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3 09:47:03minlo

誰謂一室小 寬如天地間

誰謂一室小  寬如天地間


 

這些日子有幾位朋友覓得新居,進行喬遷,他們請師父去灑淨、安佛位,請佛安住。當天親朋好友滿座,大家一起虔誠誦經,表達祝賀喬遷之喜,讓喜樂、祝福滿屋。

 

這讓我想起二首跟居室有關的詩詞,一是唐劉禹錫的《陋室銘》,一是宋邵雍《心安吟》,二者各有意境,但也有異曲同工之處,那就是寫盡心思的悠閒、安然與自在,那樣的心境是詩人的心境,是僧人的心境,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學習,甚至是該學習的心境。

 

且讓我把這二首詞重抄一遍吧!

 

劉禹錫的《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皆綠 ,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的陋室,論環境可是幽靜無比,翠綠草色映簾,沒有車馬、人間是非喧囂,可以彈琴自娛,高唱自己的調;論交友都是學富五車而非不學無術的平庸之輩。在此陋室可以絕對絕對地放鬆,不要將公事帶回家來,以便好好閱讀佛經,培養精神資糧,提昇自己的人生境界。像這樣的陋室,隱隱約約透露居室主人的高尚品格。當然不是每個人的住所都可以「苔痕上皆綠,草色入簾青。」不過若能像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又是另一種意境。其實住在那裡都不是問題,陋與不陋也不是斑駁牆垣足以述說,所以孔子說:「何陋之有?」因為一個君子的品德已使居室爍爍發亮。

 


 

宋.邵雍的《心安吟》: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寬

心與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誰謂一身小,其安若泰山。

誰謂一室小,寬如天地間。

 

心裡一面誦著《心安吟》,一面想起搞笑寶寶。記得在七、八年前,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成立五週年,我去作一個專訪,而被他們孜孜矻矻於大正藏經》電子化的為法奉獻精神感動不已,在小小的空間裡,卻能感受令佛法永住的偉大活力,跟搞笑寶寶魚雁往返中,他送我《心安吟》,從此我常將《心安吟》在心中念誦。

 

邵雍曾住過題名為「安樂窩」的房子,為什麼能安樂,不為俗事所迷惑就能安樂,樂與不樂存乎一心,我們說身心是一體的,心安身安一切安,心不安那裡都不安,即便是住在豪宅,還是永無寧日,豪宅也會變得好窄,不是嗎?佛教有句俗諺:「身安而後道隆。」然身安之前先使心安吧!在邵雍的眼裡,心靈可是一切善法之首,一切安樂的泉源!心裡若沒了平安、自由,生活會變得混亂與不安。

 

我家有佛安住,希望藉由佛菩薩的德性,我們也一起學習菩薩的品德,學習菩薩的精進,願居住或來往此屋、此宅、此室、此窩的主人及親朋好友,心安住、身安住,道業也日日增長,這是我最大祝福。

 

 

上一篇:要讓喜悅蔓延

下一篇:仰望世界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