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4 17:39:08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校園霸凌電影-噬血童話(美版血色入侵)3-3

上兩部介紹的校園霸凌電影「魔女嘉莉」、「血色入侵」,以及這一部好萊塢改編「血色入侵」的「噬血童話」,其實大同小異。 

就電影來說,雖然瑞典電影「血色入侵」獲得二十多項影展獎項,不過我覺得還是太「淺」了(好萊塢版的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想要從電影中對校園霸凌有什麼解決方案,那是徒勞無功的,因為這三部影片的結局都是以暴制暴收場。你不可能像嘉莉一樣擁有超能力,或者吸血鬼朋友,電影終究是電影,提供受壓迫情緒發洩的出口。

倘使真的受到同學的校園霸凌,最好的方式還是「蒐集證據」後通報老師、校方與家長,否則便打電話給各媒體的爆料專線,讓媒體替你申冤。(每當看到校園霸凌,家有學齡兒童的男性親戚總會藉此機會教育孩子,「打回去!」我總覺得這樣教育很不好。有些老師或校長會將這類的事情隱瞞,姑息養奸,是因為關乎自己的評鑑,如此便成為與暴力的共謀,也非常不可取。

整個教育體制出問題,家長只能盡量保護自己的孩子……不過,有很多行為偏差的孩子,或者隱忍不發的受虐孩子,他們也是出自問題家庭呀。我相信,他們都是孤獨的。老天給每個人一個家,不管好壞,個人是無法選擇的,有時候我們與最愛的人產生隔閡,因為愛,互相忍耐著,但是日久,便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這幾天看到歌手張韶涵和父母家變的新聞,格外覺得欷噓。(為人父母後,更是覺得慘傷,到底是為什麼,親子之間怎麼會變成仇人?錢只是導火線,恐怕是各自的自私吧。唉~~) 

 來看以下電影介紹吧(有爆雷喔~不喜者勿入!) 

這海報很有意思,最黑暗、噬血的吸血鬼,對某些人來說是「天使」? 

【噬血童話】Let me in 2010.01.10

http://www.catchplay.com/movie/20723  電影線上看(片段集錦) 

改編自瑞典奇幻恐怖片《血色入侵》,好萊塢版本趕搭吸血鬼熱潮,並由《科洛弗檔案》新銳導演麥特李維斯執導。

歐文(寇帝史密麥菲 飾)是一位內向的男孩,在校老受同學欺負、恥笑,心中忿忿不平的他,無能反擊同伴的惡行,只能一個人拿著刀,在鏡子前想像報復

這一天,一個行為舉止怪異的女孩艾比(克蘿伊摩蕾茲 飾)搬進了他家的同幢公寓。兩人結識後,歐文赫然發現艾比具有神奇的超能力,此後,艾比成了歐文的守護天使,不但有效解決歐文受人欺負的困擾,也讓他的孤單生活,多出一個可以依靠、傾訴的對象。

但是,就在此時,這個冰封的小鎮,卻接連發生一樁樁血腥命案,這又將為歐文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比起瑞典原作,本片更注入極具娛樂性的新創意,兩大火紅童星《特攻聯盟》克蘿伊莫蕾茲與《末路浩劫》寇帝史密麥菲兩位童星,則?電影增添不少可看性。導演麥特李維斯表示,《噬血童話》大量採用POV技術手法拍攝,讓觀眾恍若身歷其境。 

對於好萊塢改編版的「噬血童話」,個人覺得不如「血色入侵」,原因是,好萊塢總是把話說得太明了。

男孩歐文正身處父母離婚,母親痛苦買醉的家庭中。(影片中父母親都沒有露出過面目,僅有一張放在母親妝台上父親留長髮的相片,將血色入侵中父親疑似同性戀的點挑明了講)。因此受到霸凌的他,什麼也不敢跟同住的母親講,只能拿刀戴著白色塑膠面具,憑空揮刺,排遣自己的孤獨寂寞恨意與壓抑。

這一景是美版自己加的。小男孩無聊時興趣是「偷窺」鄰居的生活。

這是孤獨者的特徵,他希望窺視別人的隱私,以轉移自己的生活(事實上,我們看電影不也是一種安全的偷窺?也是一種想暫時逃離現實?)。

在我們華人的社會中,很少能夠尊重別人的隱私,好像你有什麼不讓人看見就是做了見不得人的事一樣,我們的群體文化也一樣,特立獨行的人總是受到排斥。加上現在狗仔盛行的八卦文化,為什麼自己的家務事、情事都要曝現出來讓人看、讓人評論,為什麼不能自由做自己呢?

女孩與他的「父親」趁夜裡搬進了男孩隔壁的公寓房間。老人拿的那口箱子,後來我們才知道是用來做什麼的

魔術方塊是兩人交誼的開始……

魔術方塊是兩人的信物,女孩打算離開的那晚,寫了紙條,奉回拼好的方塊圖中有個蛋形的東西,「血色入侵」中女孩原有一個黃金的俄羅斯彩蛋,男孩說她可以用那顆彩蛋買下任何昂貴東西,卻沒想到女孩一碰黃金彩蛋就碎了。本片好像沒這場景。

這一景最詭異,我覺得是改編的敗筆。歐文帶艾比偷溜出來流連在電玩店……

片中兩人擁抱的場景不少。唯艾比從沒有回抱歐文。片中也非常「明指」艾比說自己「不是女孩」這件事,這件事在「血色入侵」中有個關鍵場景,在本片「噬血童話」中拿掉了那場景,也是敗筆之一。

本片選角,「超殺女」長得太女性化,這個角色應該選擇中性一點的。

這位是本片中飾演女孩「父親」一角。當然他不是父親。是吸血鬼的愛人,只是他是人類,他會老。片中他看著女孩和歐文越走越近,心情恐怕五味雜陳。

這也是本片的敗筆之一。老人為女孩出去獵人時,總是帶著黑塑套(沒戴眼鏡)。不過看完整部電影後,你會知道老人從小就是個大近視兒童,不知道他要出去獵人,不戴眼鏡可怎麼辦?

也是不戴眼鏡的老人準備「放血」的鏡頭。影片設定在雷根時代(七、八○年代),我想那時代隱形眼鏡並不普及吧。

這時候倒又戴起眼鏡了

  

老人知道自己獵人事跡敗露了,他告訴了女孩,女孩只是冷冷的告訴他「你必須走了」(要他出去獵人血回來),老人也知道女孩的心已經轉移到隔壁的男孩歐文身上了,為她犧牲了一輩子,四處搬家,他也知道自己已經年老力衰,以防萬一,他為自己準備了

 

這個改編的場景也是敗筆。看了就會知道,一般人警覺性沒那麼差的

這是片尾的場景,運用了水底攝影機。

  

本片對歐文霸凌的四個角色,的確長得一副壞孩子樣(跟血色入侵的那三個男孩不同)。

 

女孩的父親。和下面的警探長得很像(禿頭+戴眼鏡)。

  

改編版加入這警探的角色,我覺得也很多餘,他最後的下場那一幕血淋淋,歐文在旁無言看著,如果是一般男孩應該嚇得尿褲子了吧(歐文在片頭被同伴壓在地上就尿失禁了,看到女孩殺人倒還冷靜,真是不合常理)。相對的「血色入侵」處理類似場面就含蓄多了。

                                                                                     

【相關延伸知識】

【如何化解校園「霸凌」現象】

家長或老師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們在學校常常打打鬧鬧,實在很難分辨是好玩還是霸凌事件呢?以下有一些判斷的依據,協助大家作區別。
◆面部表情。打鬧時臉部表情是高興或愉悅的;霸凌時表情則是猙獰的。
◆參與意願。打鬧是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參與;霸凌則是被迫或是被挑釁而參加的。
◆用力程度。打鬧時通常不會使盡力氣傷害他人;霸凌時則是非常激動的、失去控制的。
◆角色是否轉換。打鬧時孩子們的角色可能轉變;但是霸凌通常是固定角色。
◆是否群聚。打鬧結束後孩子還是會一起玩;霸凌結束後則大家一哄而散。
◆蓄意程度。霸凌的發生,是霸凌兒童有意傷害其他兒童。
◆重複發生。霸凌現象會重複發生,而且特定的孩子可能長期受到欺壓。

        如果您發現孩子本身或身邊發生霸凌事件,即時的介入是很重要的,有時大家會把焦點放在受凌兒童上,但是在這事件中參與者可能包括霸凌兒童、受凌兒童、以及旁觀者,或許受傷害的程度不一,但是為了預防事件一再發生,建議您都要作處理。以下便針對不同參與方式提出因應的建議:

一、霸凌兒童。首先,限制孩子接觸暴力電視及電玩的機會,以減少不良的示範。其次,需要讓孩子了解霸凌行為的「非法性」、也不被允許,同時也積極地教導及示範正向的社會技巧,如接納、關懷、及互相尊重,當孩子一旦出現非暴力非攻擊的行為,則應馬上給予肯定與鼓勵。

二、受凌兒童。受凌兒童也許因為害怕遭到報復或感覺羞恥,而不願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遭遇,家長與老師可以從孩子生活中的一些狀態來判斷是否有遭遇霸凌的難言之隱,例如:孩子的上學意願低落、上課期間眼神渙散、出現自殘行為(如以刀片割手腕)等。當事件真的發生,周遭所有的成人應給予孩子支持與溫暖使其可以安心地說出心事和在外的遭遇。再者,教導孩子以堅決果斷的態度來面對,比如說是離開現場或向大人求助,事件也會較快落幕。

三、旁觀者。受凌兒童的同學最常扮演旁觀者的角色,不過有的孩子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目,而不敢通報,也有時孩子們無心的反應-像是圍觀或是發出笑聲等,更助長了霸凌的進行。然而,旁觀者的態度是解決霸凌問題的關鍵,因此我們建議家長或老師培養其同理心及正義感,當事件發生時,讓他們了解,唯有主動尋求成人協助解決問題,才可以預防事件再發生,也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

        最後,如果您有需要,也可以尋求一些專業機構的協助,提供您親職或心理輔導的建議。若您需要親職方面的諮詢,您可以撥27486008轉3兒福聯盟臨床組,我們也提供一支免付費的兒童專線0800-003-123,小朋友可以打來說說自己的心事,並且和接線者一起討論問題解決的辦法喔。

參考資料: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民93) 國小兒童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

http://mental.health.gov.tw/article.asp?channelid=M53&serial=549   

 

                                                                                          

【好康分享噬血童話  電影線上看】   

(別忘了按「愛的鼓勵」或「推薦」喔!)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