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3 22:05:54JamesGenie

德國行,一趟意外的心靈之旅 [第二章 - 伯昂]

當初行程的安排,就只打算在科隆玩一天,隔天就啟程到德國行的重點 – 幕尼黑,但是總不能把整天的時間都浪費在火車上阿!所以我們決定在前往幕尼黑的途中選個小城玩,最後我們選定伯昂(Bonn)。伯昂之所以有名,在於它是西德時期的首都,東西德合併後,德國聯邦首都即經過議會表決而遷往柏林,當初票數的差距還非常小呢!而另一點讓伯昂有名的原因,是因為它是貝多芬的故鄉,所以貝多芬博物館也成為我們伯昂行的重點了。

原本以為,做過首都的城市應該要挺有規模的才對,但其實不然,伯昂給人的不是那種大城的壯觀氣派,取而代之的是那種小鎮的閒情逸致。我們沿著Lonely Planet所規劃好的walking tour,一個點一個點的去插旗子,聽起來好像應該要很好玩很有趣才對,但是老實說~我對這段行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耶!對貝多芬博物館的記憶也只剩下他去逝後的臉部模型還有多到不想看的解說,聽起來實在糟糕!但這其實是我自己的問題,像參觀這樣有歷史意義的景點,事前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像是了解當地的歷史、搜尋一下那些偉人的傳記等,否則很容易像我一樣陷入走馬看花的窘境。

不過可喜的是,伯昂是個沿著萊因河發展的城市,我和W逛著逛著,就逛到了萊因河畔。在斯德哥爾摩住了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使我看到水就有種很親近的感覺,人家說斯德哥爾摩是Beauty on the water,我想沒有親身體驗的,可能不太能了解這句話的涵意。斯德哥爾摩是個由數不清的島嶼所組成的城市,像觀光聖地老城(Gamla Stan)本身就是個在市中心的島嶼,瑞典國會也在一個獨立的小島上,當然這些主要的島嶼都有路橋相連,但一些比較遠的離島就需要搭船才可以到。所以水對於斯德哥爾摩人來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他們喜歡在夏天的時候,坐在岸邊曬太陽,呵呵~就像Monica(Friends裡的一個主角)說的:sit there and do nothing(之後的篇幅將以STADN縮寫代替,念做「思答等」)。從台灣來的我,由於台灣太陽的毒辣、台北氣候的悶熱、再加上生活步調的緊湊,讓我在一開始的時候,很難體會他們這樣的生活哲學,但久了以後,我也被瑞典化(Swedish-lized)了,學會了這種STADN的閒情雅致,我最喜歡的就是坐在海岸邊,看著陽光和水交替的漣漪、看著優遊自在的小鴨、還有看著跟我一同STADN的金髮美女和帥哥。所以既然走到了萊因河畔,我就要求要坐一下,體驗一下德國的STADN和瑞典的有沒有什麼不同。萊因河是一條忙碌的河流,來來往往的船隻很多,有遊船也有貨船,每艘船上都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旗子,我和W就開始爭論究竟掛的是各國的國旗、還是只是掛好看的亂七八糟旗,當然最後的結論是 – 沒有結論,哈!

噢~對了,對伯昂還有一個很深刻的印象,就是他臭到不能再臭的車站地下室,由於我們把行李寄放在車站保險箱內,而好死不死那保險箱就在地下室旁,那股惡臭使我們寧可繞路也不想經過那,只得拿了行李後趕快跑,也許德國政府該檢討一下他們的廁所收費政策了(註)。

下午我們坐著ICE(德國高鐵)前往幕尼黑,到站的時候已經是九點多了,飢腸轆轆的我們決定先在車站內解決晚餐。我們點了兩份Kebab(在德國叫döner),這是土耳其食物,由於他便宜好吃,在歐洲非常的流行,台灣其實也有,叫做沙威碼,但台灣的沙威碼跟正宗的土耳其Kebab早已差了十萬八千里,而瑞典的Kebab和德國的döner也不盡相同,之前聽我土耳其的室友說,其實正宗的土耳其Kebab都不是長這樣的,他們都已經把食物本地化了。這就好比在瑞典餐館,我永遠吃不到道地的中華料理,對瑞典人而言,吃米飯就是要加醬油、春捲永遠是他們的最愛、而炸香蕉冰淇淋更是到中國餐館一定要吃的甜點,要不然就不叫吃中國菜了,天曉得我們在台灣或中國找不找的到炸香蕉冰淇淋?!

在幕尼黑,我們訂了一間離市中心較遠的青年旅館,由於當時夜深了,外加人生地不熟,我和W都有點緊張會找不到旅館,接連打了好幾通電話才到達我們幕尼黑的家。不過這間青年旅社,就長的很青年旅社,舊舊的家具、公用的衛浴和陰暗的燈光,但總體而言還算及格囉~我們兩花了點時間研究了一下明天要去的Füssen – 新天鵝堡所在地,就上床睡覺了,因為明天一早,我們要做一件只要是正常人都不會想要做的事!


註:因為廁所要收費,人們若要解放就乾脆就在地下室裡隨便!當然,這是我自己的推論啦!
阿觀 2006-10-30 00:17:56

現在在回頭看你這四篇德國遊記,
很難想像一個是我住了六個月的城市,一個是我每到週末就會去的地方,天鵝堡和慕尼黑各去兩次~~
實在是當時想不到的啊
你什麼時候才會update網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