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何如此不公不義!(2010/07/28)
論不公不義,這應該有其特有的含意,公,就是公正也,義,宜也,也就是有沒有道理的意思,有理行遍天下,無理則寸步難行,台語有句俗諺「橫柴拿入竈(台語)」,現今年紀稍大一點的人就知道,在農業時代,還沒有瓦斯爐的時候,在廚房煮飯炒菜就是用竈,而這種竈有一個放柴火的入口,通常竈口是不會太大,所以木柴若要橫著放入竈中燃燒,當然是放不進去,故,用此「橫柴拿入竈(台語)」比喻沒有道理行不通的意思,這就是本站一直在觀察我們社會的不公不義之處,到底有那些不公正的事情,到底有那些是沒有道理的,而這兩者應該有一些相關連性,公正才會有道理,有道理也才有可能公正,我們台灣的經營之神,其經營之秘訣,其實也就是在追求合理,合於道理之事業經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人性嘛,總是自私自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在中文不也有這樣的說法,其實這真的是人性,但若整個社會都是這樣自私自利,很自然就會不公不義,社會若是不公不義,則整個社會就不可能一流,永遠是三流社會也,當然就不可能變成Outstanding,難也,這就是我們現今的台灣社會,很難變成Outstanding的社會。
Outstanding,中文應該可翻譯成「傑出」,當然這樣翻譯是很難表達那Outstanding原汁原味的意義,這就好像在日文中有一個單字叫做「siagei」,相對於中文也只能翻譯成「精緻化」,但很難表現出其原意,日文「siagei」的意思,應該是這樣,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是了了草草做完了就算交差,而是很龜毛地一修再修,把一些小地方也修正好,就不是中華文化那種馬馬虎虎做事的態度,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在中國國民黨教育下的華人社會文化,馬路抹不平整,乃是自然的事情,當然,也不只是馬路抹不平整,到處都抹不平整也,而所幸台灣為日本統治了50年,多少有留下一些日本式的台灣精神存留在民間,不然,台灣真的會是最為典型的華人社會。再論那台灣社會的不公不義,那更是中華文華的結晶,而台灣這些不公不義的製造者就是我們的政府,或者說就是因為我們台灣政府的不公不義,所以,台灣社會想有公有義,難也。就舉這樣一例說明之,我們大學教授的升遷,在過去國民黨主政之時,阿不就是按年資升遷,所以混吃等死的教授和厲害的教授一起吃大鍋飯,久而久之大家就變成都在混吃等死,在民進黨執政之時,就不要看民進黨的教育部長開會打磕睡挖鼻孔,人家可真正地建立了一個公正的升遷環境,各憑本事以在國外權威期刊發表之論文為依據,就這麼簡單,只可惜民進黨只有執政8年,留下很多的改革空間,現在國民黨的執政當然不要太指望,不要倒退嚕就不錯了,國民黨敢改革那學校評鑑制度嗎?大概就是搞一些無效的評鑑,大家一起混日子,充份表現出大中華文化做事敷衍了事的能耐,看看學生上課有沒有吃便當就是了,還能怎樣?
政府,理論上而言,就是建立一個有公有義的社會環境,再舉美國職棒大聯盟為例吧!政府就好比那大聯盟那個組織,把比賽規則訂好,裁判是公正的,營造一個公正的競爭環境,很自然各球團就會自己去經營,就這麼簡單,而我們的政府根本就是連比賽規則都訂得不公不義,也沒有公正的裁判,甚至於球員兼裁判,當然就會有打假球的現象,再舉那教育部的補助各校而論之,先不要說為何教育部要補助那些私校,就說那評鑑制度的問題,補助很自然就流於大家作作表面文章,最後就是雞兔同籠,大家混吃大鍋飯就是了,台灣的高等教育會辦得好才奇怪。筆者相信,台灣的民間是相當地厲害,各行各業人才一大堆,但由於政府的不公不義,台灣的人才不可能在台灣發光發熱,最後的結果就是做人才代工的工作,培養好的人才就到其他的國家去發光發熱,不是這樣子嗎?就不要老是說什麼對岸的磁吸效應,在一個不公不義的社會環境,人才也會變成庸才,我們台灣社會不是一個追求Outstanding的社會環境,政府的不公不義,乃最大的根源也。
政府的不公不義,可說到處都是,罄竹難書也,也不好說清楚,最後再舉一例說明之,最近MIT似乎有一砲而紅的現象,而我們的政府相關單位就不要以為推動那什麼MIT標誌就可造就MIT,非也,這是民間業者多少年的努力,再加上近年來我們有很多的人才在國際上發光發熱,才會有MIT的現象,我們的政府不要扯後腿就算阿彌陀佛了,近來有很多的大陸商品打著MIT的行頭在市場販賣,竟然要民間業者自己去查緝,這就是我們政府一個很典型的不公不義事件,很簡單,政府應該追查那些手握公權力而無法查緝者之失職,還什麼3%丙等,這些失職者就是免職,當然,我們的政府是不會這樣做有公有義的事,所以,這些民間業者還是自己辛苦一點,自己查吧,免得MIT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