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8 15:44:11阿舍仔

斷背山的天份。(2006/02/08)

創作,除了天份和努力之外,還要有一點點偶然。

創作是一種追求,只要有心追求,必然會有所結果,至於結果會如何,端看每個人的天份,若沒有那種天份,再怎麼努力也是有限,相信在創作上有經驗的人一定會這同意這種說法。在追求創作的過程中,一定會感受到天份很重要,此時似乎跟有沒有博覽群籍沒有多大的直接關係,當然這樣說也不是否定看書對創作是完全沒有幫助,只是說在追求創作的那時刻,那種感覺是天生的,當創作的心在全新未知的領域上盡情奔馳的那一刻,真的連創作者也不會知道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創作感覺,這時天份才是最重要的依靠。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有天份也要靠打拼,這是對的,但是完全靠打拼就會有好的創作,這是疑問。

從李安導演的斷背山,就可以看到這樣的天份,在其接受電視台訪問的時候,也是這樣地表示,平常也不是那種非常努力看書的人,可是當他要拍一部電影的時候,凡是相關的東西就會努力追求,內心就會有所感覺。其實我們可以這樣說,每個人都是一座「斷背山」,也就是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某些天份,只是每個人的天份不一樣罷了;有的人天生就是政客那副模樣,善於權術,長袖善舞,在學校那有什麼所謂的政客學,在政壇上還不是群魔亂舞一堆。在此所言之「政客」並無鄙視之意,其意與「劍客」同,善於耍劍者稱「劍客」,有仁義道德者為「俠客」,善於政治操弄者稱「政客」,其中有悲天憫人,以天下蒼生為念者稱「政治家」 。

同樣的,在學校雖然有企業管理學系,教導經商賺錢之道,也沒有所謂的老闆學這樣的學程,可是放諸四方,有的老闆做得很成功,有的卻也不怎樣,甚至於負債落跑,這都要看當事人有沒有當老闆的天份而已。所以能知道自己那座「斷背山」是非常重要,若說李安今日去寫小說創作,或者說去搞音樂,大概就要勉為其難了,可能也不會有今日的「斷背山」之作。這樣說也許都只是猜測,搞不好也會有李安的世界名著小說,或者音樂創作中的「斷背山」。

人擁有那方面的天份其實是不易發現,往往是要經過嘗試後才知道,或者說失敗了才知道走錯路了。所以說培養創作的環境很重要,對天份的容忍更重要。若每個人都擁有某一些領域的天份,假如這個說法是成立的,其實從一般的觀察即可確認,這個現象已經是很明顯,有些人就是運動神經特別好,有的人就是文字思考能力特別強,有些人就是人際關係特別利害…等等。因此,一個讓每個人的天份都可以發揮的環境設計是非常地關鍵,這就是社會價值多元化的意思,如果說社會價值不是多元化,那很多的天材就會被埋沒。

李安導演於1954年出生在台灣,現在剛好是51歲,在美國求學期間獲得伊利諾州大學的戲劇學士,以及獲得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碩士學位。以當時台灣的社會價值認定,最好是當醫生,不然就是當工程師,搞藝術是另類,以後就等著喝西北風,多少天份與人材大概就這樣被埋沒了,真的是天份與人材歷史的大悲歌。筆者推測當年李安導演一定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艱辛歷程,可能是來自家中的長輩,也可能是來自社會,由於當年的堅持,才有今日的斷背山之作。

創作有其偶然性,一切都不可預期,唯有一個多鼓勵和多元的社會價值環境,每個人才能找到自己的斷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