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4 22:02:321109

Sophie’s Choice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相當多描述納粹德國的電影產生,例如:〈辛德勒的名單〉、〈錫鼓〉等片。就我目前所看過的影片而言,幾乎沒有一部電影是站在同情納粹的一方,多的是站在批判和責備的立場來看納粹。而屠殺猶太人和集中營裏的暴行更是納粹被責難的理由,雖然有歷史學家宣稱並無這類事件的發生,不過納粹暴行的罪證確鑿,不容其狡辯。


  而〈蘇菲亞的選擇〉一片,亦是繞著納粹的話題所組成。故事是發生在戰後的美國,由蘇菲亞、史丁哥、納遜三人的相識開始。蘇菲亞是經歷過納粹摧殘的歐洲裔女人,史丁哥是一位才華洋溢的年輕詩人,而納遜則是患有精神病的猶太人。故事的主軸:蘇菲亞的「納粹經驗」,則是透過納遜和史丁哥二人的交往而鋪成出來。雖然故事本身有浪漫的愛情成分,不過它卻不是一般通俗的愛情故事(如:白雪公主)。它是一部悲劇(結局是蘇菲亞和納遜一起自殺)。

  至於作者想透過此片所傳達的東西為何呢?我認為由社會現象學家舒茲所提出的「選擇行動計劃」這個理論概念可以是相當好的切入點。他認為行動是以一個預知的計劃(所有的計劃皆以想像的方式而出現在對未來行為的預期中)作為基礎,而行動可以是內隱(例如,在心理上企圖解決一個科學問題)或外顯的(即與外在世界結合在一起),且它必然兼具有計劃性與目的性。就蘇菲亞而言,從其「納粹經驗」到「終身伴侶」,無不充斥著「選擇行動計劃」。

  而全片中最令我感到震驚的,便是蘇菲亞「選擇」送她的女兒至集中營這一幕。因為,在當時的情境之下,如果不在兒子或女兒之間選一個到集中營的話,兩個孩子都得死。所以,她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只好做出這個令人心碎的決定。

  如果我是蘇菲亞的話,我想我也會做出相同的決定。就是「選擇」送女兒到集中營。怎麼說?我認為留住男孩,當他長大成人後,便可以「報仇」(不論是在情感上或國家上);而留住女孩,我就不敢奢望她能夠像男人一樣地上戰場殺敵(雖然這個決定有濃厚的男性沙文主義,不過畢竟女男有別,有些事情女人還是不要碰好)。

  法國哲學家沙特曾說:「人是注定自由的」。不過在他的晚年,又補充道:「人除了自由,還有責任」。沙特的存在主義哲學,除了是對現代精神的反抗外,亦是對現代戰爭殺戮的省思。在60年代以前,更是風靡歐洲的主要思潮,其中的重要詞彙,如「嘔吐」、「煩」、「不安」等,都曾影響到歐洲以外的國家。所以,看完〈蘇菲亞的選擇〉一片,我最大的感想就是,當人一旦做下任何的決定後,除了要去實行之外,還要背負起責任(不論它是法律上或心理上的)。

下一篇:What is 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