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1 23:24:33熊寶寶

《如果愛》周迅的神采

先回應一下cc:
吳君如的出現,是為了證明「我係陳可辛條女」,以及本片是港產片。
曾志偉的出現,是為了表示與陳可辛的交情,以及部分廣東話發音的回應。
張學友的不夠,是為了遷就他經常要返香港湊女。
歌舞部分的不足,是為了撇清與《Chicago》或《Moulin Rouge》的分別,縱使大家還是看得出來。

如果這樣看《如果.愛》的「瑕疵」,可能會看得舒服一點吧,我想。

《如果.愛》,陳可辛的一部野心之作──歌舞片從來都不是港產片,甚至華語電影的主流,就算是有曲詞相襯的粵劇片,都只是把那種表演搬到菲林,而非「電影」。要追溯上一部歌舞片,怕且是《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吧?

夠膽拍,就預備要跟外語歌舞片經典比較,如《Chicago》或《Moulin Rouge》等的成功深入民心,而《如果.愛》的劇照、trailer早已顯示自己「不怕貨比貨」,原聲大碟也不介意提早推出,務求提供足夠的心理準備,為觀眾打了底。

久違的陳可辛,張學友的歌聲,新鮮卡士的組合,現實夢幻交錯的劇本,流暢凌厲的鏡頭運動……算是為「歌舞片」三個字保底吧。

但《如果.愛》的歌舞場面,似乎看得不夠過癮,會否是剪接得太乾脆俐落?鏡頭隨劇情與節奏而連上,不是不好,卻沒有看「歌舞片」那種癮頭,就像〈十字街頭〉的一段戲,的確看的為孫納從純真成為勢利(或者她壓根兒就不想純真)而肉緊,卻沒有在三色台台慶中,周迅放得開又功架十足的魅力神韻。

沒錯,《如果.愛》戲內戲外,最有神采的是周迅飾演的孫納。

張學友的聶文,歌聲完美,但導演(影射陳可辛本人?)的愛恨掙扎,卻只宣洩於口;金城武的林見東,是帥和癡情,卻定位未清;而無處不在的池珍熙,也只是旁觀者的凝視,努力去提醒觀眾,電影本身的夢幻性而已。

孫納以為可以忘記過去,靠天賦本錢得到想要的名利,卻怎料越想忘記的,越忘不掉,拋不開,最自私的人,其實傷得最痛;周迅的清純氣質,老練低沉的聲線,還有那股堅定的眼神,讓人感受到天使與魔鬼的矛盾,自然混合在孫納身上。

太精密的計算,太穩陣的水準,令《如果.愛》始終未能成為經典;不過,要在「歌舞片」於華語電影史上踏出重要的一步,還是足夠有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