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終結平庸?(下)
上一篇非常簡略的說明了我們的世界如何走向標準化,以及這套方法是如何從工廠轉移到學校,接下來我要直接跳到第四、五、六章所提到的三個非常重要個體性原則。
一、參差原則
在平均觀時代,我們的社會制度強化了我們對單向思維的偏好,利用單純的量表來比較他人的長處,例如成績、智商、薪水、身材等。
然而,這樣的量化及分類是非常粗糙的作法。書中舉兩個男人的身材為例,他們的體型魁梧指數都一樣,但若細看其中九項生理尺寸,會發現兩個人在這九項指標的得分差異甚大。例如甲身高比平均高,乙比平均低,但乙的體重及肩寬比平均值高,甲則比平均值低。一個高壯,一個矮胖,外表全然不同,但總得分卻是一樣的。
書裡還提到一個NBA的真實案例。2003年,紐約尼克隊以每場比賽的平均得分作為球員的聘雇標準。耗費鉅資,成功組了一支NBA平均得分總數最高的夢幻球隊,有為他們拿下NBA總冠軍嗎?沒有,相反的,他們一連慘輸四個球季,輸了66%的比賽。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籃球才能是多向度的,得分、籃板球、抄截、助攻、阻攻,都會明顯影響比賽結果,而且這五個向度之間多半沒有強烈的相關性,也就是說大多數球員都只擅長其中兩到三項,五項全能的球員是鳳毛麟角。而這就使得以得分為選才標準的尼克隊,在其它向度的分數嚴重不足,而無法成為常勝軍。
在教育裡,直到今日,大多數人仍傾向於用單一指標,也就是用「智商」來預測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及他日後人生的發展,而忽略了其它能力對未來人生發展同樣也具有顯著的影響力,甚至「智商」本身也只是個「總分」,並無法顯示出兩個具有同樣智商的人,他們誰的矩陣推理得分高,誰的圖畫排列得分高。這其實是有很大的問題的。(可以參考這篇 智力決勝負?別再這麼膚淺了! )
二、脈絡原則
這是第五章所提到的概念,帶給我的衝擊不小。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跟我一樣,相信一個人的個性、特質基本上是不太會變的,或者不是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改變,而我們也很習慣用一些特質來描述自己或別人,例如內向、外向、開朗、冷靜、沈穩、熱情等等。
可是,脈絡原則卻指出,一個人的特質是會根據所處的情境而改變的。縱使兩個人在某一特質的得分是一樣的,他們在不同情境下的各自得分也不會相同。舉例來說,兩個人的外向指數是一樣的,但A可能在台上能侃侃而談,私下交流時卻顯得沈默內向,而B則是相反,平時與人互動非常外向大方,但在台上卻一個字也講不出來。
再舉一個例子。一個孩子可能在家面對長輩十分乖巧,對同學卻是暴力指數飆升,這同樣也是受到情境的影響。也難怪我們會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學生或年輕人歐打他人,家人得知後會一臉不解的說:「他平時在家都很乖啊!怎麼會…」
三、路徑原則
這個原則指的是,每個人學習、成長的路徑都不同,而且其差異性往往比我們認知的還要大上許多。
書中舉了小寶寶學走路的例子。過去的科學假設及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孩子會依照正常的發展時間表而開始爬行、站立、走路,甚至每一階段都有固定的流程要完成。然而實際上卻並非如此,並非每個嬰兒(甚至不是大多數)都依循固定的流程學會爬行、站立、走路,有些甚至在會爬之前就先會走了。
這種路徑的差異,幾乎存在於各種生理的、心理的發展上。然而,如今的教育體系卻是用統一化、標準化的方式在教導、評測學生,以致於一些學習慢,但其實很聰明的學生因跟不上,而被誤判為不聰明,並連帶影響他們的學習成效。若是能多給他們一些學習時間,他們的表現反而會好過那些學習快的學生。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功順序,像是在一張網上走著自己的路徑,而非只是朝單一方向攀爬梯子。我們該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彈性,讓他們可以選擇自己要先學什麼、再學什麼、要花多少時間學習,而非用同一套大家都要遵守的方式、進程來學習。
最後,第七、第八章分別提到現在企業更需要個體性發展的人才,以及高等教育可以採用什麼方式,以培育具有個體性的優秀人才。若你想知道詳細的內容,不妨去書店/圖書館將《終結平庸》這本書買/借回家好好閱讀一下。
希望以上兩篇的分享,能給你對於如何終結自身的平庸,活出一個精彩獨特的人生有所啟發。
上一篇:如何終結平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