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20 12:29:15Jill

民進黨性格與國民黨性格

生長在這個時代,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我見證了歷史的發生,不幸的是常處於是非無可分的錯置感。這兩種情緒的拉扯,令我陷入某種無可名的焦慮中。

經過2000年及2004年兩次的總統選戰,面對民進黨的支持者不斷增加及國民黨支持者流失的真實狀況,促我興起了一些觀察與比較的想法。這些看法當然不成熟,不過也沒關係,當成是我的觀察練習吧!

民進黨—鬥爭高手

草根性強、草莽出身,是臺灣大多數人對民進黨的基本印象。畢竟他們當年要對抗國民黨龐大的威權體制,還要面對隨時可能遭受鎮壓的危險,於是他們必須鍛練自己勇往直前,也必須用某些信念來武裝自己、鼓舞群衆。正面來講,這是民進黨特強的「堅持」;負面來看,這也是一種「偏執」。促使台灣政黨輪替,贏得執政權,是運用得當的結果。但運用不當便是執政之後問題百出,衝突不斷,前陣子的核四爭議及停建核四所帶來的損失就是明顯的例子。

以核四爭議為例來看,民進黨官員個個長於辯論。這也是民進黨的眾多性格之一。上自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以至立法委員、縣市長,多是法律系畢業出身,自黨外時期,不是政治犯,就是爲政治犯辯護的律師,總之,皆是靠辯論及「鬥法」起家,執政之後,仍是習慣以爭辯來護衛自己,偶爾發揮一下「綠營好漢」的「相應不理」精神。

國民黨—不斷「喊」改革的內造政黨

印象中,國民黨時時喊改革,也為改革訂定了許多「華麗」的方案,從蔣經國時代,關中先生便極力主張改革;直到李登輝時代,也還是在改革。1996年國民黨十四屆四中全會通過「黨的再造」案,預計四年內,也就是2000年完成。內容包括調整結構,精簡中央,充實地方;精簡人員,節省開支;轉換組織功能,提升競爭力;權力下放給地方黨部,改善民代與地方黨務組織分隔的缺失等等。

世代不斷交替,「正大的」改革的呼聲也從來沒停過。不可否認的,國民黨的確已落實的這些方案中的某些部分。只是在這些過程中,也增加內鬥的「功力」。國民黨總是關起門來改革,這是好事。但是不論在執政時期或是在野時期,似乎總是某種程度的忽略了人民「真實」的期待。換句話說,她們對於人民的聲音是經過「過濾」,撿擇她們想要的。國民黨擅於「內造」,但對人民的鼓舞及影響力的確是差民進黨太多太多。

如今,2004總統大選再度敗陣,國民黨改革聲再起,新加入「世代交替」、「改名」的要求。這個內部「一改再改」卻仍然無法鼓舞民意的政黨,會有什麼樣子的未來呢?

台灣,並存性格迥異的政黨,何其有幸。只是,不管是宣稱「準備長期執政」卻未脫草莽性格的民進黨,及還未意識到要有「長期在野準備」的國民黨,會將台灣帶入什麼樣的未來?而當大家都將目光視野高度集中在政治,台灣經濟因政治及政策等效應,所悄悄發生的變化,我們注意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