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3 16:51:11蓮鄉

圓覺經隨解(三)------應當正念遠離諸幻

文章出處:http://www.lotushome.org/

《圓覺經》中,世尊為普眼菩薩開示:「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在〈圓覺經隨解(二)〉中,佛開示普賢菩薩修如幻三昧得離諸幻之法,乃屬據理總答修行,無方便漸次,攝大乘頓教根機;今開示普眼菩薩者,乃屬依事別答修行,具方便漸次,攝一切漸修群品。(注1)
「淨圓覺心」即圓覺也,此乃一經之宗旨,一代時教之總綱也。或名佛性、一心、自性、法界、如來藏、常住真心等,其義總不離隨緣無性,無性隨緣之理也,亦即諦理也。
是以「正念」者,須合於諦理,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諸幻」者,取著念,取著無念,皆成諸幻。當知念無性即是無念,則念不可得;無念隨緣即是念,則無念亦不可得。念不可得,雖靈明洞徹而湛寂常恒;無念不可得,雖湛寂常恒而靈明洞徹。靈明洞徹者,無量光也;湛寂常恒者,無量壽也。光壽交融,橫遍豎窮,即在吾人現前一念阿彌陀佛佛念之中。是以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即是「正念」,亦是「遠離諸幻」,亦即「如來淨圓覺心」,故稱萬德洪名也。
又「應當正念」者,一心也,淨念相繼也。「遠離諸幻者」,不亂也,都攝六根也。是以念佛三昧成就,即是「如來淨圓覺心」,亦即如幻三昧也。
又「遠離諸幻」即諸惡莫作也,「應當正念」即眾善奉行,「淨圓覺心」即自淨其意也。「遠離諸幻」屬心真如門,「應當正念」屬心生滅門,「淨圓覺心」即一大法界總門體也。
上乃依理推循,若就隨文銷判,「遠離諸幻」乃下文「先依如來奢摩他行」修止之門。「應當正念」即下文「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修慧之門。是則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為總說、略說;「先依如來奢摩他行」下,為別說、廣說。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淨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奢摩他譯為止或定。欲修定行,須嚴淨戒。如《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中云,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除淫、殺、盜、妄,必落魔、外邪道。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是知欲修奢摩他行,必先堅持淨戒。淨戒雖多,總不離十善業,即身不犯殺盜淫;口不犯惡口、妄語、綺語、兩舌;意不犯貪、瞋、痴,若能十惡業不犯,即攝一切淨戒。
「安處徒眾,宴坐靜室」,即集眾共修也,亦為修定之前方便。如今淨苑每年冬季舉辦四期佛七,四眾弟子齊聚共修即是。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硎諿薴j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前文修奢摩他乃修止修定,此段文則修觀修慧。觀慧者,觀察思惟一切法緣起如幻,性空無實。今《圓覺經》先觀身如幻無實,後觀心如幻無實。以身心二者,眾生執為人我,先破其人我執也。後更觀幻塵、幻滅亦滅,了不可得,以眾生執幻塵、幻滅實有其法,是故更破其法我執也。若能破除我法二執,方證無生法忍,亦即如幻三昧,乃至圓覺妙心也。
先看觀色如幻無實。吾人色身,髮毛等屬堅性,地大也;唾涕等屬溼性,水大也;體溫等屬暖性,火大也;呼吸等屬動性,風大也。四大和合,虛妄成身,實則無成也;四大分離,虛妄身滅,實則無壞也。成是因緣成,壞是因緣壞,於法無所有。可憐愍眾生,於無所有中,妄執有身、有成壞,妄起憎愛而落入生死。是故欲了生死而證圓覺,先當觀察幻身無實。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接著觀心如幻無實。「四緣」即地、水、火、風四大,為何稱四大為四緣呢?第一,四大本是緣生法,第二,四大能緣生萬法,所以稱為四緣。因為四大緣生本空,故云「假合」。如果四大實有,再怎麼和合也不會變成六根。既然四大本空,假合成之六根,豈更實有?故云「妄有」。
「中」即內。四大於內假合成六根,於外假合成六塵。六根六塵相對,虛妄有緣成和合的氣分,於中積聚似有緣成之相,此即六識,亦名六識心,或六塵緣影心。此六識心無有實體,而眾生執有,故曰假名為心。
何以故六識心無有實體呢?以此虛妄之六識心乃六根六塵和合而成,若無六塵則六識心亦無。六塵又是四大和合,若四大分解,則六塵不可得。前文已明四大、六塵本空無,各皈散滅,是故根塵緣成之六識心亦不可得。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如前文依次修觀,知身如幻本空,則幻身滅。進一步知心亦如幻本空,則幻心亦滅。身心為內六根,既知其如幻本空,則六塵亦應知為如幻本空,幻塵亦滅,以根塵相對故。既然身、心、塵皆如幻本空,無法可滅,則滅法亦不可得,故云幻滅亦滅。如是凡所有相,皆悉滅盡,唯有「無相」非幻不滅,然此無相非有相外另有無相,若另有無相可得,則又成有相矣。所以無相者,乃有相性空,即是無相也。諸法緣生有生有滅,此有相幻滅也;諸法無性無生滅,此無相不滅也。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以磨鏡之垢盡明現,比喻修行若能於身心幻垢無住無著,照見五蘊皆空,則法身圓顯十方清淨。
由以上撮釋經文可知,吾人修行應設方便「堅持淨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來修習止觀:正念觀察身心諸法皆緣生無性,遠離生死諸幻,方可體證不生不滅的圓覺法身。若以念佛法門會之,則觀察諸法無性即是萬緣放下:體證圓覺法身即是單提佛名一心不亂。是以念佛法門易行弘炕A能不勉乎!最後以頌共勉:
「應當正念念彌陀
遠離身心諸幻垢
若得持名心不亂
即是圓覺妙法身」
(注一)參考《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述要》(釋智諭著).P40.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