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4 05:47:27殷墟劍客

092飲食,食物總稱

92飲食,食物總稱

方座青銅蓋簋,

37公分

西周初,約西元前十一世紀。

 

    動物一定要仰賴食物以維持生命,所以尋找和生產食物始終是人類最重要的活動。飲食的習慣取決於地理的環境、生產的技術、人口的壓力以及文明發展的進度。選擇過游牧或定居的生活,往往也取決於食物取得的難易程度。有足夠的食物才能定居,否則只好四處遊蕩,尋找食物。又如居住於高緯度或高山地區的人們,因氣候較寒冷,比較需要攝取高熱量的食物以禦寒,而且該地區的菜蔬也難生產,肉食能保存較久,故攝取肉食的比例要較低緯度的人們為高。因單位面積內肉食動物的產量遠較植物少,故吃肉多的地區,人口也往往較稀。

    食物也是辨別一個文化的好標尺。譬如從食用某種植物的地域,改變食物種類的時代,都可以分析生活的環境以及農業發展的水平。人們最初考慮的是根本的果腹問題,漸及味覺,最後才講究營養、進食的氣氛等等高一層次的考慮,因此從飲食習慣也可以約略看出一個社會發展的程度。譬如農業的社會,一大清早就要到田地去工作,需要有豐盛的食物以補充消耗的能量,故早餐最重要。然而在工商業的社會,工作的時間較遲,能量消耗也較少,早餐的量就不必多。夜晚是家人團聚的時間,有較多的活動,故演變成晚飯最豐盛的習慣。

又如在沒有食物保藏措施的時代,由於夏天肉類比較容易腐敗,就要避免宰殺牲畜而多吃植物性的食品。但是一旦食物的冷藏技術有所發展,夏天不怕肉食會腐敗,而某些水果、菜蔬又可以保藏到冬天,當然,冬、夏季節所攝取食物種類的懸殊情形也可望大大降低。

    中國人一向把食物分成兩大類;酒、湯水等液態的『飲』和榖物、菜肴等固態的『食』。最簡陋的餐食,即所謂『一簞食,一瓢飲』,也包含此兩類的食物。

甲骨文的飲字,作一人手按著小口的酒尊或大口的水缸,俯首而伸出舌頭作吸飲之狀()。甲骨文的食字,則作盛滿食物的器具加蓋的形狀。從有些字還把熱氣冷卻成水氣的狀況給描繪出來()。飲字的創意特別把舌頭畫出,就是為了強調舌頭辨味的功能,而食字的水氣下滴也顯示食物的溫熱狀況。食物如果冷卻,往往芬香的氣味也消失,說明保持食物溫熱的重要。

從飲、食兩個字的甲骨文字形,可看出商代已頗為講究食物的味覺。簋本是盛飯的器具,西周中期之後有於圈足之下加三支足,器底有煙炱痕,顯然是對熟飯的加熱保溫而設計。早期的食器大都不帶有蓋子,到了東周時代,不但盛飯的簋、簠、敦必有蓋子,連烹煮的鼎,附蓋子的也越來越多,這可能是因為這時候鼎也兼為陳列之器具,基於衛生與保溫的考量而加上蓋子。中國人長於烹飪之道,舉世聞名,看來至少在商代已開其端緒。中國人自古以來,隨葬之物以飲食之器具為主,反映其愛好食物的習慣。不過,商代重視飲酒之器,而周代則重視用食之器,習慣也有不同。

旅人 2010-08-28 23:53:04

劍客教授分二書,已將六書三耦說(徐鍇)、六書經緯說(楊慎)、四體兩用說(戴震)、造字法與用字法區分說(王筠)及造字之本說(劉歆、陳澧〕……等諸說,予以打破界線,而從更寬泛的角度立說,乃創舉。

旅人 2010-08-28 19:30:56

英英美代子,提出讀書感想如下:
拜讀老師的《簡明中國文字學》第66頁三、古文字的分類文中提及唐蘭創三書之說。按唐蘭在其所著《古文字學導論》中確實對傳統六書之說有所質疑,因之,另提出三書之說:
「我把中國文字分析為三種,名為三書:第一是象形文字,第二是象意文字,這兩種是屬於上古期的圖畫文字,第三是形聲文字,是屬於近古期的聲符文字。這三種文字的分類,可以包括盡一切中國文字,不歸於形,必歸於意,不歸於意,必歸於聲。」
惟唐蘭的三書說,仍非盡善盡美,陳夢家及裘錫圭對之亦有評議。

晚安,老師

版主回應
長話短說,我主張只分二書,表聲與表意字,沒有聲符的一定通過字形表達意義。形聲字有時是表意字加上聲符,但這樣的字,也以其初形歸在表意字。就算只二分,也難得一致意見,故我特地舉出我老師與我對好多形聲字的不同看法。我依唐蘭三書,是不願太與人不同,被視為異端。 2010-08-28 22:57:12
旅人 2010-08-28 05:17:38

偶偷的是網路空中紅棗耶
空空來,空空去

早安安,劍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