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9 23:44:19janlu

肥貓與型貓。

肥貓與型貓。



肥貓與型貓。


【聯合報黑白集】說,少子化,馬總統說是國安問題;人才流失到國外,馬總統也說是國安問題。

不肯生,解決方法之一是補貼,這要用錢;人才流失,原因之一是薪水不如境外,這也是錢的問題。然而,鼓勵生育的錢必須由國家稅金支度,但留才的薪水為何不能由「看不見的手」來自然調節?

境外來台灣「獵人頭」,誘因主要是高薪。而台灣的薪水不具競爭優勢,除了社經體質的問題外,還有「肥貓」的爭議。但「肥貓」一詞,主要是金融海嘯暴露出華爾街金融產業高階人員的「富而不仁,富而不義」,卻不能一竿子打翻國家所有產業的高薪人員。

華爾街「金融詐騙業」的肥貓,其實是舉世薪酬最高的騙子。但是,若將「肥貓」的概念,用在台灣專業人員身上,如教授、電子工程師、醫師、專業經理人等,即可能出現嚴重偏差。最常被舉的例子是工研院的人才,昨天本報三版頭條新聞的標題是:大陸挖角咱打薪,工研院快解體。

這正是「全球化」的課題,專業人才像他們的手機一樣具有跨國界的「移動能力」;這些專業人才不是買空賣空,而是有真才實學,追求較高的薪酬是人性之常。因此,薪水不應以齊頭式的高低來論,只要在透明機制下產生的合乎比例的薪給,能者多薪,這應是全球化的普世法則。

在政府催促企業加薪時,卻傳出對高薪專業人才「打薪」的問題。其實,肥貓的爭議是因牠的「薪水脂肪」已屬病態,若是肌肉精實的專業人員,那不能叫作「肥貓」,而可稱作比例均勻的高薪「型貓」。

(2011-04-19)
Corner from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