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寶石”朱鹮仍未擺脫滅絕命運
朱鹮自然生態保護區,與被譽為“東方寶石”的朱鹮親密接觸,切身體驗朱鹮的優雅神韻。
中國科研人員近年來通過人工繁育及野化訓練,使被稱為“東方寶石”的朱鹮數量大幅增加。然而,由於近親繁殖嚴重,中國專家認為這一瀕危物種仍未擺脫可能滅絕的命運。新華社報道,1981年,在全世界都認為野外生活的朱鹮已經全部消失時,中國科研人員在陜西省洋縣重新發現7只野生朱鹮。根據國家林業局最新公佈的數據,目前中國朱鹮數量已經增加到1617只。野生朱鹮的活動範圍,也從陜西省洋縣擴大到河南董寨、浙江下渚湖等8個種群,朱鹮受威脅等級從極危降為瀕危。但由於現在全世界的朱鹮均由洋縣發現的7只繁育而來,這一物種存在遺傳多樣性低而導致繁殖能力、抗病能力下降等問題。近年來在國內各種群棲息地及日本朱鹮野化中心,均有報告朱鹮幼鳥存活率低、出現畸形、羽毛變色等非正常現象。浙江大學組織專家針對這些問題,對朱鹮遺傳多樣性進行長期觀察和研究。通過對浙江下渚湖、陜西樓觀台等種群的朱鹮基因研究結果發現,由於朱鹮多代近親繁殖,導致這一物種卵殼易碎、雛鳥畸形、受精率低。浙江下渚湖種群的15對朱鹮每年約產蛋40枚,但很多小鳥孵化後莫名死亡,能夠成功孵化並存活的幼鳥僅10只左右。對此,科研人員對朱鹮種群建立了基因庫並解析其特徵結構,發現相當數量的朱鹮存在基因缺陷,並因此導致明顯生存力脆弱。浙江大學教授方盛國說,由於近親繁殖嚴重,讓朱鹮成為世界瀕危鳥類中遺傳多樣性最低的物種。這會導致種群的抗病率低及患病致死率上升,尤其是抵抗禽流感等致命性疾病能力極低,因此這一物種雖然數量明顯增加,但並未擺脫滅絕的危險。“中國應儘快組織保護遺傳學專家開展朱鹮遺傳學研究,建立朱鹮人工種群遺傳管理譜係。”方盛國說,“研究應主要針對人工種群的個體遺傳多樣性、種群親緣關係等,並建立國家層面的遺傳管理譜係及種源交換機制,合理制定配對繁殖計劃,避免近親繁殖,防止種群內遺傳分化,以維持種群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中國朱鹮繁育出現重數量輕品質現象。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副局長路寶忠認為,目前各飼養地以追求數量為目標,種群生存空間縮小,個體營養狀況、野生性狀、生存能力、健康標準都在降低。同時各地的人工種群以各自發展為主,不按照譜係進行篩選和交流,致使本身就是近親種群的朱鹮出現畸形、顏色退化、個體變小等現象。路寶忠說:“中國現有的8個朱鹮種群應該進行統一規劃,在繁殖數量、飼養規模、建設規模上制定科學發展目標,以避免盲目發展造成浪費和近親程度增加。”目前,在中國朱鹮最集中地區——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嘗試幫助社區發展生態產業、引導農民參與保護項目,同時對重點地區進行生態補償機制,以創造相對安靜的林地和溼地環境,使朱鹮在保護區內穩定繁衍生存。(201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