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30 17:15:31

施比受更有福

創世紀基金會的創辦人─曹慶,只是一個台糖退休的小職員,但他卻憑著愛心與毅力,創立了創世紀基金會。在沒有政府和企業人士的資助下,跑遍全台灣各地的大小鄉鎮,以勸募的方式成立了。當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付出?他笑著回答因為施比受更有福。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有些人要辛苦的去當義工呢?當義工到底有什麼好處呢?如果他不做這些,他又可以得到一些額外的東西不是嗎?於是我到了創世紀基金會的網站上遊覽,看到了一個捐款單,許許多多人捐了幾十萬、一百萬,甚至有人捐了兩千萬。我一直想著,他們是不是也抱著和曹慶先生一樣的理念,就是─施比受更有福呢?我也聽說過,有些志工在幫忙整理發票時,會在發票堆中找到一些鼓勵他們的小卡,他們就靠那些卡片上的鼓勵,使他們快樂的繼續做下去,我覺得或許施比受更有福這樣的理念就是支持他們的原動力!

德蕾莎修女說:「我們無法做大事,但能以大愛做小事。」若每個人都能抱持這種心態,去關懷別人,那社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健保體制,別人有難時你去幫忙;你有問題時,別人就相助,形成一個互助的體系。但是人性中的貪婪和自私,卻讓這件事成了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並不奢望每一個人都要捨己為人,但是絕對希望每一個人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多去幫助別人。〈衡外情,量己力〉

不論善的大小,若在你能力範圍內都應該去做,如劉備所說:「不以善小而不為。」還有古人也說過:「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但日有所增。」但是自己不管有沒有得,但一定要能捨。懷著「只要願意做,人人可完成」的心情做善事,就算是一天存下一兩塊錢,過了一年也有幾百塊錢可以捐給別人了。如此坦然的去做,就是人生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