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0 15:09:13janlu

民調的「蔡馬馬」文化。


民調的「蔡馬馬」文化。

2011/8/10 下午 02:29
聯合報黑白集報道說,一項民調顯示,有十%的受訪者支持宋楚瑜參選總統。
過去,台灣民調的最大問題之一,在不表態者太多,但較少見故意說謊攪局者。然而,自此次民進黨總統初選搞出「蔡馬馬」的花樣以來,民調中的「洗民調工」卻成了問題,竟致真假莫辨,虛實難論。
以民進黨總統初選來說,蔡英文只贏蘇貞昌一‧三五%,可以說當然是大力炒作「蔡馬馬」的效應所致;至於國民黨台北市立委初選,在「全民調」下,羅淑蕾只贏蔣孝嚴○‧五七八%,更可斷言是綠營有人「洗版」造成。有了「蔡馬馬」這種民調文化,此後如何再以「全民調」作為黨內提名的準據?
據此看十%支持宋楚瑜參選總統的民調,顯然也有「蔡宋宋」的效應,正如宋在參選台北市長時民調逾十%,得票僅四%,最後證實了綠營在民調中拱宋出來攪局的痕跡。也就是說,因為有「蔡宋宋」效應,在此階段的民調應對宋及親民黨有利。
因此,國民黨在此際明知有「蔡宋宋」效應,卻仍同意在區域立委作兩黨民調,其實是冒著「羅淑蕾經驗」的極大風險;而親民黨卻仍然拒絕民調,恐愈發不具正當性。
十%支持宋選總統的民調,無論有無綠營灌票,皆證實了宋除非志在攪局,並無參選總統的條件;而親民黨「遍地烽火」打算提十名以上的區域立委,卻連進行民調都拒絕參加,這恐怕辜負了綠營那些「洗民調工」的殷切期待了吧!
由於民調中出現「蔡馬馬」文化,蔡英文所領導的民進黨在「扭曲台灣民主政治」的「功勞簿」上,可以再添一筆重大功勳。
哦說啊,親民黨區域立委提名人不參與全民調對比,決定硬衝到底,原本期待對比式,有蔡馬馬的操作,怕受傷害,擔心者其實協商時,已了然於胸,就是要選到底,形成一選區共有國、親、民三位參選,這型態,南部選區,藍橘營票源分散,民進黨穩贏,而較靠近北部地區,藍橘營票源重疊有80%,即使投票率九成,算一下,也只72%票源藍橘各自搶奪,或則棄保效應操作,勝算難料,民進黨佔便宜啦,宋楚瑜的國會三,黨不過半,以及衝出5%政黨票門檻,雙英不論誰執政,最終結果,就是一場亂,該死喔。
Corner from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