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8 20:44:43空中聲波
電影音樂史001:初生
1895年12月28日在法國巴黎達辛格的大咖啡館印度沙龍裡,法國人盧米葉(Lumiere)兄弟舉行了歷史上的第一次電影放映會,發表了他所拍攝的「火車進站」和「女工下班」等十部短片。
當時的電影不會說話,沒有聲音,俗稱「默片」。但是映演默片時候並不是純然安靜的,一方面因為當時的放映設備,齒輪轉動時聲響嘈雜,一方面則是因為默片內容相當簡單,雖然活動影像帶來強烈的新奇刺激,但是看久了默片,就會覺得無聊,所以找樂師來伴奏,既可以壓蓋掉機器馬達聲,又可以增加看默片的樂趣,音樂伴奏就成為電影映演的不成文規定。
早期映演默片時的音樂演奏分為兩種形式,一是現場有樂師演奏,視電影的內容演奏不同風格的音樂,喜劇就是輕鬆音樂,悲劇就是哀傷音樂。演出樂師有時是單人獨奏鋼琴或拉小提琴,有時是多人合奏,最多的時候就是樂團合奏了。
由於早期的電影並未統一音樂版本,有時候看樂師的本事,有時候要看能找到什麼樣的唱片,以致於同樣一部電影公演時,不但在各個大城市都會出現不同版本,更別提在小鄉鎮演出時,不但樂師難求,音樂也難找,只好隨機應變,找到什麼就拿什麼來充數了。
初期的電影配樂是沒有正式版本的,同樣一部電影可能換了一家映演場所或到了不同的城市,就會有不同的音樂伴奏,呈現不同的風情(因為各地演奏家會彈奏的曲目各不相同)。
但是也有許多電影,不論內容為何都是套用同一首曲子(因為戲院的駐院演奏家只會那幾首首曲子,換什麼片,配樂的方式和內容都一樣),一直到古典音樂作曲家聖桑在一九0八年替電影「L’ASSASSINAT DU DUC DE GUISE刺殺德吉斯公爵」特別寫下主題音樂之後,音樂的角色才逐步起了變化。
一九一三年美國導演格里菲斯(D. G. Griffith)拍攝「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時,才請作曲家布列爾(Joseph Carl Breil)創作了一首交響樂,內容包括了華格納、柴可夫斯基和李斯特的音樂內容,一共有226個段落,首演時由70位樂師在戲院演出布列爾的音樂。
格里菲斯這種制定統一音樂版本的作法,很快就為其他影人跟進學習,留聲機的誕生也使得正式版本的音樂配樂形式得以落實,默片導演或製片只要隨片附上他指定的留聲碟,加上文字說明,讓放映師知道在某些情節時配合什麼音樂,就可以達到看電影配樂的基本功能。電影配樂的概念,至此有了初步的形式。
當時的電影不會說話,沒有聲音,俗稱「默片」。但是映演默片時候並不是純然安靜的,一方面因為當時的放映設備,齒輪轉動時聲響嘈雜,一方面則是因為默片內容相當簡單,雖然活動影像帶來強烈的新奇刺激,但是看久了默片,就會覺得無聊,所以找樂師來伴奏,既可以壓蓋掉機器馬達聲,又可以增加看默片的樂趣,音樂伴奏就成為電影映演的不成文規定。
早期映演默片時的音樂演奏分為兩種形式,一是現場有樂師演奏,視電影的內容演奏不同風格的音樂,喜劇就是輕鬆音樂,悲劇就是哀傷音樂。演出樂師有時是單人獨奏鋼琴或拉小提琴,有時是多人合奏,最多的時候就是樂團合奏了。
由於早期的電影並未統一音樂版本,有時候看樂師的本事,有時候要看能找到什麼樣的唱片,以致於同樣一部電影公演時,不但在各個大城市都會出現不同版本,更別提在小鄉鎮演出時,不但樂師難求,音樂也難找,只好隨機應變,找到什麼就拿什麼來充數了。
初期的電影配樂是沒有正式版本的,同樣一部電影可能換了一家映演場所或到了不同的城市,就會有不同的音樂伴奏,呈現不同的風情(因為各地演奏家會彈奏的曲目各不相同)。
但是也有許多電影,不論內容為何都是套用同一首曲子(因為戲院的駐院演奏家只會那幾首首曲子,換什麼片,配樂的方式和內容都一樣),一直到古典音樂作曲家聖桑在一九0八年替電影「L’ASSASSINAT DU DUC DE GUISE刺殺德吉斯公爵」特別寫下主題音樂之後,音樂的角色才逐步起了變化。
一九一三年美國導演格里菲斯(D. G. Griffith)拍攝「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時,才請作曲家布列爾(Joseph Carl Breil)創作了一首交響樂,內容包括了華格納、柴可夫斯基和李斯特的音樂內容,一共有226個段落,首演時由70位樂師在戲院演出布列爾的音樂。
格里菲斯這種制定統一音樂版本的作法,很快就為其他影人跟進學習,留聲機的誕生也使得正式版本的音樂配樂形式得以落實,默片導演或製片只要隨片附上他指定的留聲碟,加上文字說明,讓放映師知道在某些情節時配合什麼音樂,就可以達到看電影配樂的基本功能。電影配樂的概念,至此有了初步的形式。
上一篇:情歌最難忘
下一篇:電影音樂史002:萌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