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30 18:59:58捷思敏
吃在紹興
圖一:吃在紹興
吃在紹興
沒有想過,原來在紹興,吃居然是這麼講究的一件事。
上次說了捷老哥帶著我四處打牙祭,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共通的食的文化,想來在內陸,江南水暖之地,飲食果真是很重要的一環。
曾經看過一本叫做「慢食」的書,作者是一個旅法的美食評論家,內容約莫就是比較台灣一頓飯三十分鐘和法國一頓飯三個鐘頭的飲食文化差異,作者的意思白話的說,就是中國的老祖先已經將飲食定為口腹之慾,很難將飲食提高至藝術的層次,然而到了紹興,才發現這個說法是然而不然的。
在跟捷老哥紹興的朋友吃飯時,才驀然發現,其實是因為台灣的步調已經過分的快,沒有人認為該坐下來好好的、就是單純的享受一頓飯需要花上什麼時間,肚子填飽就好,既不講究順序冷熱,就真的坐在飯桌上許久,為的也是跟同桌的人應酬寒喧,而醉翁之意不在菜呢!可是在紹興就不一樣了。
紹興算是個有錢的城市,當然居民倒也不是餐餐大魚大肉,只不過,紹興人的飲食是有規距的,除了吃小攤子不講究,否則上館子,不論大宴小酌,多半的出菜順序都一樣。先是喝酒,配上好的下酒小菜,然後上冷菜,熱炒,主食,然後才是甜點。
剛開始不知道,一坐下來,發現賓主都拿著酒開始喝,桌上擺得多半是小菜、冷盤之類,多半是較為適口或酸甜兼具的菜色,有香酥小魚、油拌馬蘭頭、紅燒鯽魚、肴肉、香椿豆腐、醋絲豆芽菜等等。場景大概跟法國人餐前先喝上一個小時的酒暖胃差不多,只消把法國紅酒換成紹興黃酒、高腳杯換成白瓷杯就是。
只是喝了總也有快四五十分鐘,桌上小菜也不過寥寥動了幾筷,我則是已經喝得快暈。紹興黃酒甘醇好入口,初喝不覺得怎樣,喝到後來酒勁就全上來了,加上動筷子的人不多,也不好意思一直對著看起來很可口的菜餚流口水,於是昏沉沉地陪著有一搭沒一搭的談天,心裡盤算著等下該叫老哥帶我再去哪吃一頓?
席中一個老大哥一抹嘴巴,說道:「酒也喝得差不多,可以上熱菜了。」這才見到一個服務員送上菜盤。我疲憊的眼睛這才大睜,原來還沒上菜啊!
一桌上七八個人,批哩啪啦地點了十來道菜,菜一道道上,混亂中隱隱有一種順序。先是烹調清淡的菜色,像是海鮮河產之類,如醋溜魚片、清炒湖蝦、清蒸芙蓉蟹等,然後是味濃厚實的佳餚,比如東坡肉、八寶肥鴨、紅燒蹄膀,最後再上筍尖百合、西湖蓴菜羹等青菜時蔬。一整輪下來,酸甜苦辣在嘴裡鮮活的律動,好比一齣高潮迭起的的戲,味蕾豐富。
剛剛還是癟著肚子鼓脹起來,才想著真是豐盛的一餐呢!同一位老大哥又開口了:「菜吃得差不多,咱們來點主食吧?這裡的鍋巴不錯,這個麵也還可以,還有魚湯拌飯,可有名了!隨便點啊!」啊?難怪剛剛就只是以酒配菜,完全不見白飯蹤影,原來這會子才要上主食。於是有人要了麵、有人點了鍋巴,老大哥很豪氣的扒著一大碗白米飯,舀起菜碟裡濃稠肉汁一澆,熱騰騰的看起來很可口。「小妹怎麼不吃?」「粗茶淡飯不合口味啊?來來來,再點個喜歡的小菜配。」「別怕胖啊,有點肉看起來才福氣。」有人忘了中國人可以有多好客嗎?也許以上幾句對白可以喚起一點記憶,對吃這一回事,中法是有志一同,能吃是福呢!於是在強力推薦下,不得不吃了半碗醬汁鍋巴。別以為這樣就結束了,飯後還有甜點水果,於是在百般無奈下又吃了一片棗泥鍋餅,一塊拔絲香蕉。算算晚上六點開吃,一直到十點終席,四個小時呢!也不輸法國人了。
小攤子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特色。畢竟在紹興幾天,不是餐餐上館子。有幾頓街邊美食也是念念難忘的。記得剛到第二天,捷老哥說是出門買豆沙包和蛋餅,回來一看,豆沙包約只有台灣的一半大,餡密皮厚,小歸小,但是挺扎實,麵皮大概是手工桿的,鬆軟之中,別有一番嚼勁;蛋餅是小而厚實的正圓形,油下得重,蛋整個地黏貼在餅子上,餅的表面煎得脆黃,中間的心有點韌性,焦脆柔韌兼而有之。
另一種豆腐年糕也相當特別,滾燙的一大碗上來,裡頭是湯糊糊的長條豆腐和一樣長條狀的寧波年糕,灑上大半碗的什錦菜絲,加點香油白醋,若是在冬天裡西哩呼嚕地吃起來,該是可以從頭暖到腳吧?豆腐年糕店裡還賣雞蛋烤餃子,沒聽過這種小吃,不過看到雞蛋兩個字,就莫名奇妙地覺得好吃起來,於是也叫了一盤。原來是把餃子放在小圓鐵盤裡,上面厚厚澆上一層蛋汁,放進烤爐烤出來的美點,叫名雞蛋烤餃,算是名實相符。
山村野味四川大菜在這裡就先不談了,不過也是一句話:「好吃得不得了呢!」
吃在紹興
沒有想過,原來在紹興,吃居然是這麼講究的一件事。
上次說了捷老哥帶著我四處打牙祭,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共通的食的文化,想來在內陸,江南水暖之地,飲食果真是很重要的一環。
曾經看過一本叫做「慢食」的書,作者是一個旅法的美食評論家,內容約莫就是比較台灣一頓飯三十分鐘和法國一頓飯三個鐘頭的飲食文化差異,作者的意思白話的說,就是中國的老祖先已經將飲食定為口腹之慾,很難將飲食提高至藝術的層次,然而到了紹興,才發現這個說法是然而不然的。
在跟捷老哥紹興的朋友吃飯時,才驀然發現,其實是因為台灣的步調已經過分的快,沒有人認為該坐下來好好的、就是單純的享受一頓飯需要花上什麼時間,肚子填飽就好,既不講究順序冷熱,就真的坐在飯桌上許久,為的也是跟同桌的人應酬寒喧,而醉翁之意不在菜呢!可是在紹興就不一樣了。
紹興算是個有錢的城市,當然居民倒也不是餐餐大魚大肉,只不過,紹興人的飲食是有規距的,除了吃小攤子不講究,否則上館子,不論大宴小酌,多半的出菜順序都一樣。先是喝酒,配上好的下酒小菜,然後上冷菜,熱炒,主食,然後才是甜點。
剛開始不知道,一坐下來,發現賓主都拿著酒開始喝,桌上擺得多半是小菜、冷盤之類,多半是較為適口或酸甜兼具的菜色,有香酥小魚、油拌馬蘭頭、紅燒鯽魚、肴肉、香椿豆腐、醋絲豆芽菜等等。場景大概跟法國人餐前先喝上一個小時的酒暖胃差不多,只消把法國紅酒換成紹興黃酒、高腳杯換成白瓷杯就是。
只是喝了總也有快四五十分鐘,桌上小菜也不過寥寥動了幾筷,我則是已經喝得快暈。紹興黃酒甘醇好入口,初喝不覺得怎樣,喝到後來酒勁就全上來了,加上動筷子的人不多,也不好意思一直對著看起來很可口的菜餚流口水,於是昏沉沉地陪著有一搭沒一搭的談天,心裡盤算著等下該叫老哥帶我再去哪吃一頓?
席中一個老大哥一抹嘴巴,說道:「酒也喝得差不多,可以上熱菜了。」這才見到一個服務員送上菜盤。我疲憊的眼睛這才大睜,原來還沒上菜啊!
一桌上七八個人,批哩啪啦地點了十來道菜,菜一道道上,混亂中隱隱有一種順序。先是烹調清淡的菜色,像是海鮮河產之類,如醋溜魚片、清炒湖蝦、清蒸芙蓉蟹等,然後是味濃厚實的佳餚,比如東坡肉、八寶肥鴨、紅燒蹄膀,最後再上筍尖百合、西湖蓴菜羹等青菜時蔬。一整輪下來,酸甜苦辣在嘴裡鮮活的律動,好比一齣高潮迭起的的戲,味蕾豐富。
剛剛還是癟著肚子鼓脹起來,才想著真是豐盛的一餐呢!同一位老大哥又開口了:「菜吃得差不多,咱們來點主食吧?這裡的鍋巴不錯,這個麵也還可以,還有魚湯拌飯,可有名了!隨便點啊!」啊?難怪剛剛就只是以酒配菜,完全不見白飯蹤影,原來這會子才要上主食。於是有人要了麵、有人點了鍋巴,老大哥很豪氣的扒著一大碗白米飯,舀起菜碟裡濃稠肉汁一澆,熱騰騰的看起來很可口。「小妹怎麼不吃?」「粗茶淡飯不合口味啊?來來來,再點個喜歡的小菜配。」「別怕胖啊,有點肉看起來才福氣。」有人忘了中國人可以有多好客嗎?也許以上幾句對白可以喚起一點記憶,對吃這一回事,中法是有志一同,能吃是福呢!於是在強力推薦下,不得不吃了半碗醬汁鍋巴。別以為這樣就結束了,飯後還有甜點水果,於是在百般無奈下又吃了一片棗泥鍋餅,一塊拔絲香蕉。算算晚上六點開吃,一直到十點終席,四個小時呢!也不輸法國人了。
小攤子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特色。畢竟在紹興幾天,不是餐餐上館子。有幾頓街邊美食也是念念難忘的。記得剛到第二天,捷老哥說是出門買豆沙包和蛋餅,回來一看,豆沙包約只有台灣的一半大,餡密皮厚,小歸小,但是挺扎實,麵皮大概是手工桿的,鬆軟之中,別有一番嚼勁;蛋餅是小而厚實的正圓形,油下得重,蛋整個地黏貼在餅子上,餅的表面煎得脆黃,中間的心有點韌性,焦脆柔韌兼而有之。
另一種豆腐年糕也相當特別,滾燙的一大碗上來,裡頭是湯糊糊的長條豆腐和一樣長條狀的寧波年糕,灑上大半碗的什錦菜絲,加點香油白醋,若是在冬天裡西哩呼嚕地吃起來,該是可以從頭暖到腳吧?豆腐年糕店裡還賣雞蛋烤餃子,沒聽過這種小吃,不過看到雞蛋兩個字,就莫名奇妙地覺得好吃起來,於是也叫了一盤。原來是把餃子放在小圓鐵盤裡,上面厚厚澆上一層蛋汁,放進烤爐烤出來的美點,叫名雞蛋烤餃,算是名實相符。
山村野味四川大菜在這裡就先不談了,不過也是一句話:「好吃得不得了呢!」
圖二:川味風情
圖三:街邊美食,雞蛋烤餃與蛋餅豆沙包
圖四:山村野味,上方是烤蛇肉喔
上一篇:東湖遊記
小豬豬
2007-02-10 16:42:26
恭喜你這篇文章上了新聞台首頁。我是上海人,紹興大飯店的菜沒吃過,不過我想你也來過上海,上海的大飯店上菜的順序也是一樣,一般十人舊是八道冷菜,十道熱菜,一道湯,一道甜品,兩道點心。我也聽說在臺灣,基本上都是速食文化,或者就是酒文化,等去了以後再分享我對臺灣飲食的感想吧。
對了,等等我還要拜讀你其他的大作。
可以告訴我蓴菜什麼口味ㄇ?我明天要做蓴菜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