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0 16:31:47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讀書心得--危險心靈
電子系 林思賢
讀後感想:
被一本書的標題所吸引,被一本的內容所震撼,被角色的心情所觸動。從封面一行的危險心靈「Dangerous Mind」這個詞似乎隱隱約約訴說著,主角處於一個危險的狀態,我想書中的每一個角色,包括小傑、老師、主任、記者、政治人物,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心態、想法,逼到了一個懸崖邊上的位置,很可能一推就會掉下去了。這種危險的感覺雖然埋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可是卻真實存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似乎都活在這種精神的壓迫裡面,深深的影響我們。
從書中的每一個角色中,每個角色所扮演的想法、特色,充分表現出這個社會上的各種人物特寫,從他們的言行舉止,道出人生百態,用筆細微的刻畫出每個人物所代表的意義,像是小傑,雖然只是一個國中生,可是卻奮勇面對人生的第一場大挑戰,一點都沒有畏懼的感覺,反而越挫越勇,為自己的目標理想而踏著一步又一步的艱辛步伐前進,還有,文中小傑的媽媽,在書裡表現出愛子心切的真誠親情,但小傑的父親卻是主張保守,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的精神,呈現強烈鮮明對比,另外,本書裡的彭老師也是另外欽佩的角色之一,雖然三年八班的同學都已經罷課了,但是還是繼續教書,一間空蕩蕩的教室中,只剩下小傑和彭老師兩人,她的身後是一座沉寂的黑板、零零落落的粉筆,以及那些等待小傑生命中被寫上去的字辭、符號以及意義,看到這一頁,心中湧上許許多多的感觸,真的是難以用筆墨來形容的。
男主角謝政傑國三生,大家都知道國三生所必須面對的課業壓力,八節課幾乎每節考試,甚至一節考兩科,早自習也不例外,雖然教育部廢除聯考,改為多元入學,但學生並沒有比較輕鬆,大人只是把規則變複雜罷了,受困擾的還是我們這些學生。
小傑很希望自己沒有在班導的數學課上看漫畫,為此他被趕到教室外上課,處罰的時間愈來愈長,一條小小的導火線,帶給他更大的麻煩。為此我的書中詹老師的處罰的確有些過分了,在高中,上課期間偷看漫畫誰沒有做過呢,老師有必要為此剝奪學生學習的權利嗎?或許每個人的想不同,但是每個人都有所謂的自尊心,小孩子也不例外,當你被老師處罰,處罰方式是被轟出教室上課,你覺得這樣的心裡上會有很好的感受嗎?我想每個人的答案應該都是:不會。
人們最不會做的事,就是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所謂有心無意的話,或許已經對別人造成了傷害。詹老師帶班嚴格,是所謂的名師,他用老師高超的教學情節,不斷地用不帶髒字的字眼去刺激學生。說實話,當我在看書時,真想罵他甩他幾個巴掌。他滿口教育理念,表現得彷彿被欺負的人是他一樣,把所有的錯推給小傑,或許有些人覺得現實上的老師不會有這麼誇張的情況,但是我卻曾經遇到過這種會把學生罵成”廢物”的老師存在,或許外界的眼光都比較注重在體罰方面,但是這種語言暴力的情況我們又該怎麼辦呢?精神上的傷害永遠比肉體的傷害更加危險阿。
大人有時講話比我們還刻薄的多,善於以諷刺的口吻將別人批評得一文不值,我希望,我以後不要變成這種人。可是,當小傑因不服而反駁時,卻被定義成不服管教、頂撞師長、目中無人…難道,就因為是學生,所以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嗎?
小傑退出了詹老師非法的課後補習,考著同學早就考過的數學考卷,所以他的待遇與別人不同,他找校長申訴,校長不理他,把他交給導師處理,卻被導師狠狠地打了肩膀、拳來腳去,他不知道他做錯了什麼?當詹老師在羞辱小傑跟他的媽媽時,他忍不下這股憤怒,用力的把老師推倒在椅子上,因為這樣…所有的價值觀全反了過來。
學校及訓導處用敷衍的態度處理這件事,但在小傑的媽媽找上媒體時,反而積極的辯解,努力把罪源推到家長身上,為的是什麼?為了學校的名譽,老師們染黑小傑,這是身為教育者該做的事嗎?發動老師的連署簽名,說什麼老師所做皆為正確態度,學生行為脫序,家長也過於保護、難以溝通…他們真的很厲害,能把對的說成錯的,我知道,這是是非對錯的問題了。
在學校,老師總是教導這我們做錯事要乖乖承認,知錯能改,這才是好孩子!那長大了、出了社會,做錯事是不是要努力掩飾?不然就是把他推到別人身上?小傑只是希望大人能試著了解他、聽聽學生的意見,但學校卻一味設法為小傑貼上「壞學生」的標籤,是不是因為這個記號,所以你被師長放棄了?無可否認,台灣的中輟生日漸增加,彷彿我們真的這麼叛逆、不惜福,但這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嗎?
小傑認識中輟生艾莉之後,接觸了她的故事,艾莉在家裡、學校,得不到關心及依靠,在環境的迫使下,自力更生,在網咖學到駭客的本領,當她想再讀書時,卻沒有任何學校肯收她。為什麼呢?當一個人有求知慾望時,為什麼不能回去上課?政府一直提倡的終身學習,難道真的名不副實嗎?或許,大家都該檢討。
書中,詹老師用匿名傳單自我漂白,小傑也回了張「為什麼要記大過?」的傳單,諷刺著階級的不平等,同樣的事情,訓導主任卻說:「人家寫的有道理,你寫的算什麼」,大人比小孩還不願意面對現實,雖然說,每個人的觀念不同,但這也差太多了!現代的社會不同於以前,時代轉變了,大人不願意改變自己。
大人們常說,我們小孩什麼都不知道,書也不讀,抗壓性又低,又叛逆……你們為什麼要用大人的標準評論我們?時代不同了,我們也有我們的煩惱,大人的想法還停留在幾十年前,自然無法接納我們的思考,只會用打罵的斯巴達教育壓抑我們,當然會想逃避、想反抗了。
「長大就是累積與擁有?或是,長大就意味著不斷的失去?」這是封面的一段小文字,我便是為此吸引,人長大了,得到了以前努力的成果,權力、地位、金錢、名譽……相對的,當人們得到的同時,失去了純真、自由、歡笑、及最真實的自己,值得嗎?我不知道,或許也有無法抗拒的因素存在吧。
故事發展到最後,演變成街頭抗爭,小傑也上了現場錄影節目,主持人問了一個問題:「你在怕什麼?」,這卻擊中了小傑內心最不願意去探討的問題,「我怕萬一我相信的事情是錯的。」我們一直相信著:未來有我們所追求的東西,雨過後就會天晴,我也會怕,畢竟凡事都有意外,就像書中的沈韋以自殺來抗議這不公平的世界。沈韋用沉默來表示他對教育的失望,他的死亡更表達了文字無法形容的感覺,混亂的抗爭還是落幕了,我們現在的體制東換西改,為什麼不想清楚後果再行動?現在的學生,說穿了,只不過是教育改革中的白老鼠,而又有多少的白老鼠能存活下來呢?
如果人與人之間,只是單純的想了解彼此,該多好!小時候大家的父母應該都會跟自己的小孩說交友要謹慎,不要交到壞朋友,但是我們口中的好朋友到了父母眼中似乎都變成了壞朋友。小傑交了父母口中的壞朋友,可是這些朋友卻是最支持、最相信他的人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麼壞啊,如果我們不用真誠的心去認識更多的人,怎麼能要求別人對我們付出關心呢?
我知道我該學習的東西還很多,不只侷限於課業,還有人生的道理,在各方面仍需成長。許多父母在小孩的成長路上,加入了太多個人意見,所以他們迷路了,走了「父母希望的路」,卻不覺得快樂,也可能再也找不會屬於自己的道路,我們該如何正確的選擇自己的人生,其實看完這本書,在震撼之後可能被無窮的疑惑所取代吧
這本書勾起了我沉澱在心理的感覺,它所探討的主題不錯,故事的背景我們也經歷過,這只是個可能發生在任何高國中學生上的小問題,卻清楚的揭露了社會的弊端,或許,我們該冷靜下來想一想了……只是,又有多少人會對這個問題一笑而置之呢?
讀侯文詠的危險心靈,對於主角的遭遇與想法,有一種心有靈犀之感,或許是知道以前國中的自己過於早熟,知道只要成績好,就能「為所欲為」。書中對幾個主要角色的描寫鮮明,至於結局,並不是所謂的結局,也許作者的意思是想看故事的人自己當成主角,也許是同樣的事情也會再發生,也許要留給讀者一個無垠的想像空間吧!
讀後感想:
被一本書的標題所吸引,被一本的內容所震撼,被角色的心情所觸動。從封面一行的危險心靈「Dangerous Mind」這個詞似乎隱隱約約訴說著,主角處於一個危險的狀態,我想書中的每一個角色,包括小傑、老師、主任、記者、政治人物,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心態、想法,逼到了一個懸崖邊上的位置,很可能一推就會掉下去了。這種危險的感覺雖然埋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可是卻真實存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似乎都活在這種精神的壓迫裡面,深深的影響我們。
從書中的每一個角色中,每個角色所扮演的想法、特色,充分表現出這個社會上的各種人物特寫,從他們的言行舉止,道出人生百態,用筆細微的刻畫出每個人物所代表的意義,像是小傑,雖然只是一個國中生,可是卻奮勇面對人生的第一場大挑戰,一點都沒有畏懼的感覺,反而越挫越勇,為自己的目標理想而踏著一步又一步的艱辛步伐前進,還有,文中小傑的媽媽,在書裡表現出愛子心切的真誠親情,但小傑的父親卻是主張保守,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的精神,呈現強烈鮮明對比,另外,本書裡的彭老師也是另外欽佩的角色之一,雖然三年八班的同學都已經罷課了,但是還是繼續教書,一間空蕩蕩的教室中,只剩下小傑和彭老師兩人,她的身後是一座沉寂的黑板、零零落落的粉筆,以及那些等待小傑生命中被寫上去的字辭、符號以及意義,看到這一頁,心中湧上許許多多的感觸,真的是難以用筆墨來形容的。
男主角謝政傑國三生,大家都知道國三生所必須面對的課業壓力,八節課幾乎每節考試,甚至一節考兩科,早自習也不例外,雖然教育部廢除聯考,改為多元入學,但學生並沒有比較輕鬆,大人只是把規則變複雜罷了,受困擾的還是我們這些學生。
小傑很希望自己沒有在班導的數學課上看漫畫,為此他被趕到教室外上課,處罰的時間愈來愈長,一條小小的導火線,帶給他更大的麻煩。為此我的書中詹老師的處罰的確有些過分了,在高中,上課期間偷看漫畫誰沒有做過呢,老師有必要為此剝奪學生學習的權利嗎?或許每個人的想不同,但是每個人都有所謂的自尊心,小孩子也不例外,當你被老師處罰,處罰方式是被轟出教室上課,你覺得這樣的心裡上會有很好的感受嗎?我想每個人的答案應該都是:不會。
人們最不會做的事,就是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所謂有心無意的話,或許已經對別人造成了傷害。詹老師帶班嚴格,是所謂的名師,他用老師高超的教學情節,不斷地用不帶髒字的字眼去刺激學生。說實話,當我在看書時,真想罵他甩他幾個巴掌。他滿口教育理念,表現得彷彿被欺負的人是他一樣,把所有的錯推給小傑,或許有些人覺得現實上的老師不會有這麼誇張的情況,但是我卻曾經遇到過這種會把學生罵成”廢物”的老師存在,或許外界的眼光都比較注重在體罰方面,但是這種語言暴力的情況我們又該怎麼辦呢?精神上的傷害永遠比肉體的傷害更加危險阿。
大人有時講話比我們還刻薄的多,善於以諷刺的口吻將別人批評得一文不值,我希望,我以後不要變成這種人。可是,當小傑因不服而反駁時,卻被定義成不服管教、頂撞師長、目中無人…難道,就因為是學生,所以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嗎?
小傑退出了詹老師非法的課後補習,考著同學早就考過的數學考卷,所以他的待遇與別人不同,他找校長申訴,校長不理他,把他交給導師處理,卻被導師狠狠地打了肩膀、拳來腳去,他不知道他做錯了什麼?當詹老師在羞辱小傑跟他的媽媽時,他忍不下這股憤怒,用力的把老師推倒在椅子上,因為這樣…所有的價值觀全反了過來。
學校及訓導處用敷衍的態度處理這件事,但在小傑的媽媽找上媒體時,反而積極的辯解,努力把罪源推到家長身上,為的是什麼?為了學校的名譽,老師們染黑小傑,這是身為教育者該做的事嗎?發動老師的連署簽名,說什麼老師所做皆為正確態度,學生行為脫序,家長也過於保護、難以溝通…他們真的很厲害,能把對的說成錯的,我知道,這是是非對錯的問題了。
在學校,老師總是教導這我們做錯事要乖乖承認,知錯能改,這才是好孩子!那長大了、出了社會,做錯事是不是要努力掩飾?不然就是把他推到別人身上?小傑只是希望大人能試著了解他、聽聽學生的意見,但學校卻一味設法為小傑貼上「壞學生」的標籤,是不是因為這個記號,所以你被師長放棄了?無可否認,台灣的中輟生日漸增加,彷彿我們真的這麼叛逆、不惜福,但這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嗎?
小傑認識中輟生艾莉之後,接觸了她的故事,艾莉在家裡、學校,得不到關心及依靠,在環境的迫使下,自力更生,在網咖學到駭客的本領,當她想再讀書時,卻沒有任何學校肯收她。為什麼呢?當一個人有求知慾望時,為什麼不能回去上課?政府一直提倡的終身學習,難道真的名不副實嗎?或許,大家都該檢討。
書中,詹老師用匿名傳單自我漂白,小傑也回了張「為什麼要記大過?」的傳單,諷刺著階級的不平等,同樣的事情,訓導主任卻說:「人家寫的有道理,你寫的算什麼」,大人比小孩還不願意面對現實,雖然說,每個人的觀念不同,但這也差太多了!現代的社會不同於以前,時代轉變了,大人不願意改變自己。
大人們常說,我們小孩什麼都不知道,書也不讀,抗壓性又低,又叛逆……你們為什麼要用大人的標準評論我們?時代不同了,我們也有我們的煩惱,大人的想法還停留在幾十年前,自然無法接納我們的思考,只會用打罵的斯巴達教育壓抑我們,當然會想逃避、想反抗了。
「長大就是累積與擁有?或是,長大就意味著不斷的失去?」這是封面的一段小文字,我便是為此吸引,人長大了,得到了以前努力的成果,權力、地位、金錢、名譽……相對的,當人們得到的同時,失去了純真、自由、歡笑、及最真實的自己,值得嗎?我不知道,或許也有無法抗拒的因素存在吧。
故事發展到最後,演變成街頭抗爭,小傑也上了現場錄影節目,主持人問了一個問題:「你在怕什麼?」,這卻擊中了小傑內心最不願意去探討的問題,「我怕萬一我相信的事情是錯的。」我們一直相信著:未來有我們所追求的東西,雨過後就會天晴,我也會怕,畢竟凡事都有意外,就像書中的沈韋以自殺來抗議這不公平的世界。沈韋用沉默來表示他對教育的失望,他的死亡更表達了文字無法形容的感覺,混亂的抗爭還是落幕了,我們現在的體制東換西改,為什麼不想清楚後果再行動?現在的學生,說穿了,只不過是教育改革中的白老鼠,而又有多少的白老鼠能存活下來呢?
如果人與人之間,只是單純的想了解彼此,該多好!小時候大家的父母應該都會跟自己的小孩說交友要謹慎,不要交到壞朋友,但是我們口中的好朋友到了父母眼中似乎都變成了壞朋友。小傑交了父母口中的壞朋友,可是這些朋友卻是最支持、最相信他的人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麼壞啊,如果我們不用真誠的心去認識更多的人,怎麼能要求別人對我們付出關心呢?
我知道我該學習的東西還很多,不只侷限於課業,還有人生的道理,在各方面仍需成長。許多父母在小孩的成長路上,加入了太多個人意見,所以他們迷路了,走了「父母希望的路」,卻不覺得快樂,也可能再也找不會屬於自己的道路,我們該如何正確的選擇自己的人生,其實看完這本書,在震撼之後可能被無窮的疑惑所取代吧
這本書勾起了我沉澱在心理的感覺,它所探討的主題不錯,故事的背景我們也經歷過,這只是個可能發生在任何高國中學生上的小問題,卻清楚的揭露了社會的弊端,或許,我們該冷靜下來想一想了……只是,又有多少人會對這個問題一笑而置之呢?
讀侯文詠的危險心靈,對於主角的遭遇與想法,有一種心有靈犀之感,或許是知道以前國中的自己過於早熟,知道只要成績好,就能「為所欲為」。書中對幾個主要角色的描寫鮮明,至於結局,並不是所謂的結局,也許作者的意思是想看故事的人自己當成主角,也許是同樣的事情也會再發生,也許要留給讀者一個無垠的想像空間吧!
上一篇:讀書心得--做最好的自己
下一篇:讀書心得--窗邊的小荳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