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報導指出,大陸國防部上午發布“2010國防白皮書”,其中首度提及兩岸可在國家尚未統一下,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陸委會發言人劉德勳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記者詢問時表示,台灣安全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關鍵,對於如何維護兩岸和平、區域安定,這是兩岸共同的責任,陸委會一再呼籲大陸應該主動撤除針對台灣的軍事布署,這樣才能進一步升化兩岸關係平穩發展,並建立兩岸互信。劉德勳強調,兩岸有關軍事議題的協商,目前時機尚未成熟。我們看得很清楚,大陸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已經願意面對兩岸軍事協商的問題,我們甚至可以猜測,大陸已經為兩岸軍事互信留下了一定的空間。我們也看到,台灣目前根本不願意進入兩岸軍事關係直面接觸的階段,無非有兩大原因,一是美國的迫脅制約無法應對。二是台灣內部政治鬥爭無法化解。我們要提醒馬政府,拒絕兩岸軍事議題必須謹慎小心,留下餘地,回絕的話不要說死。因為台灣叫價的本錢一天一天在流失,長期來看,台灣一定會處於被動的。如為台灣好,就要創造模糊空間與迴旋餘地。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米勒公共事務中心廿九日就一項美中關係的會議結論建議,美國歷來都擔任台灣的保護者,但台灣現在逐漸走向與中國進一步結合,對台軍售又持續造成美中爭論,形成美中台三邊關係的惡性循環,美國應該重新檢討與台灣關係,不能單從軍事角度討論台灣問題。我們必須指出,美國對台軍售政策已經出現危機,正處在搖擺之中,重新考慮對台軍售政策是美國有關方面遲早的事。主要的原因有三個方面:第一,中國軍事實力的發展,尤其是中國軍事科技的崛起,已經不是美國通過對台軍售可以遏制的了,美國通過售賣一些武器就可以保護台灣安全的虛幻概念,其實已經破產。第二,中美國家利益的契合關係越來越密切,一損共損,已經不是零和時代,美國不可能有獨贏的機會,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共同利益,正在不斷超越台灣。第三,台灣人民拒絕戰爭、拒絕美國把台灣海峽制約為戰爭的海峽的任何企圖,充分認識到只有和平發展,才有台灣安全的真諦,這一定是發展中的主流民意。
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昨天談及兩岸關係時指出,政治議題最後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應該面對的,大家目前在一系列的商談工作中,以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中,來逐步地尋求解決辦法,創造條件。在台灣,角逐民進黨2012初選的前主席許信良接受媒體訪問時則表示,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還是太保守,陸資、陸客、陸生不須再設限。許信良希望馬政府更大膽西進,著重在經濟;范麗青希望馬政府進一步做的,則是政治商談方面。無論是2012年台灣大選由誰勝出,兩岸政治議題的商談壓力,將會增大,難於迴避,馬政府應早做準備。台灣朝野兩黨的黨內初選已經展開,參選人有關兩岸關係的言論,備受關注。參選人應避免爭說過頭話,否則會令以後協商出現障礙。
(201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