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1 07:33:23文卉
藝伎回憶錄與電影配樂分析(三)
《和聲與樂曲結構》
因為是日本的故事,當然在音樂上John Williams也採用了東方的五聲音階來搭配這些日本的傳統樂器。另外,John Williams常常使用尺八或笛子來吹音高很高又很不和諧的增音程使得音樂呈現一種山雨欲來風滿來的不安氣氛,似乎預言著小百合的命運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除了五聲音階以外,和以往的配樂作品有些不同的是,在這一次的作品裡面,John Williams用了很多對位與模仿手法,同樣的動機(Leit motif)用不同的樂器在不同聲部相互模仿著,最為明顯的就是第十六軌的Confluence,笛子、雙簧管、大提琴不斷地重覆著Sayuri’s theme的motif在一段間奏(由motif發展)過後,由銅管樂器再一次演奏Sayuri’s theme的動機然後結束,另一首the garden meeting就跟confluence有些不同。The garden meeting卻是用大提琴演奏the chairman’s waltz的motif,雙簧管跳進來也演奏了一次以後由小提琴演奏Sayuris’s theme,將兩個人的主題放在同一首曲子裡面,又將代表兩個人的樂器交換演奏,這樣的巧思,筆者猜測是因為當渡邊謙與小百合在花園相會時,小百合並沒有想到來者是渡邊謙,而且這也是渡邊謙首度願意承認自己的情感並試著挽回小百合,兩人的心態不一樣但最後終是圓滿的結局所以John Williams做這樣的變化來象徵兩條平行線終於交會。
當然,還有很多地方有這樣的手法,筆者只指出最明顯也最具象徵意義的地方。
《Source Music》
因應時代背景,電影前半段的source music都是日本的傳統音樂─演歌,無論是從姆媽的收音機流洩出來的音樂或是藝伎們公關、應酬的場所、她們跳舞時的音樂都是當代最流行的演歌,但是隨著二次大戰的爆發,美軍攻佔日本,於是引進了當時美國最流行的爵士搖擺大樂團(Swing big band)。
在source music的引用上,John Williams也是很細心的注意到時代背景的變化與動蕩帶來音樂上面的影響。
其實台灣當時的音樂環境和日本很相像,因為曾受日本統治也經歷過二次大戰的台灣,在當時最流行的也是日本演歌,台灣許多當時的當紅藝人都以翻唱日本演歌並以演歌唱腔走紅,例如像文夏、白冰冰、余天等等第。二次大戰期間,美軍進駐台灣也為台灣帶來一陣爵士潮流,許多jazz live pub如雨後春筍般一間接著一間在街頭林立。但是隨著美軍離台,中美斷交,這些live pub就像葡式蛋塔熱一樣,一間一間倒閉,最後能夠專以演奏standard jazz維生的live pub也只剩下師大路與羅斯福路交叉口的”blue note”了。
扯遠了!
《Hit Point》
因為這是一部劇情片(其實YAHOO電影將之歸類為愛情史詩片),所以裡面的hit point並不像動作片或是戰爭片這些聲勢浩大的電影一樣具有強大的撞擊力,但隨著音樂的同步cresc進行,還是很能夠牽動觀眾的情緒。以下列舉幾個例子:
第一出現的hit point是小千代子拿著初桃惡作劇畫壞了的豆葉的和服偷偷摸摸、急急忙忙地奔跑要放在豆葉的家門口,卻剛好遇見豆葉的僕人開門正好逮個正著。緊接著第二個撞擊點就在不久後旋即出現,姆媽的老僕人,姑媽將一桶又冰又冷的水潑在小千代子身上。開門與潑水的動作正好是兩個hit point。音樂是專輯第四軌的brush on silk。
曲子由三味線撥弦開始,打擊樂器加入後就開始以allegro甚至vivace的速度,全曲由三味線、笛子和打擊樂器構成,其實更像是這些樂器彼此之間的競飆,越來越快、音量越來越大聲打擊樂器敲鼓邊作為hit point。
接下來的 hit point出現在小千代子逃跑要去與姐姐會合的場景,小千代子在屋頂上眼看著和姐姐約定的地點就在眼前,此時腳卻踢屋簷,整個人就從屋頂上跌下來。這段音樂收錄在專輯第九軌─the rooftops of the Hanamachi,踢到屋簷跟跌下來分別為兩個hit point。打擊樂器不斷地cresc加入弦樂、銅管以不諧和音程與打擊樂器一同cresc製造緊張不安的氣氛然後在一個小提琴的滑音後一個打擊樂器的hit point是小千代子踢到屋簷的point,緊接著六秒後一段簡短(兩秒)的打擊樂接到太鼓結束是從屋頂掉下來鏡頭接到置屋裡的hit point。
還有許多的hit point在此筆者不多加贅述,但是John Williams融合東方打擊樂器與管弦樂器製造出來的音響效果十分高竿,增音程與顫音帶來的緊張效果也是一大功臣。
《影像與音樂的結合》
除了上述的hit points為一成功的聽覺與視覺的結合外,其實整部片的影像與音樂的結合可說是完全合在一起的,諸如小千代在花街柳巷奔跑著尋找姐姐時,逃跑要去與姐姐會合時,腳步的節奏跟音樂的拍點完全結合在一起;鏡頭zoom out時弦樂也會加重;空鏡轉換場景時音樂也跟著改變還有三拍子的end creadit music出現時,字幕也都在第一拍自然重拍時打在螢幕上。
不過這對偉大的配樂大師John Williams來也許是家常便飯,雕蟲小技。但筆者還真的看過都沒合在一起的電影呢!
比較可惜的是東南亞並不是個很專業的電影院,Logo music竟然直接跳過。也許要聽Logo music的人太少,所以電影院就直接跳過,但這對發行的公司來說可是大不敬啊!
註:
source music─電影中不屬於配樂的音樂,例,電影”空中監獄”裡,pub裡播放著的how do i live
hit point─電影與音樂結合在一起的撞擊點,例如,我揍你一拳,剛好音樂在這裡下了個重音
end credit music─電影結束的報幕音樂
logo music─電影開始前,播放發行公司(例,華納、夢工場、派拉蒙....)logo時用的音樂
因為是日本的故事,當然在音樂上John Williams也採用了東方的五聲音階來搭配這些日本的傳統樂器。另外,John Williams常常使用尺八或笛子來吹音高很高又很不和諧的增音程使得音樂呈現一種山雨欲來風滿來的不安氣氛,似乎預言著小百合的命運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除了五聲音階以外,和以往的配樂作品有些不同的是,在這一次的作品裡面,John Williams用了很多對位與模仿手法,同樣的動機(Leit motif)用不同的樂器在不同聲部相互模仿著,最為明顯的就是第十六軌的Confluence,笛子、雙簧管、大提琴不斷地重覆著Sayuri’s theme的motif在一段間奏(由motif發展)過後,由銅管樂器再一次演奏Sayuri’s theme的動機然後結束,另一首the garden meeting就跟confluence有些不同。The garden meeting卻是用大提琴演奏the chairman’s waltz的motif,雙簧管跳進來也演奏了一次以後由小提琴演奏Sayuris’s theme,將兩個人的主題放在同一首曲子裡面,又將代表兩個人的樂器交換演奏,這樣的巧思,筆者猜測是因為當渡邊謙與小百合在花園相會時,小百合並沒有想到來者是渡邊謙,而且這也是渡邊謙首度願意承認自己的情感並試著挽回小百合,兩人的心態不一樣但最後終是圓滿的結局所以John Williams做這樣的變化來象徵兩條平行線終於交會。
當然,還有很多地方有這樣的手法,筆者只指出最明顯也最具象徵意義的地方。
《Source Music》
因應時代背景,電影前半段的source music都是日本的傳統音樂─演歌,無論是從姆媽的收音機流洩出來的音樂或是藝伎們公關、應酬的場所、她們跳舞時的音樂都是當代最流行的演歌,但是隨著二次大戰的爆發,美軍攻佔日本,於是引進了當時美國最流行的爵士搖擺大樂團(Swing big band)。
在source music的引用上,John Williams也是很細心的注意到時代背景的變化與動蕩帶來音樂上面的影響。
其實台灣當時的音樂環境和日本很相像,因為曾受日本統治也經歷過二次大戰的台灣,在當時最流行的也是日本演歌,台灣許多當時的當紅藝人都以翻唱日本演歌並以演歌唱腔走紅,例如像文夏、白冰冰、余天等等第。二次大戰期間,美軍進駐台灣也為台灣帶來一陣爵士潮流,許多jazz live pub如雨後春筍般一間接著一間在街頭林立。但是隨著美軍離台,中美斷交,這些live pub就像葡式蛋塔熱一樣,一間一間倒閉,最後能夠專以演奏standard jazz維生的live pub也只剩下師大路與羅斯福路交叉口的”blue note”了。
扯遠了!
《Hit Point》
因為這是一部劇情片(其實YAHOO電影將之歸類為愛情史詩片),所以裡面的hit point並不像動作片或是戰爭片這些聲勢浩大的電影一樣具有強大的撞擊力,但隨著音樂的同步cresc進行,還是很能夠牽動觀眾的情緒。以下列舉幾個例子:
第一出現的hit point是小千代子拿著初桃惡作劇畫壞了的豆葉的和服偷偷摸摸、急急忙忙地奔跑要放在豆葉的家門口,卻剛好遇見豆葉的僕人開門正好逮個正著。緊接著第二個撞擊點就在不久後旋即出現,姆媽的老僕人,姑媽將一桶又冰又冷的水潑在小千代子身上。開門與潑水的動作正好是兩個hit point。音樂是專輯第四軌的brush on silk。
曲子由三味線撥弦開始,打擊樂器加入後就開始以allegro甚至vivace的速度,全曲由三味線、笛子和打擊樂器構成,其實更像是這些樂器彼此之間的競飆,越來越快、音量越來越大聲打擊樂器敲鼓邊作為hit point。
接下來的 hit point出現在小千代子逃跑要去與姐姐會合的場景,小千代子在屋頂上眼看著和姐姐約定的地點就在眼前,此時腳卻踢屋簷,整個人就從屋頂上跌下來。這段音樂收錄在專輯第九軌─the rooftops of the Hanamachi,踢到屋簷跟跌下來分別為兩個hit point。打擊樂器不斷地cresc加入弦樂、銅管以不諧和音程與打擊樂器一同cresc製造緊張不安的氣氛然後在一個小提琴的滑音後一個打擊樂器的hit point是小千代子踢到屋簷的point,緊接著六秒後一段簡短(兩秒)的打擊樂接到太鼓結束是從屋頂掉下來鏡頭接到置屋裡的hit point。
還有許多的hit point在此筆者不多加贅述,但是John Williams融合東方打擊樂器與管弦樂器製造出來的音響效果十分高竿,增音程與顫音帶來的緊張效果也是一大功臣。
《影像與音樂的結合》
除了上述的hit points為一成功的聽覺與視覺的結合外,其實整部片的影像與音樂的結合可說是完全合在一起的,諸如小千代在花街柳巷奔跑著尋找姐姐時,逃跑要去與姐姐會合時,腳步的節奏跟音樂的拍點完全結合在一起;鏡頭zoom out時弦樂也會加重;空鏡轉換場景時音樂也跟著改變還有三拍子的end creadit music出現時,字幕也都在第一拍自然重拍時打在螢幕上。
不過這對偉大的配樂大師John Williams來也許是家常便飯,雕蟲小技。但筆者還真的看過都沒合在一起的電影呢!
比較可惜的是東南亞並不是個很專業的電影院,Logo music竟然直接跳過。也許要聽Logo music的人太少,所以電影院就直接跳過,但這對發行的公司來說可是大不敬啊!
註:
source music─電影中不屬於配樂的音樂,例,電影”空中監獄”裡,pub裡播放著的how do i live
hit point─電影與音樂結合在一起的撞擊點,例如,我揍你一拳,剛好音樂在這裡下了個重音
end credit music─電影結束的報幕音樂
logo music─電影開始前,播放發行公司(例,華納、夢工場、派拉蒙....)logo時用的音樂
上一篇:藝伎回憶錄與電影配樂分析(二)
下一篇:藝伎回憶錄與電影配樂分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