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0 15:57:12innerpeace

搖滾教室(School of Rock)

說故事是門技術,不是藝術。好萊塢的敘事手法是符合人體工學的,所以喜歡好萊塢商業電影勝過藝術電影事件情有可原的事,畢竟有閒情醞釀出空虛與庸俗感的觀眾終究是少數。
「搖滾教室」標榜的搖滾精神是反抗老大哥,但他整個劇情卻是部在乖巧不過的勵志故事。電影商業經不起造反,革命是放在口頭上誘人買票進戲院的,不是拿來實踐的。這和批判性影評的功用差不多,因此我可以嘴巴一邊罵它是家家酒的假反社會,眼睛一邊很舒服地看它一遍又一遍。矛盾不是罪惡,說它是罪惡的人,罪才大咧!
也許人人都在期待自己那場劇情最高潮的演唱會,那是個轉得太硬卻帶來救贖的勝利,更要緊是,反叛的小子們走回主流認可的成功道路,真是個讓片商老闆和觀眾都安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