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5 15:41:42Jay Yo Chen, 潔曜

羅馬尼亞電影的春天

文章來源:“Tapis rouge pour le cinema roumain”
法國世界報(Le Monde),2007年5月30日
作者:Mirel Bran
全文翻譯:Jay Yo


故事開始於在羅馬尼亞東北方小城的一條小街道上,一個臨時蓋成的照片沖洗室;在共產專制時期,寇斯帖.曼裘(Costel Mungiu)醫生拿到一台蘇聯製造的老相機,以滿足他對影像的熱情。四十年之後,他手上的電視搖控器不聽使喚地顫抖著,這個老醫生從電視上知道他的兒子克里斯坦(Cristian)的長片:『四個月、三星期和兩天』( “4 mois, 3 semaines et 2 jours”),得到坎城影展金棕櫚。Kiki(克里斯坦的小名)的成功不但是他們家族甜蜜的復仇,也代表著他們這一代的電影工作者終於呼吸到歐洲電影新鮮的空氣,熬出頭了;三十九歲的克里斯坦.曼裘(Cristian Mungiu)帶著金棕櫚回到了羅馬尼亞,宣告了這個喀爾巴阡山小國新浪潮的興起。「這個獎是給整個拍電影的團隊的,也是給這一整代的電影工作者。」克里斯坦.曼裘說,「我很高興讓世界知道:羅馬尼亞除了足球之外,還有別的東西。」

Kiki的成功,在這個在經過長時間混亂後,2007年一月一日進入歐盟的國家,並不是個唯一的例子;最近幾年,年輕的羅馬尼亞電影工作者在國際影展上得到很多大獎;今年,同樣在坎城,『夢遊加州』( “California Dreamin’” )在「一種注視」得到大獎,導演克里斯坦.南梅斯古(Cristian Nemescu)不幸以二十七歲的年紀在車禍中去世;2006年寇尼留.波渾玻裘(Corneliu Porumboiu),三十歲,以他的第一部長片:『布卡瑞斯特東邊,十二點八分』( “12h 8, a l’est de Bucarest”),得到坎城金攝影機獎(la Camera d’or);在2005年克利斯提.普優(Cristi Puiu),四十歲,也是這新一代電影工作者的導師,以『拉札瑞斯古先生之死』( “La Mort de Dante Lazarescu”,曾於2005年金馬影展放映),得到「一種注視」的大獎;今年,在美國日舞影展,哈都.裘德(Radu Jude),二十九歲,得到了外國電影首獎。


柯波拉和他的德古拉

這幾年羅馬尼亞的得獎電影,形成了一種希望追隨義大利新寫實的電影學派。羅馬尼亞電影主要是靠熱情,而不是靠產業支撐的。在2000年,羅馬尼亞電影產業幾近死亡,產量為零。今天,這個歐洲電影的姆指姑娘,一年只產十到十五部電影。同時,布卡瑞斯特的電影學校被一些年輕的電影工作者認為是過時的,他們寧願為在他們首都的歐洲或美國的電影大製作裡工作,布卡瑞斯特有東歐的電影城(Cinecitta)之稱。

在1992年成立的 Castel Film,已經從一個小公司變成了大製作的製片廠,他客戶包括了Miramax、Paramount和 HBO。「我們共生產了一百一十部主要是美國的電影,但也包含歐洲片。」它的商務經理Bogdan Moncea說。從1998年開始,Castel Film 遇到了一個相當規模的競爭對手: Media Pro Picture,它自許為東歐的好萊塢,有引為自豪的片廠規模:28,000平方公尺的面積,十六座攝影棚,四個水中攝影的大水池,三萬套各種時代的服裝… 這是共產時代的遺產:獨裁統治者 Gheorghiu-Dej(從1948年開始統治羅馬尼亞,到他死亡1965年為止)下令興建這個Buftea片廠,是為了他夢想當電影明星的女兒:Lica。

美國導演柯波拉,十年沒拍電影了,正在羅馬尼亞拍他的新電影:『德古拉:失去年輕的年輕歲月』( “Dracula: Jeunesse sans jeunesse”),改編自移民到美國的羅馬尼亞作家:米恰.愛利雅德(Mircea Eliade)的短篇小說。這個『教父』的導演說他在布卡瑞斯特,和羅馬尼亞的年輕電影工作者一天工作十四個小時,好像回到他年輕時代對電影的狂熱;「他們的職業水準極佳,」 他說:「對我而言,在這裡拍很有勁。」

「我們的電影產業不是只為了錢,」Bogdan Moncea說:「真正的有所收穫的,是那些年輕的電影工作者,他們依照最高標準來工作;在羅馬尼亞,他們一直不停在工作,不會失業;在三十歲,他們已經拍了比西歐電影工作者五十歲時的拍片量還要多的電影;這裡,人們沒有選擇,人們燃燒般工作。」這個看法得到柯波拉的影像指導Mihai Malaimare的證實:「在羅馬尼亞,人們認真工作,而沒有像法國工會對工作時數的強力干預;奇怪的是,從零開始,成為某種優勢;我覺得我們比其他地方,有更多的機會發展和成長;在法國,在我這個年紀,我幾乎是沒有任何機會的。」

在一個被國際社會邊緣化的國家,羅馬尼亞電影工作者找到一條參與在他們國家大型電影製作的奇妙道路;充滿天份、充滿挫折、對抗國家專制機構、又積極辛苦吸收經驗,他們已經贏了一個主要的戰場:他們電影的獨立自主;有時候,這股力量讓他們走向坎城的紅地毯。


延伸資料:

羅馬尼亞簡介:

面積:238,391 平方公里
首都:Bucharest
人口:22,276,056
國民所得:$10,661
語言:羅馬尼亞語(拉丁語系)

二戰時為軸心國,後依附蘇聯成為共產國家;1989年,獨裁者西奧賽古被秘密處決,共產政權瓦解。於2007年一月一日,加入歐盟。



羅馬尼亞電影新浪潮評論:

「這不是爆炸性的發展,而是正常的發展,」克利斯提.普優(Cristi Puiu),曾以『拉札瑞斯古先生之死』得到「一種注視」的大獎,說:「我們從共產黨長期病態的統治走出來;慢慢地,我們開始拍電影;或許,現在的羅馬尼亞電影正在變成某種東西。」

在1989年,西奧賽古垮台的時候,這些年輕的導演多為青少年或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他們沒有什麼電影的傳統和教育;這次得到金棕櫚的導演曼裘說, 他長大的城市,「只能看到美國片和亞蘭德倫主演的法國片,」「電影的時代好像停留在1940年,再加上非常爛的羅馬尼亞當時的電影。」「拍電影的動機和慾望,是不想再看羅馬尼亞的爛電影,我們或許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從共產垮台後,羅馬尼亞電影院一家一家地關閉,從450家到只剩70家,而且,羅馬尼亞導演的電影,很難在羅馬尼亞看到;現階段,他們的未來發展,主要是在國際認可。

羅馬尼亞電影界還是非常小,主要還是從國家電影學校(l’Unatc)畢業的導演為主。羅馬尼亞電影工作者越來越體認到團結的重要,他們在2003年成功改革「1997年電影法案」;現在,越來越多電影得到國家的補助,像是得到金棕櫚的『四個月、三星期和兩天』,雖然還是非常小成本的製作;還有其他的管道,像是寇尼留.波渾玻裘(Corneliu Porumboiu)得到坎城金攝影機獎的第一部長片:『布卡瑞斯特東邊,十二點八分』,就是完全私人資金;而克利斯提.普優(Cristi Puiu)的『拉札瑞斯古先生之死』,差點無法渡過資金難關,主要是得到少數還活躍的羅馬尼亞電影前輩 Lucian Pintilie 的個人贊助。



(圖片為羅馬尼亞1989年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