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23﹞廟會活動,文化創意產業也。
撰文:邱高生 2005/02/15
在台灣,走到農村的各鄉鎮,每個莊頭幾乎都有一間很大的廟,而且都不會有例外,歷代以來為神明可看顧全村莊的平安是也,每年在神明生日時,都會有廟會,為神明慶生,演野台戲,神明出巡遶境...等等,莊嚴而熱鬧而源遠流傳。這些廟宇每間都蓋得很雄偉,有的還會逐漸擴建,其建築都是雕龍畫棟的,必定有鎮門之石獅,雖然非一定出自名家之作,但也深具在此地的宗教之風格,有雕龍雕鳳的大柱,石壁之雕畫,或雕24孝,或畫刻古之聖賢逸事,門神之畫,在彎彎翹翹的屋頂,龍鳳攀附其上,以天為背景,此皆可視為宗教之大工藝品也。這些村莊的廟宇大部份都以「宮」稱之,諸如「天后宮」、「建德宮」、「保安宮」…等,其中大概以大甲的「鎮瀾宮」最負盛名。每年的媽祖生,更是盛況空前,媽祖繞境祈福,人山人海,媽祖回湄州進香,縱使兩岸對峙,亦不可擋,讓政治歸政治,宗教歸宗教。
神蹟,是人為的神蹟還是真正的神蹟,根據宗教家的說法,只要信得虔誠就會有神蹟。所以,神明在人心,信者恆信,也沒什麼可以爭議的,不信者恆不信,也不會被稱為異教徒,被拒於千里之外,頂多叫做「鐵齒」這樣而已。走進這些廟宇,想拜就拜,不拜也沒關係,也不會有人說什麼閒話,畢竟宗教是很個人的私事,而且信什麼也很自由,不信教也不會有什麼困擾,諸如不能與無神論者結婚等之禁忌等等。廟宇也是這樣,走進台灣的這些廟宇,很少有一間廟只供拜一種神而已,通常都是諸神一起拜,反正多拜幾尊也無妨,神明的保佑一定會更周全。
這些「鐵齒」的人應該就是我們所稱的無神論者,也許也不能這樣說,或許他們還是相信有這些不可知的力量,只是不願論及這些不可知的「怪力亂神」而已。而一般民間信仰每逢年過節要「拜拜」,這應該是最為普遍,到處可見,這也可以讓我們解釋,為何大小廟宇會如此多,新年開工要拜,初一十五也要拜,也有家中供奉早晚上香拜的,拜關公拜三太子拜王爺公五府千歲地基主土地公媽媽祖婆觀世音菩薩…等等,這就是台灣「一般民間信仰」,諸神一起請拜。當這些廟要蓋時,眾善男信女無不慷慨解囊,縱使要建個燒金紙的大火爐,看一下廟方的告示牌,算一算就有一百多萬,都是幾佰幾千一萬兩萬,捐獻給神明而來,最多還有三十萬者,大家量力而為,出多出少只要有誠意,神明都會保佑。而那些自稱是信佛教者,通常對佛教的教意已有些涉獵,會有一些宗教上的追求,甚至於是宗教上的修習,諸如內觀禪修等。
總之,在台灣各地的廟宇都是香火頂盛,不論是大廟小廟,每當迎神賽會之時,都是那麼的熱鬧,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儼然就是一種宗教活動(EVENT),不管有沒有神蹟,廟會已經是一種像巴西嘉年華會那樣的活動,每年就是這樣,在全台各地都有這樣大大小小的宗教嘉年華會,這些活動雖然有了濃濃的宗教意涵,但這些活動卻是三教九流都可以參與,縱使是基督教徒去大甲的「鎮瀾宮」迎媽祖玩玩也無妨,就是這樣的自由信仰,也使得台灣在宗教上的文化創產業之風貌,既多元而豐富,甚至於可說是全球獨步,所有的名門宗教派別,在台灣都一定或多或少有一些信眾,此言並不誇大也。
註:本文為作者寫在2005年02月15日,今稍加修改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