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30 10:47:36詹姆斯胖

一個盡責的白痴業務遭遇故事第五集同病相憐的可憐蟲

TVBS新聞造假事件,難道真的都是兩位記者的錯嗎?真的是他兩人一手主導的嗎?這事件高層難道真的一點也不知情嗎?而他們真的有這一個膽子獨自承擔往後輿論的譴責嗎?種種的疑問正也是警方急著想了解的,只不過我相信他們兩位記者固然有錯,但在職場上下屬犯錯,上屬主管相對一定要負起責任,可是在現今社會裡往往都是『日頭赤焰焰、隨人顧生命』,部屬的錯永遠是部屬的錯,身為主管的能閃多遠就閃多遠最好連邊都不要沾上,在福X公司就是如此!以一個例子來說,而這例子就是曾經這第二集出現過的事件,也是最典型的事件,我們就來回顧這一個事件。
記得再第二集說過,劉姓業務主管與陳姓企劃們兩個初到北部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進行通路的調價工作,而這一個艱鉅的任務也經歷了三四個月的周旋順利達成任務,公司也因此答應頒發獎金,結果兩人卻因為收購事件被各扣三千元獎金,就這是來說公司為什麼會扣到六千元?難道公司內部真的沒有錯嗎?就整體事件而言收購公司商品沒有ㄧ包ㄧ包當場清點只是用慣例的箱入數來做清點動作,這是他們兩位疏失沒有錯,只不過為何商品寄回總公司十幾天後才通知兩位數量錯誤訊息,甚至還要求劉姓業務主管與陳姓企劃去追討,十幾天ㄋㄟ˙,怎麼追討啊?這個是第一個內部疏失,第二個疏失就是,當公司商品有任何規格變更應該即時通知第一線作業人員,這一點應該沒錯吧?可是當公司變更所有通路的箱入數時公司所有業盡然沒有ㄧ個人知道只有內部操作人知道此事,因而使劉姓業務主管與陳姓企劃犯下大錯,難道業務主管都不用負起任何責任嗎?可是到最後罪名全都由劉姓業務主管與陳姓企劃背負,公司內部沒又做出任何動作,就連直屬的業務主管都沒有任沒事,甚至還大言不慚的說:「反正這些獎金是多出來的」,所有的過錯都是業務的錯,此時筆者真的想問,那麼您跟TVBS事件有什麼不同,試問如果劉姓業務主管與陳姓企劃沒有努力去完成任務公司會給這兩筆獎金嗎?您這樣做是對業務的努力在打折扣,您知道嗎?或許六千對公司來說是一筆極小數目,但是對業務來講是莫大的肯定,就因為這樣的打擊也促使一位優秀而且資深的企劃這樣黯然的離開,如此對公司而言豈不是造成更大的損失嗎?至於劉姓業務主管他的士氣遭受這樣的重擊,難道都不會有任何傷痕嗎?我相信是有的,只是公司沒有發覺吧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