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9 19:28:06

真想去旅行呀...和一點小小的雜想



在背包客棧看文章時偶爾發現了一個不錯的blog,http://reiko0403.pixnet.net/blog,喜歡旅行,拍照,畫圖,文具和寫筆記(手帳)的Blog主非常地可愛。看她的文章不時也會心癢癢的想去旅行,買下可愛的文具或者是開始寫屬於自己的筆記本。有一天,她出書了,所以買下來看。
很快的便看完了,然後......真想去歐洲啊~~~~的感覺在心裏不斷膨脹。而且這本書的紀錄也讓我覺得原來去歐洲自助遊也並不是一件多困難的事嘛(雖然這樣說,但其實準備功夫花費了相當的力氣吧),只要做好準備,多點搜索資資,一定能找到便宜又好的旅行方式(畢竟不是有錢人)。
總而言之,"很想去歐洲啊~~"哈哈!

開始努力存錢吧!心裏下著決定。到時也定必會好好地寫我的遊記!哈哈哈哈!

上次看完的那本"摩登時代"還沒有總結一下呢,可能是因為結局很靜靜地fade out了的關係,所以沒有一種很強烈的衝動想去寫下什麼感想。
不過,如果說這本小說沒有任何讓我陷入思考的地方的話,那當然不是喔!
其中關於國家的一部分說法,還真的是讓我很苦惱。這和我之前看喬治.歐威爾的"1984"所說的關於國家的思考拗成一團。感覺,國家像是一個有機體一樣,它的存在雖然與人民是息息相關,但是換個說法的話,國家就是國家,人民就是人民。有時候為了國家這個有機體的存活,人民其實是可以棄掉的壞死部分。就像把不良的細胞殺死一樣,有時候人治病也需要採用這樣的方法。
這麼一想可能是很合情合理,但是....說到底,國家還是由人民組成的,不是嗎?是因為人為了更好的發展與生活,才產生出國家這東西。為什麼反過來說要被國家"處理"掉呢?
是有人民才有國家,還是有國家才有人民呢?
這個問題把我狠狠的難倒了。
就像現在的發達城市樓價那麼高,有錢的人買樓是為了賺錢,沒錢的人卻花一輩子的力氣也可能換不到一個小小的安樂居。有樓沒人住,有人沒樓住。這句話已經成了香港,澳門和其他發達城市的真實寫照。
但其實土地不是所有人類共同擁有的嗎?為什麼有些人偏偏不能享受?有些人卻擁有太多?
這些問題好像有點幼稚,其實我也不是沒有心中的答案。不外乎是為了推動人類社會進步,資本主義的運行,因此造成一個貧富不均的狀況,卻也無從放棄。財富與慾望,這個恒久不衰的誘惑讓人類放棄了什麼呢?
想想就覺得很苦惱。

當然沉浸在各種美好的小事物上是很快樂的事情,但是某些沉重和痛苦的現實問題,還是需要撥時間出來思考的。至於為什麼,可能這才是真正喜愛生命或是這個世界的表現吧。

從可愛的小書說到這兒....好暴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