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4 12:48:35janlu

民進黨提名機制充滿權力算計

民進黨提名機制充滿權力算計;
“總統”初選全民調 引爆民進黨退黨潮;
林濁水:民進黨提名制度絕無僅有。


中央日報:民進黨提名機制充滿權力算計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在抗議聲中,民進黨臨時全代會通過二O一二年“總統”與“立委”初選提名辦法,蔡英文雖大獲全勝,但過程既不民主,內容也不進步,徒然顯示黨中央的機關算盡。

社評說,這次臨全會之前,呂秀蓮與獨派大老辜寛敏及“立委”蔡同榮等人,多次呼籲“總統”初選應納入黨員投票,並宣稱已獲得黨籍“立委”及“直轄市”議員過半連署,共串聯一百六十名黨代表支持;在臨全會討論過程中,反對者也輪番上陣炮打中央,但最後表決時,出席的三一一名黨代表中,二二七人同意通過中執會版本,民進黨二O一二年“總統”及區域“立委”初選均將採全民調方式。至於不分區“立委”,則由黨中央成立的提名委員會提名。

社評說,儘管這只是民進黨的家務事,但由於二O一二年民進黨仍有一搏的實力,當然不能等閒視之。這次提名制度的大改變,對民進黨究竟是好是壞?固然還有待時間檢驗,不過,它的確具有多重意義。

首先,這次臨全會“黨員派”未能翻案,足證蔡英文領導的黨中央,已經牢牢掌握民進黨,即使公媽派串聯獨派團體與扁系人馬反彈,仍然無法扭轉大局,原本還雄心勃勃的呂秀蓮,可以斷言已經提早出局。

其次,民進黨中央的勝利,主要是掌控黨機器的蔡英文獲得新潮流系和謝長廷系統的支持。在黨內競逐大位的跑道上,蔡英文領先蘇貞昌的差距,顯然又持續擴大,充分顯示十八趴風波對蔡英文傷害不大,民進黨員完全不在意。

再者,不分區“立委”名單經提名委員會推荐,雖然還要經中執會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通過,但提名委員會的成員完全由蔡英文挑選,中執會基本上又是各派系代表組成,因此,蔡英文雖然能夠相當程度的主導不分區“立委”提名作業,但仍要與各個派系妥協,最後定奪的標準自然還是比較派系“實力”,強者穩贏,弱者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或是投身區域參選。

社評說,如此集權卻又妥協的提名機制,自然不能說是民主,對於民進黨的忠實黨員更不公平。在民進黨發展的過程中,他們不斷出錢出力,甚至流血流汗,但在決定黨的“總統”與“立委”候選人時,他們卻完全沒有表達意見的機會,不只喪失參與的權利;更被自己的黨污衊,成為民進黨可能遭致司法整肅的代罪羔羊。

儘管如此,國民黨也不能幸災樂禍,坐看笑話,因為民進黨固然已經改了七次初選提名辦法,每一次都會招致反彈,但歷次選舉的結果證明,民進黨的黨員即使再不滿,最後多半仍會含淚投票,支持黨提名的候選人,綠營選民更毫不在乎候選人的操守、能力和形象,只要民進黨提名,他們就會支持。

更重要的,民進黨聲稱提名不分區時,將會擴大社會支持,也就是可能提名立場傾綠但未必是黨員的指標性社會賢達。試想,如果民進黨的不分區名單中出現若干形象良好、年輕有為的各界菁英,而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卻仍然還是派系人物及一些老面孔;在中間選民的觀感上,豈不是高下立判?國民黨又怎能不提高警覺呢?

社評說,總之,我們認為民進黨的提名規則通過,好壞已成定局,國民黨的部份則仍未確定,大有讓人一新耳目的空間,深盼國民黨中央能夠記取近年多次選舉失利的教訓,審慎規劃“總統”與“立委”的提名機制。(2011-01-24)
“總統”初選全民調 引爆民進黨退黨潮
民進黨的臨時全代會通過“總統”初選採用全民調方式,結果引起黨內反彈,不少黨員打電話給台北市黨部主委莊瑞雄,表明要退黨。先前揚言,如果全民調版過關,將會退黨的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也在思考何時採取行動,兌現承諾。

民視新聞報導,全代會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當面留人,勸辜寬敏不要退黨,但是黨內“總統”初選採用全民調的版本,還是過關,曾兩度揚言退黨的辜寬敏,未來動向如何,備受關注。據了解,辜寬敏正在思考何時出手兌現退黨承諾,不只大老不滿,基層黨員也傳出憤怒的聲音。

面對黨員可能的退黨潮,身兼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的台北市議員莊瑞雄,呼籲黨中央趕快想辦法解決。“總統”初選採用全民調,引爆退黨聲浪,星期一上班日,恐怕還會延燒。(2011-01-24)
林濁水:民進黨提名制度絕無僅有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今天在中國時報撰文,分析民進黨提名方式。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民進黨近日召開全代會,這次重頭戲在大選候選人提名方式的決定。

“總統”提名方式雖然很具爭論性,但以目前情勢來說,恐怕總是個假議題。因為全民調、兼採民調和黨員投票方式,或全黨員投票,無論採用哪一種,現在力爭黨員投票到底的人,都無法扭轉自己目前遙遙落後的情勢。

就區域“立委”來說,由於候選人必須純靠自己的實力迎戰,因此採純民調方式大家比較沒有爭論。

真有爭論的是不分區“立委”的提名方式。因為只要列入安全名單就不競而當選。在這次全代會裡雖然通過由黨主席組成遴選小組決定提名人選,但仍有相當多人強烈不滿。

如總統制,基於嚴格的權力分立原則,政黨體制是柔性政黨,國會不應有政黨比例代表;而提名方式,以美國為典範,則採公辦初選。黨中央對提名人選毫無決定權,總統無論國會提名或施政都不可能運用黨紀貫徹自己的意志。

如內閣制,則行政立法合一,閣揆既是黨魁,也是國會黨團領袖,採剛性政黨運作。以西歐為例,黨中央對提名握有大權,且多數採政黨比例代表制。

前述的配套,使得西方的民主政治能順利運作。許多拉丁美洲過去採總統制配合上國會比例代表制,其運作結果,通論是個亂源。

原則固然清晰,但在台灣則配套的選擇會遇到憲政體制到底是什麼制的問題。由於體制不清,於是配套固然困難,但也產生無論哪一種配套都不能算錯的情形,非常弔詭。

民進黨在選擇提名制度上,創造了世界奇蹟。無論幹部評鑑、黨主席遴選、公民初選、黨員投票,乃至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民調全採用過。

所以如此多變固然和黨的傳統包袱小,勇於改變有關,也和提名制度從來沒有盡善盡美,總會孳生副作用,以至於不得不繼續改變有關;但最重要的,和憲政體制模糊以至於遊走選擇的空間變大更是息息相關。

這憲政制度無論扁的少數執政或馬的全面執政,都能看出是個非常壞的體制。然而“修憲”不是輕易的事,因此大家便反而得在這體制之下,隨著自己政黨利益而非體制順暢運作的國家利益,來選擇調整自己的提名方式。各黨皆然。

然而,負責任的政黨,仍然不應以在混亂體制中打混戰而自滿。因此,在選擇初選制度時,宜有自己的憲政運作想像。

例如,當年陳水扁認定台灣是“總統”制,卻又採取“內閣”制的黨魁領導“國會”議員關係和提名制:“總統”兼任黨魁,主導不分區三分之一的黨籍候選人遴選權。這種做法就是逾越了實權“總統”應該嚴守權力分立分際的精神。

如今民進黨不分區如採全額由主席的遴選小組產生的方式。其好處是,如果主席有氣魄地讓名單擺脫人情壓力,提出漂亮名單,則確有讓社會對黨刮目相看的良好效果。但若要長期享有這好處,採這種遠比現在更接近歐陸剛性政權的方式後,應清楚地說明其相對應的未來憲政想像。在實際做法上,不只不宜和陳水扁一樣由“總統”兼任黨主席,反而要努力把體制朝“內閣”制方向推動,這才是一個對“國家”政治發展具有長遠理想的政黨。(2011-01-24)
Corner from 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