境,互為參照體系,處處有跡可循,最具體可見的,是隨著她在海外駐居行旅而轉變的創作樣貌。從瑞士巴塞爾、法國巴黎、美國舊金山,到德國盧北克,以及多次的埃及荒漠之旅,這些經歷帶來的視野開展和文化衝擊,不但成了創作養分,也激發了她旺盛的創作企圖,更多大膽而隨機的材質試驗,由早期的石膏、布料、油彩,到宣紙、墨、舊衣、動物皮毛、木材、拾得物等,不一而足。
在手法上,她運用素描、拼貼、挪用、並置、轉化等,讓材質、線條、顏色為自身說話,也扮演相互衝突頡頏的角色,彷如在畫面和空間裡上演一幕幕生命與死亡的舞踊。風格一路從揮灑、迸發、絕對,逐漸走向凝斂、精純而通透。陳幸婉的創作從對生命的探索出發,追尋著一種純粹、真實、沒有矯飾、合乎自然本質的原型與精神性;過程中,尤對時間、生命、死亡、人類的戰爭屠戮等主題有深刻的省思與觀照。
《 開闔之間 》──陳幸婉 的畫展
2008.2.21~ 3.20
靜宜大學藝術中心
台中縣沙鹿鎮中棲路200號
04-26328001轉116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個藝術家的養成——陳幸婉的創作之路 》
文/江敏甄
生長於戰後台灣的陳幸婉,一九七○年代中步上「現代畫」的創作之路,自始即無法掩抑旺盛的創作能量和才氣,在抽象表現主義風潮影響所及,與師承李仲生的自動性技法啟發下,八○年代中期陸續展開了複合性媒材的創作實驗,石膏和布料的運用是其中的要角,年輕的她已充分掌握了材質間的衝突和張力,任流動的石膏與軟質的布料展現隨機且富生命力的肌理變化,也由此逐漸錘鍊出一己的繪畫語言。
一九九○年,陳幸婉另闢蹊徑,利用水墨媒材進行創作試驗,延續自動書寫的精神,她以墨水直接在紙上滴延、噴灑,墨與紙立即且不可逆轉的暈染作用,促使她更率性地將內心情感與意念形諸黑白分明的畫面,時而生機勃發,時而幽微騷動。同時間,陳幸婉仍持續對物質性媒材大膽而細膩的玩索。旅行至埃及時,她被未經裁剪的完整獸皮深深吸引,讚嘆其形、色、質皆飽具能量;凝視著沙漠中風化的動物屍骸,震懾於大自然摧枯拉朽的無比力量;偶然間發現浸泡了顏料的舊衣物乾固成形後,宛如有了生命氣息,啟發她新的創作靈感。這些材質經過巧妙的銷解和重組,以及穿透物象的靈視,為她中晚期的創作增添令人驚奇的表情和內蘊。
複合媒材藉由外在物象隱喻內在精神,水墨實驗將心理感通賦形於墨跡,如此的兩條創作路徑看似平行分殊——一為繁複婉約,層疊交錯;一為單純灑脫,形意跌宕——實有其深層的連結軌跡可循,是繪畫形式彼此間的增衍、辯證,也是創作者的一體兩面。
陳幸婉來自一個藝術家庭,父親陳夏雨是日治時期即已嶄露頭角的傑出雕塑家,一生嚴謹自持,苦行般追求著藝術的純粹性,卻也因此長年與社會隔絕。陳幸婉的藝術家氣質裡有著父親的精神影子,儘管兩人的創作型態迥異,對藝術卻有著如出一轍的執著和嚴肅態度。從小到大,看父親在工作室裡默默創作,數十年如一日,一件作品反覆修改,幾乎沒有滿意的時候,父親的藝術家形象早已深刻在她內心,成為她的典範。而她對各種材質的敏銳感受,可以想見,也是耳濡目染下的結果。
在創作上影響她至深的,還有台灣的「現代繪畫導師」李仲生。一九七二年陳幸婉自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後,旋即投入國中教學。為了專心創作,七年後她辭去教職,一邊創作,一邊教兒童畫維生。一九八一年入李仲生(1912~1984)門下,為她的抽象繪畫之路築起更深厚紮實的基礎。李仲生的教學,揚棄傳統學院寫實性技法的訓練,獨尊「非敘述性素描」研究,並且以帶有實驗性質的「自動性書寫」,誘引出富含各種可能性且為個人獨具的潛意識/心象,藉此擺脫模仿或他人影響,是現代繪畫主張「獨創性」的來源。此種挖掘個人心理真實的素描,與「超現實主義」的「自動性」技法素有淵源,認為不受理性支配的人類內在精神活動,才是最純粹、真實而可貴的 。這樣的素描練習自此未曾間斷,也成為陳幸婉繪畫思想和技法的重要基礎。
從平面發展為立體,接著突破框架,探索空間,復又化繁為簡,從空間回歸平面;乃至複合媒材和水墨雙線進行,相互援引,融合無礙,陳幸婉的作品型態走著迂曲反覆的探索道路,而這些形式上的推演,與她各個時期的生命狀態和心境,互為參照體系,處處有跡可循,最具體可見的,是隨著她在海外駐居行旅而轉變的創作樣貌。從瑞士巴塞爾、法國巴黎、美國舊金山,到德國盧北克,以及多次的埃及荒漠之旅,這些經歷帶來的視野開展和文化衝擊,不但成了創作養分,也激發了她旺盛的創作企圖,更多大膽而隨機的材質試驗,由早期的石膏、布料、油彩,到宣紙、墨、舊衣、動物皮毛、木材、拾得物等,不一而足。
在手法上,她運用素描、拼貼、挪用、並置、轉化等,讓材質、線條、顏色為自身說話,也扮演相互衝突頡頏的角色,彷如在畫面和空間裡上演一幕幕生命與死亡的舞踊。風格一路從揮灑、迸發、絕對,逐漸走向凝斂、精純而通透。陳幸婉的創作從對生命的探索出發,追尋著一種純粹、真實、沒有矯飾、合乎自然本質的原型與精神性;過程中,尤對時間、生命、死亡、人類的戰爭屠戮等主題有深刻的省思與觀照。
...............畫家楊世芝(左)與策展人江敏甄
─── 攝影:江敏甄 / 陳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