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21 21:53:00阿倍

研究者雜記

2004/3/5
這幾次的里山自然學校的活動(包括定期的自然觀察、保全活動、生態演說),我都盡量的要求自己記下義工伯伯、伯母的名字。漸漸的也有論文清楚的感覺。發覺了自然學校的問題,自己一直不停的在想,漸漸的論文的方向也漸漸形成。還有自己的日文能力也的的確確有進步中的感覺。一開始聽佐川老師跟小路及中村先生開會時,說實在一般日本人說話的速度對我來說還是太快。不過一學期結束時,我發覺自己大概可以聽得懂九成了,或許是日文頻道的耳朵已經開了吧!
上週六2/28上午的自然學校觀察活動結束之後,早上去看了一下兩生類、黑山椒魚跟青蛙的卵囊。北谷的水池已經有四五個青蛙的卵囊了,代表春天快來囉!看到哪些卵囊,讓我想到台北西門町街頭賣的青蛙下蛋,如果帶一包山粉圓來煮給大家吃,應該滿有趣的!農田的復原其實目的就是招來原來的水生生物。兩生類、蜻蜓、跟螢火蟲(平氏、原氏),看來接下來春天這邊就會有許多生物的蹤影囉!
小中村先生上回跟留學生交流的金澤童子軍團體希望繼續跟留學生交流,希望我能幫忙聯絡。這又是一個意外的收穫。
上週六的下午的里山義工會議,聽了一下義工核心人物群跟他們的想法。
後來週二下午,去跟佐川老師老師討論時,他說他一直困擾於義工群不能獨立運作。本來的想法是大學的自然學校與里山義工是並行的團體。不過現在的情形卻是自然學校下的義工團體。我想這跟義工團體多是四五十歲的退休人士也有關,對他們來說:這應該是一種娛樂,而不是一份工作!出發點不同、期望不同。這還是需要多多訪問。
金大五十年紀念館確定要建了,將會從山村搬來一棟民房,將其重組建於里山入口處。感覺滿不錯的!不過我在這裡的期間大概是無法看到他的模樣了!
走了五年的自然學校終於會有自己的家了!這種感覺就像是無殼蝸牛慢吞吞的奮鬥,終於得到了一份獎賞。有了軟體,漸漸推動,漸漸有了硬體。不過接下來實際的運作又是一個問題。作為一個大學的Informatiom center還是有許多可以推動的部分。
現在的日本,除了金大,還有其他三所學校在做類似的事。九州大、龍谷大、京女大,不過其中發展最成熟的還是金大。
大學要走出以往菁英式的學術殿堂,邁向與地區共存共榮,還是需要一段時間,不論是思想上或是實際營運上。
接下來,下學期自然學校要在生協賣自然學校的明信片了!當作學校的形象GOODS,這東西在日本很普遍。是一種形象的推銷,也是一種商業的手法。
自然學校需要更年輕活潑畫的CHARACTERGOODS作跟學生PR的橋樑。
這讓我想到之前,周老師常常記很很多美自然中心徵人的啟事,很多都是需要環教跟行銷的通才。忽然發覺行銷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東西!


PS.圖為之前去的北海道大學博物館的一個展示
BOYS BE AMBITIOUS!
這是北大的克拉克博士的名言
整個大學博物館真的作得非常好
改天再把其他的照片放在網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