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卦10(實踐以禮而和)
履卦10
卦畫:兌下乾上。
卦象:乾天兌澤,天上澤下,天尊澤卑,有倫理次序象。
卦德:內和兌外乾健,和悅以健行,人莫不親,事無不成。
卦體:一陰柔處三多凶之地,又眾陽環伺,有臨深履薄之懼。
卦名:履卦。
注釋:履 = 踐行也;然行當以禮。
序卦傳: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禮。
雜卦傳:履,不處。
參考:
孟子:唯仁者,能以大事小,樂天者也,可保天下。智者以小事大,畏天者,能保其國;
子曰:不知禮無以立;
詩曰: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子曰:勇而無禮則亂,恭而無禮則勞,直而無禮則絞,慎而無禮則葸;
尚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子曰:禮以和為貴;
來知德: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於春冰;
地藏菩薩:五濁惡世,剛強眾生;
洪範:既富方榖;
論語: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孟子: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大壯卦:非禮勿履;
文天祥:誰知真患難,忽悟大光明.日出雲俱靜.風消水自平,功名幾滅性。忠孝大勞生.天下惟豪傑。神仙立地成。
卦辭:履虎尾,不咥人,亨。
注釋:履 = 踩也。咥= 咬也。履虎尾 = 履尾必被咬,此喻世道艱危,涉世懷抱此心,可無大傷。
解釋:踩到虎尾,不被反咬,亨通。
解述:六三爻以孤陰處不正,多凶,躁進之地,又眾陽剛環伺在旁,是為戒慎恐懼之履卦;六三孤陰處動盪不安之世,前有乾三陽如虎之橫阻,後有初二兩陽之窺伺,猶履虎尾之危矣;若能時時警惕,以兌悅和順中正之德,恭敬卑遜而不失其健,非阿容取 媚,則可不咥人而亨也。又乾剛強,如虎,兌為口,故曰咥。
參考:
歐陽修: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浸潤之譖.難辨真偽;
胡炳文:其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莫危於履虎尾之辭矣,故九卦處憂患,以履為首;
淮南子人間訓:秦牛缺山中遇盜,然無懼色憂志,驩然有以自得,盜問:吾奪子財貨劫子以刀,而志不動,何也?對曰:車馬所以載身,衣服所以揜形,聖人不以所養而害其養,盜相視而笑曰:夫不欲傷生,不以利累形者,世之聖人,以此而見王者,必且以我為事也,還反殺之,淮南子評:此能以知知也,未能以知不知也;
老子:天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
俗云:伸手不打笑臉人;
按:最剛強暴君,大臣能規諫而不被殺,文王近似;
俗云:伴君如伴虎;
論語:禮之用,和為貴;
楊萬里:天下最剛強莫慘乎爭心。
繫辭傳: 履,德之基,以和行,和而至 .
彖傳: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注釋:柔 = 指六三。剛 = 乾三陽或九二。說 = 兌之德,指和悅敬順。剛中正 = 指九五。疚 =病;愧。履帝位而不疚 = 不虧帝王之責,如行事不虧職守,進退有度,綱紀不廢弛,讒賊不起。
解譯:履就是柔弱者行事於剛強之間;若能以和悅敬順之道以面對眾陽剛健,則能履虎尾不咥人而亨矣;具剛健中正之德,是故帝王戒慎恐懼,行事無虧職守且進退有節,綱紀不廢,讒賊不起而德盛光輝。
參考:
案: 昔賢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清孫嘉淦三習一弊疏:耳與譽化,耳習於所聞,則喜腴而惡直,目與媚化,習於所見,則喜柔惡剛也,心習於所是則喜從而惡違,三習既成則生一弊,喜小人而惡君子也;
案: 伸手不打笑臉人;
丁錦泉:待人接物最難,書讀通次之,音樂其次, 詩書畫又其次;論語: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堯舜其猶病諸;
詩文王: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和悅肅穆的文王,能連續光明敬事上天);
後漢書:古者至化之代,猛獸不擾,皆由仁及於飛走;
中庸:茍無至德,至道不凝焉;
張浚:穆王命君牙曰: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於春冰;
項安世:禹以臨民為朽馭。湯以得位為深淵。穆王以宅丕后(大位)為虎尾;
楊萬里:魏徵以禮而約太宗、豈恃其疚而後藥哉。
大象: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注釋:辯 = 辯也,分別義。
解譯:上乾天下兌澤,履卦;君子人藉此分別上下倫理,以安定民心。
解述:乾象天兌象澤,天至高澤至卑,高低上下清楚分別,是為倫理次序的行履之卦;行履當以禮,禮有上下,尊卑,長幼,貴賤之分別,上下秩序決定,民心才能安定,各守本分,各稱其德,故孔子擬辭以勉君子。
參考:
曲禮: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好禮,則志不懾;
王船山:惟正名定分理法森立,使民之澤必不可至于天,上剛嚴而下柔悅,無有異志,斯久安長, 治之道也;
程伊川:古之時,卿大夫而下,位各稱其德,終身居之,得其分也;
案: 春秋作而亂臣賊子懼;
詩云:君子所履,小人所視;
按: 楚平王聽佞臣費無忌言,強娶子媳,追殺太子建、伍子胥,致楚幾乎亡國;
案: 唐高宗娶父之妾(武氏),致唐祚不保;
說苑: 競追野兔!楚恭王有很多寵愛之兒子,立太子遲疑不決,屈建曰:楚將有很多亂事,大位如野兎上街,人人急欲得之,若被捉住,就不再追逐了(清康熙也未立太子,致兄弟相殘);
禮記:天高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矣。
初九:素履,往無咎。(象):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注釋:素 = 質樸無文飾也。素屢 = 以樸素之本心,行本分之事。獨 = 專;只也。
爻譯:樸素守本分而行,前進沒有毛病。
象譯:素履之往就是不攀援而獨行大道之心志。
解述:初九陽剛之才、居兌體、得正、無正應;行履之時、初九與九四無應似有咎矣;然得正、居兌體、雖處卑下,能平常心誠敬和悅心行其本分,而無貪躁攀援,故能安于卑下,其處也樂,其行有志而無咎。子曰獨行願也。又兌為白色,故曰素。
參考:
按:讀經書在返回樸素簡單嬰兒赤子之本心,再依經而中行,
賁卦:白賁,无咎;
老子: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悟元子:此志念堅固之履;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也;
吳澄: 舜飯糗茹草,若將終身;
老子: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孟子:富貴不能淫;
論語: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
詩曰:無然畔(攀)援,無然歆羨;
王鳳儀:低處有道,學矮才能立住命;
案: 李炳南居士,平常與人打恭作楫,但仍然做自己之事;
案: 伊尹耕有莘之野;傳說起于板築之間;
志曰:恭儉莊敬而不煩;
論語:人不知而不慍,
論語:繪事後素;
禪解:如伯夷、叔齊之履;
中庸:慎獨;
子曰:君子隱居求志、行義達道;
乾卦:初九潛龍;
胡瑗:禮以質素為本;
老 子:見素抱樸。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象):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注釋:坦坦 = 寬平義。幽人 = 恬靜自守者,能覺知內觀者。貞 = 卜問。
爻譯:行事寬平,幽靜覺觀者占之吉利。
象譯:幽人貞吉就是具寬中寧靜之德,不自亂腳步。
解述:履之世,於眾陽剛強間,當戰戰兢兢以和.謙.誠而行;九二與九五敵應,然具兌悅剛中之德,能行寬平之道,又知戰戰兢兢,慎獨寧靜,故不恃才傲物,不躁妄求媚,而曰貞吉。子曰中不自亂也。又離為目,兌為毀折,巽為伏故有幽人象。
參考:
禮記儒行:幽居不淫;
魏志管寧傳:寧每見度(太守公孫度),語唯經典不急世事。原性剛直,清議以格物。寧謂曰:潛龍以不見成德,言非其時,皆招禍之道也;
孔明: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中庸:君子無入而不自得,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
邵子:路徑終須寬,路窄則自無著身處,況能使人行也,
傅隸樸:處世大忌,恃才傲物,臨危大忌,不能寧靜觀變;
司馬光:王安石賢而愎,不閑事物;
傅隸樸:賈誼不能自隱其才又守正太過,故仕途坎坷、、
禪解:此如遽伯玉之履,不自滿足,不求人知;
案: 陶朱公助句踐復國,張良助劉邦取得天下,急行勇退,得免兔死狗烹之厄;
悟元子:此樂道忘年之履;
李道平:文王幽于羑里,
荀子:公侯失禮則幽。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 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象):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注釋:眇 = 瞎一眼。能 = 而也。。大君 = 天子。
爻譯:目不明却強視,跛腳却強行,踩尾定被咬,如剛躁武夫為於王事。
象譯:眇而視如何看清楚呢?跛而履如何長行呢?咥人之凶是由位不中正所造成;武人為于大君是不顧強弱,勇猛直前的莽撞。
解述:六三陰柔不中正,居兌悅之極,乃是才弱躁媚志剛之人;陰柔才弱猶眇、跛也;躁進之剛自以為是猶強視、強行也;以此前行九四之虎尾,必遭上九虎首之咥。一味強進,不顧凶危,如武人為于大君。又離目,巽為進退;兌毀折,故象眇,跛也。又兌為鉞,離為甲冑故曰武人。兌口為咥象。
參考:
悟元子: 此愚而好自用者;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子曰:勇而無禮則亂;
子曰: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
老子:代大匠斵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禪解:此如項羽董卓之履;
馬通伯: 志欲化乾而不知其凶之甚。聖人懼人謂其足以有明、與行而妄附之,故反復申說;
孫子:不可以怒、慍興師致戰,怒慍可復喜悅,但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
郭白雲:武人三軍之勇。視不勝猶勝, 視一於進而已。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則其履亦一於進而已;
邵康節:周室東遷,文武之功德於是而盡矣,猶能維持二十四王、王室不絕如絲,夷狄不敢屠害,以五伯借名之力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象):愬愬終吉,志行也。
注釋:愬 = 戒慎恐懼也。
爻譯:踩虎尾,戒懼終能吉利
象譯:愬愬終吉非為茍全性命,而為行其大道之志願。
解述:九四陽剛大臣也;處健體,居不正之地;九四有強健陵逼之勢;得六三爻躁媚又比九五剛強之君王,猶履虎尾也;九四若能以戒懼之心以事長上,終能獲吉。孔子曰志行也。又當深思之,
參考:
楊萬里:柔順之服剛暴。速于剛暴服剛暴;
呂氏春秋;居以禮,行以恭,恐懼戒慎如履虎尾,終必吉;
傅隸樸:東晉王導為相,王含光祿大夫,王敦大將軍,軍政大權係於王氏一門,及王敦稱逆,王舍出奔,獨王導日率宗族詣宮門請罪,不惟當時未受誅戮,及王敦敗後,亦未受牽累,反列為中興功臣之首;
俗云: 伴君猶伴虎,又云位高者身危;
禪解:此如周公吐握勤勞之履;
悟元子:此剛而能柔之履;
史記管晏列傳: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進思盡忠,退斯補過;
郭白雲:此聖人居為難之道也。西伯出羑里而請除炮烙之刑,進而得以專征伐,其志(仁善天下)得行也。
九五:夬履,貞厲。(象):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注釋:夬 = 剛決也。貞 = 卜問也。厲 = 剔懼危厲。
爻譯:剛決行履,卜問危厲。
象譯:夬履貞厲就是處于尊高之位的警惕。
解述:九五陽剛強健之尊王也,行履時能專斷果魄自信明決,然在下臣子又常以恐懼之色、兌悅之心來順承,更易流于自滿、自傲、自以為是,故云夬履貞厲;又九五本為剛中之王,當履帝位而不疚且光明,今者臣下易以譽.媚.從.順己承己,故有貞厲之戒。
參考:
案: 孫嘉淦三習一弊疏;
孝經云:天下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天下;
書舜:命禹征有苗,苗民逆命,帝誕敷文德,舞干羽于兩階,七旬有苗格;
禪解:堯舜危微允執;
案: 商紂、項羽夬履而亡;
案: 劉備欲報關羽之仇,不聽武侯之勸,終伐吳失敗而亡,喪失興復漢室之志;
傅隸樸:夬履之王,惟其言 而莫予違也;
案: 一言堂;
書經: 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項安世:禹以臨民為朽馭。湯以得位為 深淵;
白話例解:明朱元璋廢除宰相,天下大權攬于一身;
晏子:下君用己之力;
蘇軾:憂治世危明主;
楊萬里:去四凶,非舜之剛,而莫剛於班有苗之師。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象):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注釋:考 = 詳察。祥 = 吉凶徵兆。旋 = 回復、轉變。大 = 言天下也。
爻譯:檢視行事,詳察吉凶禍福之原因,反省取法回復有度,得大吉。
象譯:元吉在上就是能戒慎依禮而行,則禍害不至,天下有福慶。
解述:上九處履道之終,乾健之極,雖居高位,然居柔地,尚能乾乾夕惕,下應兌悅六三,詳察民心嚮背,檢視歷史的教訓,反省得失,篤實踐履,而能高而無危,故云元吉;能敬慎反省,克己復禮,則天下百姓亦將大福慶矣。
參考:
郭忠孝:猶洪範之敬用五事,嚮用五福;
詩大東 : 君子所履,小人所視;
李光地:履三義: 履危一義。踐履一義,禮一義。大傳言德之基;
孟子;動容周旋中禮,而為盛德之至;
仲尼: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
禮記:天道以視,地道以履,人道以稽;
禪解: 堯舜既薦舜禹于天,舜禹攝政,堯舜端拱無為之履。文王履仁敬孝慈、乃有燕天昌後之考祥;
詩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子曰:人者水也,君者舟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不安,不至矣,夫執國之柄,履民之上,懍乎如手以腐索御奔馬;
傅隸樸:居移氣、養移體,忘卻根本,必難善終;
論語:十五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
悟元子:此全始全終之履;
劉子政:放遠佞邪之黨,枯閉群枉之門,使是非炳然可知,則百異消滅而眾祥並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