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4 02:16:44Joanna
反思對談:第 41 天後---I
林榮樹牧師分享
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教會事工主任
標竿 40 這運動完結,第 41 天後 … 如何?這是極富挑戰性的問題。其實,不同堂會的處境有不同的反應,很難概括而論。大多數 的 教會 均突破其 經常出席 聚會 的人數 。總體而言,參與 「標竿 40 」 的 教會 大 經歷某程度的增長。這些數字似是反映不少香港的信徒,希望在信仰上得到復興與更新。
我深信「標竿 40 」的果效並非單靠華理克牧師、教牧或證主的工作,而是聖靈親自的工作。我深信聖靈不會放棄香港,也不會放棄中小型堂會。從各教牧的分享可見,很多教會大興土木,改 寫 主題的歌詞、改用不同版本的經文、推動青年人和長者的工作, 由此可見, 只要我們肯努力作點事, 必 定會有果效。
5M.是活動?是事工?是目的!
我不時都聽到教牧 同工 這樣 說:「 5M 又有甚麼特別呢?我們 的教會早已實踐 5M 了 ! 試問哪有一間教會不 推動 佈道、造就、敬拜、團契、宣教 的事工呢 ?」關鍵是這些事工是否提昇到存在 目的 的層次而不單是事工或活動而已。
第 41 天後 … 如何?
第 41 天我們仍 然 延續 40 天所作的;因我們要活的是 「目的導向」人生( Purpose Driven Life )的層面 , 而 不是 「活動導向」或「計劃導向」( Project )的 層面。所以,若看電視版「大長今」跟5M扯不上關係,我們便不會看了。
大家試反思一下,華牧師所說的 5M 在活動和計劃的層面上推動,已有如此大的果效; 若真的能夠做到「目的」的層面,那麼世上的一切,如家庭、教會和事業會是何等樣的光境? 「標竿 40 」的運動給予我們一個平台,驅使我們活出「目的導向」的人生。若我們真的做到了,那時候香港不會只有21萬人活躍於堂會了。由「目的導向」的人生轉型為「目的導向」的教會,我們仍有很長遠的路要走,因為普遍信徒對「標竿 40 」的運動可能只停留在「 活動」或「計劃」的 層面而已。
41日.請延續40天的理念
所以我們在第 41 天要做的,就是延續做 40 天所作的。談到第41天應作的事,也許大家心裡會感到一點焦慮,焦慮如何保持 40 天的士氣,焦慮我們能否仍然能夠保持「不敗」的心,能否乘勝追擊,能否保持已有的成就?
但很多時,現實人生就是這樣,有「升」必會有「落」,升了的必然會落下來!神把我們呼召到現在的教會,一定有衪的心意,就是要我們去領導著教會的前路;深信我們若願意為神作一點事情,衪必定會給予我們足夠的資源。所以,不論大家有多著急,有多焦慮,我希望你能夠放鬆一點,深信天父必定能夠帶我們行下一步。
聽到這裏,大家可能會有矛盾和複雜的感覺,本來是 40 天的運動,怎麼會延續至 40 週的運動?怎知 40 天後,需要用一年的時間跟進 ( 第 41 天的進程 ) !這是什麼一回事來呢?一方面,教會歡迎加入新的元素,但顧慮到這樣做會影?既有的事工,這彷如把一個「異形」物體放在身體內般,不知如何處是好。而另一方面,教會亦渴望能回復正常的運作,但又顧慮到,這樣做會把教會「打回原形」。究竟我們應該如何走下去呢?
以下是我給各教牧的一些建議:
• 短期的考慮
( 一 ) 詢問會眾的意願
教會可以用由馬鞍峰提供的(小組邀請卡 ),向?與「標竿 40 」的肢體詢問他們對第 41 天後,如何繼續下去,讓?與者表達他們的意願。當肢體經歷過小組的聚會後,若他們想轉組或開展新的小組,我們可以按他的意願作出安排。這是華牧師的精神,有什麼是肢體想要做的,便去作吧;不要籌錢就可以了。教會可把邀請卡的內容修改,以貼近自己需要。這邀請卡的好處,在於能夠得知會眾的意願如何,從而定奪下一步應怎樣繼續下去。
( 二 ) 反思我們的教會在那裏?
我們的教會歡迎多元化的事工策略嗎 ? 我們是否喜歡多元化的發展呢?甚麼是多元化的發展呢?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我曾與一間教會的領袖說:「我是很喜歡新意的人,我歡迎聽取跟我想法不同意見的人。因為這些意見能夠幫助我看清楚一些事情,以至我可以作出更佳的決定。」我這樣的說法令他不知所措,因他不知道如何應付那些跟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另一次,一位當執事會主席的牧師對執事們說:「你們平日工作這麼很辛勞,不用來開會。我可以代表你作出教會的決定。」就這樣教會的大小?定就由他一人來決定。因為他是很怕不同意見的人,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不同的意見。我們當牧者的,並非所有都懂,我們需要從其他人身上學習,這態度會釋放得去吸納他人的意見。
我們的教會害怕改變嗎 ?一間正在探討是否要轉型成為標竿教會,當中的執事會主席這樣說:「我們是一間傳統導向的教會,每當有甚麼改動時,是必須要全體會友都同意。我們正在探討應否繼續舉辦聖誕聚餐會,有些人認為這是教會的傳統,是每年都會有的。但有一些人卻感到這活動每年都做,太無聊。難以達致共識。」我便告訴他:「我以前的教會也都是這樣。於是,我把教會分成三部份,成年、青年及兒童。要討這三班人的喜悅,是很難做得到的。但分開了,這三班人都很高興。很多時,我們希望事無大小都需要大家同一的口徑,同一的決定,為各方帶來很大的壓力之同時,也縮少了各方的自由空間。」
所以,首先我們要反思,教會是否歡迎以多元化的策略發展事工?我們亦要反思,教會是否害怕改變,教會是否滿足於「穿校服」的決策方式,貴教會能衝破「合一」不等同「統一」的心理關口嗎?
( 三 ) 歇一歇
多次當門徒《出隊》回來,主都能指示他們歇息一會, ( 可 6 : 31) ,主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歇一歇。」完了「標竿 40 」後,教會需要好好的歇一歇,無論在情緒和思想上,都需要沈殿一下,也要收集回應,評估一下標竿 40 的果效,以能清晰知道下一步該如走下去。
我建議 運動 之後的半年內,最好只 作出 較少的改動 。一般來說,教會 已定好了 全年 的活動 , 大型的改動不 宜在 年中 推行 ,最好留待 新的 一年去作。 這並不是說什麼 跟進 也不作,即時 的跟進是有需要的。 即時要 的跟進是 恆切 禱告 ,透過互相交流 、 集思廣益 、 互相啟迪 作出現況的 評估 和等待 神 。我認識有一間教會的傳道人,因他太興奮,在 「 標竿 40 」 後,很想 教會 來一個大改革,最後卻被教會執事要求他離職。
( 四 ) 評一評
歇下來的時候,我們需要了解教會現時的狀?,查看教會對「標竿 40 」運動的反應, 從而 探討下一步要怎樣走下去。 評估 時,我們先劃一條線,線上有A和Z二點,A點指教會現時的狀?,而Z點指教會希望達到的目標(參圖一)。我們現在要做的,就在A-Z之間的事。若大部份肢體對「標竿 40 」只有小的反應,感到這運動是平平無奇,這顯示你教會暫不適合轉型為「目的導向」的教會。若大部份肢體對「標竿 40 」有中和大的反應,這表示教會可考慮轉型為「目的導向」或近似「目的導向」的教會(參圖二)。
香港福音證主協會 教會事工主任
標竿 40 這運動完結,第 41 天後 … 如何?這是極富挑戰性的問題。其實,不同堂會的處境有不同的反應,很難概括而論。大多數 的 教會 均突破其 經常出席 聚會 的人數 。總體而言,參與 「標竿 40 」 的 教會 大 經歷某程度的增長。這些數字似是反映不少香港的信徒,希望在信仰上得到復興與更新。
我深信「標竿 40 」的果效並非單靠華理克牧師、教牧或證主的工作,而是聖靈親自的工作。我深信聖靈不會放棄香港,也不會放棄中小型堂會。從各教牧的分享可見,很多教會大興土木,改 寫 主題的歌詞、改用不同版本的經文、推動青年人和長者的工作, 由此可見, 只要我們肯努力作點事, 必 定會有果效。
5M.是活動?是事工?是目的!
我不時都聽到教牧 同工 這樣 說:「 5M 又有甚麼特別呢?我們 的教會早已實踐 5M 了 ! 試問哪有一間教會不 推動 佈道、造就、敬拜、團契、宣教 的事工呢 ?」關鍵是這些事工是否提昇到存在 目的 的層次而不單是事工或活動而已。
第 41 天後 … 如何?
第 41 天我們仍 然 延續 40 天所作的;因我們要活的是 「目的導向」人生( Purpose Driven Life )的層面 , 而 不是 「活動導向」或「計劃導向」( Project )的 層面。所以,若看電視版「大長今」跟5M扯不上關係,我們便不會看了。
大家試反思一下,華牧師所說的 5M 在活動和計劃的層面上推動,已有如此大的果效; 若真的能夠做到「目的」的層面,那麼世上的一切,如家庭、教會和事業會是何等樣的光境? 「標竿 40 」的運動給予我們一個平台,驅使我們活出「目的導向」的人生。若我們真的做到了,那時候香港不會只有21萬人活躍於堂會了。由「目的導向」的人生轉型為「目的導向」的教會,我們仍有很長遠的路要走,因為普遍信徒對「標竿 40 」的運動可能只停留在「 活動」或「計劃」的 層面而已。
41日.請延續40天的理念
所以我們在第 41 天要做的,就是延續做 40 天所作的。談到第41天應作的事,也許大家心裡會感到一點焦慮,焦慮如何保持 40 天的士氣,焦慮我們能否仍然能夠保持「不敗」的心,能否乘勝追擊,能否保持已有的成就?
但很多時,現實人生就是這樣,有「升」必會有「落」,升了的必然會落下來!神把我們呼召到現在的教會,一定有衪的心意,就是要我們去領導著教會的前路;深信我們若願意為神作一點事情,衪必定會給予我們足夠的資源。所以,不論大家有多著急,有多焦慮,我希望你能夠放鬆一點,深信天父必定能夠帶我們行下一步。
聽到這裏,大家可能會有矛盾和複雜的感覺,本來是 40 天的運動,怎麼會延續至 40 週的運動?怎知 40 天後,需要用一年的時間跟進 ( 第 41 天的進程 ) !這是什麼一回事來呢?一方面,教會歡迎加入新的元素,但顧慮到這樣做會影?既有的事工,這彷如把一個「異形」物體放在身體內般,不知如何處是好。而另一方面,教會亦渴望能回復正常的運作,但又顧慮到,這樣做會把教會「打回原形」。究竟我們應該如何走下去呢?
以下是我給各教牧的一些建議:
• 短期的考慮
( 一 ) 詢問會眾的意願
教會可以用由馬鞍峰提供的(小組邀請卡 ),向?與「標竿 40 」的肢體詢問他們對第 41 天後,如何繼續下去,讓?與者表達他們的意願。當肢體經歷過小組的聚會後,若他們想轉組或開展新的小組,我們可以按他的意願作出安排。這是華牧師的精神,有什麼是肢體想要做的,便去作吧;不要籌錢就可以了。教會可把邀請卡的內容修改,以貼近自己需要。這邀請卡的好處,在於能夠得知會眾的意願如何,從而定奪下一步應怎樣繼續下去。
( 二 ) 反思我們的教會在那裏?
我們的教會歡迎多元化的事工策略嗎 ? 我們是否喜歡多元化的發展呢?甚麼是多元化的發展呢?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我曾與一間教會的領袖說:「我是很喜歡新意的人,我歡迎聽取跟我想法不同意見的人。因為這些意見能夠幫助我看清楚一些事情,以至我可以作出更佳的決定。」我這樣的說法令他不知所措,因他不知道如何應付那些跟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另一次,一位當執事會主席的牧師對執事們說:「你們平日工作這麼很辛勞,不用來開會。我可以代表你作出教會的決定。」就這樣教會的大小?定就由他一人來決定。因為他是很怕不同意見的人,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不同的意見。我們當牧者的,並非所有都懂,我們需要從其他人身上學習,這態度會釋放得去吸納他人的意見。
我們的教會害怕改變嗎 ?一間正在探討是否要轉型成為標竿教會,當中的執事會主席這樣說:「我們是一間傳統導向的教會,每當有甚麼改動時,是必須要全體會友都同意。我們正在探討應否繼續舉辦聖誕聚餐會,有些人認為這是教會的傳統,是每年都會有的。但有一些人卻感到這活動每年都做,太無聊。難以達致共識。」我便告訴他:「我以前的教會也都是這樣。於是,我把教會分成三部份,成年、青年及兒童。要討這三班人的喜悅,是很難做得到的。但分開了,這三班人都很高興。很多時,我們希望事無大小都需要大家同一的口徑,同一的決定,為各方帶來很大的壓力之同時,也縮少了各方的自由空間。」
所以,首先我們要反思,教會是否歡迎以多元化的策略發展事工?我們亦要反思,教會是否害怕改變,教會是否滿足於「穿校服」的決策方式,貴教會能衝破「合一」不等同「統一」的心理關口嗎?
( 三 ) 歇一歇
多次當門徒《出隊》回來,主都能指示他們歇息一會, ( 可 6 : 31) ,主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歇一歇。」完了「標竿 40 」後,教會需要好好的歇一歇,無論在情緒和思想上,都需要沈殿一下,也要收集回應,評估一下標竿 40 的果效,以能清晰知道下一步該如走下去。
我建議 運動 之後的半年內,最好只 作出 較少的改動 。一般來說,教會 已定好了 全年 的活動 , 大型的改動不 宜在 年中 推行 ,最好留待 新的 一年去作。 這並不是說什麼 跟進 也不作,即時 的跟進是有需要的。 即時要 的跟進是 恆切 禱告 ,透過互相交流 、 集思廣益 、 互相啟迪 作出現況的 評估 和等待 神 。我認識有一間教會的傳道人,因他太興奮,在 「 標竿 40 」 後,很想 教會 來一個大改革,最後卻被教會執事要求他離職。
( 四 ) 評一評
歇下來的時候,我們需要了解教會現時的狀?,查看教會對「標竿 40 」運動的反應, 從而 探討下一步要怎樣走下去。 評估 時,我們先劃一條線,線上有A和Z二點,A點指教會現時的狀?,而Z點指教會希望達到的目標(參圖一)。我們現在要做的,就在A-Z之間的事。若大部份肢體對「標竿 40 」只有小的反應,感到這運動是平平無奇,這顯示你教會暫不適合轉型為「目的導向」的教會。若大部份肢體對「標竿 40 」有中和大的反應,這表示教會可考慮轉型為「目的導向」或近似「目的導向」的教會(參圖二)。
上一篇:第三十九天 平衡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