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7 13:56:55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讀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2(朝順)

(承上文)


第七堂課擁抱衰老,每個人都會老,不管是你或是我。當我們都還年輕時,都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會垂垂老矣,在當下都會以為自己將保持現在這個狀態直到永遠。
而且把大部份的時間都花在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非常的怕自己變老,尤其是現代人受電視演藝人員的影響極深,對於自己的外貌十分的重視,嚴重到甚至產生了一種不安全感,使得現在的整形外科診所越來越多,保養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但這些都只是在緩慢自己外在的老化。
實際上,人真的要注重的是心靈的部份,有人說外在老,心不老這是真年輕,與其把時間放在外在上,不如花點時間充實自己的內在心靈。

第八堂課金錢無法代替溫柔,如果問大家麵包與愛情只能擇其一,你會選擇哪一個,相信當某些人面對到了這個問題,一定會非常的猶豫難決。
在現實生活中,麵包固然重要但在一個人失意困頓的時候,你所給予的溫柔可能更勝於你給予他麵包,雖然麵包固然重要,但也有許多情感是用金錢所買不到的不是嗎?
當我們在幫助一個人時,請付出真正的溫柔,或許在實體情形上的幫助有限,但對於內在信心的部分卻是給對方一份真誠的心靈糧食,讓對方感到滿滿的溫暖。

第九堂課愛,愛從古至今就被認為是一件既偉大又溫暖的情感。在本書墨瑞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不相愛即為死滅。」這句話說的這麼重,意思是說如果人對於外在的人、事、物毫無感情與愛的話,就如同沒有靈魂的軀殼。
他也說:「愛讓你活在人間。」即使,已經離開人世,但所留下來的愛與溫柔卻永遠深植人心,直到永遠,就像德蕾莎修女一樣。付出真誠的愛,是重要且幸福的事。

第十堂課婚姻,這件事在一個人的一生中,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但對於現代人來說,或許婚姻已不再如此的神聖了,時下許多的年輕人甚至都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難道一結婚,就會分手嗎?
墨瑞說其實他很替我們,現代人的婚姻感到悲哀,現在的人似乎也都把婚姻當兒戲,今天結婚,明天就離婚。新聞也常在報導夫妻因為,某些小事就吵架鬧到離婚,甚至動起手腳發生了一些慘劇。
其實在婚姻中,應該可以學到許多的東西,像是如何互相體諒包容,當對方與自己的想法不同如何接納對方,另外當生病時需要幫助的時候,即使再好的朋友也不可能三更半夜的照顧你,唯有自己的另一半,依舊守在身邊照顧且從不要求回報。
墨瑞說他很感謝他的老婆夏綠蒂,如果沒有他無時無刻的照顧,他可能沒有這麼方便的在過他生病後的這些日子,可見婚姻對於一個人是如何的重要,當然這也是成一個家必備的條件之一,所以如果不去嘗試的話會是莫大的損失。

第十一堂課不要為文化所欺騙,當我們每天在這複雜的人群裡生活,都不時的受到這個社會產生的文化影響,女人不夠窈窕不夠美,男人不夠有錢不夠帥,這些東西似乎都已成為這個社會給人的一些評分標準,每天都在為了這些東西把自己搞的昏頭轉向的。
然而,所求何事?難道真的只是為了這些理由打拼嗎?墨瑞告訴我們應該建立屬於自己的第二文化,讓自己內心真正心服的法則,但不是完全都不理現在的文化,而是更理性的去判斷哪些是有意義的標準,讓自己能夠更明確的生活,不要受現在拜金或奢華的影響而迷失自己。

第十二堂課談寬恕,我們人一生中可能很多時候都會遭遇到,自己所覺得不公平,或是是遭人毀謗傷害等等…的事。在當下,我們可能會很氣憤,覺得為什麼他會這樣對待我,然後對他人開始產生怨恨,甚至報復。

墨瑞說:「心懷仇怨或頑固執拗,有什麼好處呢?這些事情─我真後悔自己生命中的這些事情。傲慢,虛榮。我們為什麼會做出這些事來?」他在這個地方談到一個他所未能寬恕的一個朋友,這件事情令他傷心不已。

他說三十多年前他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字叫諾曼,他們在一起消磨了許多的時間。一起游泳,一起坐車去紐約,還常找墨瑞去他家玩,而且還在他家的地下室做了一個墨瑞的半身雕像,這個雕像花了他好幾個禮拜的工夫才完成,可以說是墨瑞的超級死黨。

後來,諾曼與他的太太搬到芝加哥。過不久,墨瑞的太太夏綠蒂動了一個大手術,諾曼夫妻沒有和墨瑞他們連絡,但墨瑞知道他們曉得這件事,因此墨瑞與夏綠蒂非常的不高興,因為手術之後他們也都沒有打電話來,慰問夏綠蒂的情況如何。所以墨瑞便與諾曼斷了關係。

後來的幾年間,墨瑞幾次碰到了諾頓,他都想要言歸於好,但是墨瑞不肯。他對他的解釋不滿意,而且充滿傲慢,而且不把它當作一回事。直到幾年前,他才知道諾曼已經死於癌症了,而且他都沒有去看他,他覺得很難過,覺得自己未能寬恕,這件事情讓他感到非常的傷心…。
墨瑞的事情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夠原諒的,當對方已經知錯了,我們應該給予機會包容寬恕,當你給對方一個重新的機會,也等於給自己一個機會。

第十三堂課如何設計完美的一天,凡有生必有死,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人們在這個世間,沉沉浮浮了幾個年頭,終究還是要面臨死亡,而在這些日子裏面到底有那些是自己覺得很享受的,當面臨死亡到來時,最想要的一天是什麼樣子?
墨瑞說他會早上起床,做做運動,吃甜餅配茶當早餐,出去游個泳,然後再邀請幾個朋友吃頓愜意的午餐,與他們談談他們的家庭,他們的問題。聊完天後,再出去散散步,去林木扶疏的花園,看紅花綠葉,看禽鳥飛翔欣賞許久未見的大自然美景,傍晚大家一起上館子,吃美味的義大利麵,吃些鴨肉,然後整晚勁舞狂歡,和所有的舞伴飆舞,直到筋疲力盡。然後回到家,倒頭睡個好覺。
他的最後一天就如此的簡單平凡,沒有任何天方夜譚的想法,及新奇的事物,或許這就是墨瑞的簡單,一種簡單且自然的幸福。

第十四堂課畢業,今天是畢業典禮,墨瑞在家人到廚房倒杯咖啡時離開人世了,這是墨瑞第一次陷入昏迷時,家人第一次不在身邊,他選擇很安靜的離開。
作者相信,墨瑞是故意這樣走的,沒有急救時的戰慄時刻,沒有他小時後收到母親電報死訊,和父親在殯儀館的屍身旁那樣的震撼,他不希望帶給家人太多的恐懼。
在上完這十四堂課後,大概也等於你已經將一生中,會談到的課題上過了一變。

我在看完這本書後,其實所體會的感覺跟佛教裡所説的「清靜,平等,放下,自在,正覺」,有很大的契合。在人生的旅途中其實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不管是家庭還是友誼或者是工作,當我們面臨到問題時,還是必須冷靜一點,看看問題的所在,然後再試著去解決它。墨瑞的這種開闊的人生觀,深深的影響了我對於事情的看法,也希望可以跟墨瑞一樣永遠不要放棄希望,勇敢面對問題,充實的過每一天。
(以上文章部分段落內容引自於書本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