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積極籌辦「長河落日圓.台南運河八十週年

最後排坐著文保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范勝雄右3最後一排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常務理事詹伯望參與接牌貴賓與表演小朋友(大紀元記者陳勤攝影)



80周年展 台南運河盼整治後澄澈

【大紀元10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勤/台南報導)長河落日圓─台南運河80周年特展於10月14日至11月12日於台南市議會一樓展出,主題以長河落日圓表現,期望運河透過整治計劃能夠澄清透明,再現往日風華。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范勝雄理事長提到,台南運河80周年,希望透過導覽與解說,讓參觀民眾能了解運河整個文化的起源。

「長河落日圓─台南運河80周年特展」是由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五條港地方發展協會舉辦、安平文話資產館、金城、安平國中、立人、石門、西門、新南、億載等國小,運河周邊社區學校與民間團體共同主辦。

金城國中校長陳耀明表示,社區一份子對於運河80周年生日,應了解運河的生態,將保護生命與環境納入課程,讓學生學習了解。

文保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范勝雄表示,了解運河,才能知道如何愛護她,運河孕育出許多文化,透過導覽與解說,不僅是80年、90年或100年都能長流不息。



參與接牌貴賓 文化保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范勝雄右3(大紀元記者陳勤攝影)
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范勝雄左1 向民眾解說圖片(大紀元記者陳勤攝影)


文保資產保護協會長常務理事詹伯望提到,台南運河有許多淒美動人故事,如搬上銀幕的安平追想曲等故事;當初要在附近派出所上班還要會游泳,因有人跳河隨時準備救人。

目前台南運河水質並不理想,期望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合作下,運河整治計劃實施,長河落日圓應是指日可待。

台南運河八十歲水脈史跡豐富


 中華日報記者張明蘭/南市報導
 府城「水龍」─台南運河開鑿至今屆滿八十週年,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結合台灣歷史博物館及南市五條港發展協會,積極籌辦「長河落日圓.台南運河八十週年特展」活動,透過圖片史料展、歷史散步運河導覽、講座及寫生、寫作方式,廣邀各界一起來見證運河的今昔。
 文資保護協會理事長范勝雄表示,運河是人工開鑿的水道,主要用途為船隻航行或引水到需要的地方。清朝時代府城疏濬清理開通的運河有五條港運河、北廠運河(哨船港)、南廠運河(水船港)、北汕運河(竹排仔港及港仔)、安平洋行運河。
 日治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九月,台灣製鹽株式會社在鹽水溪口四草湖北岸開闢安平鹽田,四年後竣工,當時的安順運鹽運河也一併完成,這是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台南開闢的第一條運河,也被稱為舊運河,比現在綿延進入市區,與安平路併行的台南運河早三年。
 范勝雄指出,日治初期安平大港淤塞嚴重,不利輪船進出,乃規劃興建安平港,一九二二年台南運河開工,取代五條港運河,作為開闢安平港的先期工程,一九二六年竣工,於運河東端築台南船溜,西端築安平船溜,是台南運河岸上的最早建築。
 台南運河約略與五條港運河平行,一南一北相隔安平大路,而為了區別運河建築年代的不同,日治時開闢的台南運河,史學界習慣稱為運河或新運河,有別於道光年間疏濬清理開通的五條港運河,即後人稱的舊運河。
 范勝雄表示,文資保護協會繼去年首辦尋找舊運河航路之旅,循著台江內海水道,找年道光年間舊運河運輸水道外,今年適逢日治時期台南運河開鑿滿八十週年,為喚起府城人對這條帶動府城繁榮水脈的記憶,特別和台灣歷史博物館、南市五條港發展協會共同籌辦「長河落日圓.台南運河八十週年特展」活動,廣邀民間單位、學校參與。
 特展相關活動將從十月一日起陸續展開,內容包括新舊運河圖片史料展、座談會、講座、戶外導覽、寫生、寫作等,活動範圍涵蓋運河流經的區域,以單車、步行或搭乘竹筏的方式,帶民眾深入了解先民開鑿運河的艱辛事跡,以及台南運河河系的發展史、鄉土文化,以及環境生態等。
 文資協會表示,身為府城人不能不了解台南運河的歷史,想參與運河八十歲生日系列活動者,可洽電話:二二○六七九九。

 
2006/09/24 17:47
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蒐集整理台南新舊運水系相關資料,呈現台南在地「水」的故事。 台南運河八十週年特展明起在市議會大廳展出 詳盡的運河見證史料。(中華日報記者趙傳安攝)2006-10-26 18:16:04

記者彭奕峰/南市報導
 和府城號息息相關的運河開鑿通航迄今已屆八十年,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特舉辦「長河落日圓.台南運河八十週年紀念」系列活動,邀請大家一起關心運河區域發展。其中,系列老照片展十四日起至十一月十二日,在市議會大廳展出。
 市議會展出的老照片,包括南市歷年來人工開鑿的河道的舊景和新景;運河沿岸的特殊建築如安平海關、合作大樓、中國城;還有運河的自然生態,如紅樹林、蝦、蟹、魚等水族。透過這些資料,讓大家對運河有更透徹了解和體會。
 此外,還有成大建築系學生走訪運河後,憑著豐富的想像力和敏感的觸覺,替這條已陪著大家度過八十個寒暑的運河所設計的橋梁模型。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范勝雄表示,這次活動,協會蒐集整理台南新舊運河水系相關資料,以靜態展示、結合健康運動的導覽解說方式,呈現台南在地「水」的故事。
 另外,協會還與五條發展協會分別在安平運河的起頭、出海口,致力於地方文化相關工作,以「水」的議題和運河旁的八所學校一起關心運河區域的發展。
 



運河八十週特展閉幕式
刊登日期:2006/11/12 下午 05:48:02
內  容:
  台南安平運河開鑿迄今已屆80週年,台南市五條港發展協會及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特地在市議會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並透過臨近運河社區及八個學校及的參與,讓大家了解運河對台南文化歷史的牽動而能更加珍惜運河的未來。
  為了永續校園運河的傳承,10日下午在市議會一樓大廳舉辦「永續校園運河聯盟校長高峰會議」,由金城國中、安平國中、立人國小、協進國小、石門國小、西門國小、新南國小、億載國小等八所學校,透過運河結合學校的共同參與,讓運河水系的歷史和環境落實於在地學子的成長,並提出對運河地區發展的可能做法,期望藉由運河議題建構校園之間的交流學習平台。
  台南市五條港發展協會及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也蒐集整理台南新舊運河水系資料,以台南在地「水」的故事作一展示,並於12日下午在台南市議會大廳舉行「長河落日圓.台南運河80週年」紀念活動,為台南運河的歷史地理、沿岸景觀、生活故事、環境生態等展覽,劃下完美記憶的句點。
  閉幕典禮中特別邀請金城國中管樂團及安平國中國樂團,以中西二種不同的曲風相互較勁賣力演奏台灣民謠,讓現場的民眾聽了直呼過癮。
  市長許添財致詞表示,運河代表台灣近代人民生活的悲哀,八十年前祖先為生存命脈而開鑿的運河,為何今日會成為一條臭水溝,人民不懂得尊重自然珍惜資源,這是人類退步落後的現象。
  許市長並表示,運河八十年是代表新生命的開始,市府正在從河裡疏浚、河岸景觀及污水捷流等三方面努力,整治完後的台南運河水質變清澈,除了為市民提供一處絕佳的休閒場所,對台南市觀光發展及商機提昇,也大有助益。許市長希望民眾要維護台南運河,讓後代子孫也能一同感受運河之美。發稿人:新聞室 黃玉鳳 390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