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2 23:32:46Rita
雲南遊---風花雪月的大理
抵達雲南的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天空還灰濛濛的,我們就準備從昆明搭機前往「大理」;提到大理,也許大家最常聯想到的是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裡頭的大理國、段王爺,大理在歷史上確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但是這樣歷史上、政治上的重要,生硬的角色地位描述,不足以表現出「大理」的美,而所謂「下關風吹上關花,洱海月映蒼山雪」(風花雪月),不僅描繪出大理週遭的位置,也才足夠描述出她迷人的特色。
(一)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東臨洱海,西倚蒼山,海拔約1,900公尺。始建於明朝洪武13年,清代改為大理府,民國改稱大理縣,現今是大理市中和鎮的所在地,一連串的改寫,象徵歷史的綿延,斑駁的城牆更顯示出歲月的痕跡。
大理是白族的大本營,古城門口有很多身著傳統服飾的白族姑娘,個個金花年輕貌美(聽說稱呼白族姑娘都稱作”金花”),搭配白及桃紅相間的服飾,艷陽下更顯燦爛嬌豔,不過和她們合照可是需要費用的喔!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東臨洱海,西倚蒼山,海拔約1,900公尺。始建於明朝洪武13年,清代改為大理府,民國改稱大理縣,現今是大理市中和鎮的所在地,一連串的改寫,象徵歷史的綿延,斑駁的城牆更顯示出歲月的痕跡。
大理是白族的大本營,古城門口有很多身著傳統服飾的白族姑娘,個個金花年輕貌美(聽說稱呼白族姑娘都稱作”金花”),搭配白及桃紅相間的服飾,艷陽下更顯燦爛嬌豔,不過和她們合照可是需要費用的喔!
懷著追思心情踏入城門,正式進入這座城牆高聳的四方型古城,但古城內一片繁華,有種時空交錯、現代與傳統的衝突美,只得調整原先懷古的心情,準備開始逛大街。走在貫穿古城南北的復興路上,店舖商號比肩而立,紮染、民族服飾、玉器、銀器、木雕、茶葉…等等特產,琳瑯滿目,個個獨具特色,想要買的太多,套句陳芝藩先生的話「要感謝的人太多,就謝天吧!」,所以「要買的東西太多,就純欣賞吧!」,所以,我一樣也沒帶走,就把它們記憶在腦海中吧!
走著走著,瞧見耳聞已久「雲南十八怪」之一的「烤乳扇」,豪不猶豫立刻買了一支嚐鮮,人民幣兩塊錢,據說大理白族的乳扇是由牛奶製成(彝族用羊奶),製法相當獨特,前一天先將新鮮牛奶發酵成為酸奶,然後將其煮沸後加入新鮮牛奶,用筷子輕輕攪動,讓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逐漸凝結,再用筷子攤成扇形晾在竹架上,即成形為薄如紙、色澤淡白微黃的乳扇,是大理人外出旅行必備的點心。乳扇吃法很多種,鹹食、甜食皆適宜,我買的這攤是甜食,上面蘸有一層玫瑰蜜糖,咬起來口感並不是硬脆,帶有優格般的乳香味,配上玫瑰香氣的蜜糖,吃起來不膩,真是絕配啊!
(二)崇聖寺三塔
離開大理古城後,來到「崇聖寺三塔」,居住大理的白族居民信奉佛教的歷史長久,有「佛都」之稱的「崇聖寺」,即是「天龍八部」中,大理國王段正淳出家的天龍寺的原形,而建於唐朝的「崇聖寺」已於清朝因戰亂和地震關係毀了,留下寺前方的一大兩小的三座佛塔。
離開大理古城後,來到「崇聖寺三塔」,居住大理的白族居民信奉佛教的歷史長久,有「佛都」之稱的「崇聖寺」,即是「天龍八部」中,大理國王段正淳出家的天龍寺的原形,而建於唐朝的「崇聖寺」已於清朝因戰亂和地震關係毀了,留下寺前方的一大兩小的三座佛塔。
最大的主塔稱為「千尋塔」,方形共16層,高69.13公尺,底部刻有「永鎮山川」四個大字,保護著大理的平安。聽說歷經千年的千尋塔在雷電、風吹雨淋、地震的蹂躪下,曾裂了又自然復合,頗為神奇!千尋塔是不能入內參觀的,不過在藍天下仰望千尋塔,高聳的矗立在面前時,令我想起白蛇傳中的「雷鋒塔」,不知道千尋塔是否也有傳奇故事?
聽說在洱海畔住上一晚是種不錯的享受,此次停留大理的時間不長,無緣感受倚蒼山、濱洱海的享受,就當作是下次的旅行的目標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