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之光去讀台大?幹嘛呢?(2010/07/14)
〔記者邱紹雯、余雪蘭、傅潮標/綜合報導〕三年前基測只考兩百多分,如今卻都以出色表現,錄取台大。台北市大安高工建築科林于軒與汽車科楊智超、國立嘉義高工汽車修護科學生林冠翰、國立苗栗農工園藝科湯惠文都因勤學苦拚,得以享受到進入「最高學府」的甜美滋味。 」 (摘自雅虎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709/78/28xpp.html )
「技職之光 四人榮登台大金榜」,這是這則報導的標題,看了這些報導,這就讓人想起古代的科舉制度,有幸可中舉人考上進士,乃可耀武揚威謀得一官半職回鄉,光耀門楣,想不到自清朝滅亡至今,應該已經過了一個世紀了,感覺好像如這樣中科舉的社會價值觀依然沒有多少的改變,還說什麼技職之光,我們的教育體系怎會這樣呢?讀高職之後進入台大就是技職之光,那那些讀高職的大部份同學沒進入台大的,要怎麼辦呢?這種想法,分明就是把整個教育體系嚴重扭曲,讀高職就是矮了一截,我們的教育體系怎麼可以搞成這樣,這就好比以前國中放牛班的感覺,讀高職的學生就是不行才去讀高職的,以後大概就是在我們的社會底層當黑手,永不可翻身,不就是這樣的社會價值觀嗎?這又要說說我們的文化,中華文化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上,那士農工商的說法,在那家天下的年代,士就是不同於一般的販夫走卒,獨尊一格,所以,讀高職就是抬不起頭,讀台大就是什麼什麼技職之光,我們社會的價值觀怎麼會這樣子呢?教育體系到底那裡出問題了?
這個問題真的很複雜,為什麼高職招收到的學生就是高中入學考試考不好才選擇去讀的學校,這不是很奇怪嗎?為什麼不是那高中入學考試考得很好的學生,有一些學生就是因為自己的性向很喜歡「做」而選擇來讀高職,譬如有的人天生就是喜歡摸東摸西的,看到東西就想拆解,然後再組合起來,就是有這樣的人,把汽車都給拆了,還談什麼讀書,看到那教科書那簡直是無字天書,還是說有的人是這樣想的,培養專業的人才是從實際「做」開始,就不要浪費那種時間去讀那高中的課程,也有可能有些人在這樣的年紀就發現了自己的興趣,就是喜歡餐飲煮東西,那當然選擇餐飲的技職學校,或是喜歡下圍棋,但我們的技職學校好像沒有專攻圍棋的學校,也只好如那紅面棋士那樣自己訓練走自己的路,很多各行各業,不也都可成立技職學校,甚至於從小學生開始就可測知其天份,就是往那技職學校發展,不是這樣子嗎?幹嘛要那麼多人都去讀高中,然後擠進大學,然後讀了四年,然後什麼專業的能力也都沒學到,現在的教育體系不就是這樣子嗎?搞了半天,我們還是獨尊那所謂的「讀書」才有用,在此所謂的讀書就是讀教科書考試啦!現在的技職學校會以再進入台大就讀為榮,可見我們的社會還是獨尊「士人」,除此之外還是看不起那些非「士人」的人。
我們的教育體系,基本上到目前為止還是無法脫離那科舉的文化沉疴,當然是社會的文化價值觀使然也,但,我們的教育部在此看來並沒有用什麼力量去改變,從各級學校的教育課程內容就可知道,基本上還是要大家努力讀書就是了,讀技職學校還不是一樣,學生也是要讀一些有的沒的,就跟讀大學的某一科系一樣,還要必修一大堆無關的課程,專業的訓練那一部份反而變成不專業的訓練,這現象就好比這樣,若我們那天有圍棋學校,搞不好這些想下圍棋的人還要必修什麼文學微積分之類的,大概是這些學校不逼學生修這些有的沒的,就會少了很多的教學機會吧!總而言之,我們的社會,在科舉的社會文化價值觀之下,教育資源的運用乃嚴重地被扭曲,士農工商的士獨享社會的資源分配,都變成既得利益者,當然是一脈相傳,一代護一代,我們的技職學校想出頭天,當是比登天還難吧!所以,我們也不能對這幾位可進入最高學府的同學說什麼,大概也只能恭賀他們,在這一生中還可進入「士人」的行列,永不為黑手,更有機會享用我們國家社會保護的社會資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