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詹伯望著作的「半月沈江話府城」,舉

探索府城 詹伯望從城

 記者張明蘭/南市報導
 有別於一般介紹台南市歷史文化的角度,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也是資深媒體工作者詹伯望,八日為他著作的「半月沈江話府城」,舉辦新書發表會。詹伯望表示,這本書從蒐集資料到撰寫完成,共花了六年時間,書裡嘗試從城門與城牆的角度切入,探索「府城」。
 因為寫的是「城」的人文歷史故事,昨天的新書發表會特別選在古蹟大南城前舉行。成大教授傅朝卿、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范勝雄,及前市府主秘劉阿蘇等人都參加發表會,並推薦此書是很切合實際的鄉土教學教材,值得府城人或想了解府城的人研讀。
 詹伯望表示,他生於斯,長於斯,要如何觀看並解讀台南這座古老的城市?是他一直思索的問題,六年前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和台南市文化基金會舉辦一系列城門與城牆的史料文物展,進而啟動他著書的動機。
 詹伯望說,「半月沈江話府城」花了六年才完成,主要光是蒐集資料、實地考證就占去大半時間,有將近三、四年,他奔走於大陸、韓國、日本及台灣各地,找尋和城有關的史料圖錄,資料蒐齊後,以一年半完成撰寫並出版。
 詹伯望表示,在空間上,「半月沉江」是一個從空中鳥瞰府城的角度。乾隆年間,府城改建土城後,它的北、東、南面呈一弧形,而西面退縮後已經拉直,所以整個城池就像是半個月亮,慢慢沉向彼時的台江內海。
 在地理上,為了讓讀者了解台南城垣的變遷,書裡特別收錄一八九五年日本人進入府城後畫的「台南府迅速測圖」,以及一九二四年畫的「台南市全圖」,藉由兩者的比較,了解三十年間城牆拆除的經過。在歷史時間上,則介紹了許多關於府城的故事,而且是和城牆有關的故事。
 為了幫助讀者了解當時的歷史場景,「半月沈江話府城」蒐羅的圖片相當豐富,總計一百七十多張,堪稱圖文並茂。


2006/08/08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