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2 16:49:00費比安

【Movie】荒謬命運 轉型社會的眾生相 __《親愛的》



每個孩子都是禮物,既凝聚家庭,也讓家人感情更親密。然而,某天當孩子憑空消失了,這些失掉至親的生命,此次改寫。有著活在愧疚中,一輩子無法原諒自己;有著發瘋似地遍尋,即使不果仍給自己抱有希望。

再也看不見的小孩,被拐了,在中國這個十數億人口的國度裡。香港導演陳可辛新作《親愛的》,講的正是這樣一個故事,關於失去,關於獲得,關於階級觀念,關於社會的有色眼光,關於你我不清楚的中國國家製度。而電影,取材自真實故事,角色重塑活生生人物,配以杜撰的戲劇化鋪陳,不偏不倚的客觀敘述。



近年深耕中國影圈的陳可辛,前作《中國合伙人》替他贏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締紀錄成為史上摘下三金(金像獎、金馬獎和金雞獎)的唯一導演。形式上的中港合拍片,摒除資方,幕後班底部分仍沿用香港影人,幕前則一律採用中國演員。電影取得逾3億票房,更在中國掀起拐賣兒童嚴重的廣泛討論,有別於《中》刻意迴避敏感內容,同是張冀編劇,《親》讓我們看見轉型社會的眾生相,透過不同階層人物,看見抗爭和卑微,以及命運的荒謬感。

電影上半段講述離婚夫婦田文軍黃渤飾)和魯曉娟郝蕾飾)唯一兒子鵬鵬在跟同伴玩樂時,丟了。多年後,歷經身心折磨的兩人,千辛萬苦總算失而復得。銜接下半段,是改名作吉剛的兒子養母李紅琴趙薇飾),無血緣關係的妹妹吉芳。農村婦人,這最底層人物,用自己僅餘能力,試著去爭取天方夜譚的撫養權。




拐帶事件牽扯了三個主線人物,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賠上婚姻也沒有所謂,出賣自己也無怨無悔。支線如痛失愛兒的韓總張譯飾)、為李紅琴抗辯的高律師佟大為飾),均傳達出父母與孩子的羈絆,一脈相連的主題,令電影不煽情卻動人。

打頭陣的黃渤,把一個發揮性不大的父親角色,演得內斂有血肉。用多場奔跑來表現出義無反顧,宣洩壓抑,收起誇張及幽默詮釋,這樣的黃渤,光芒不減。即便人氣不若其他線上女星,但郝蕾的好演技,一直為影迷所津津樂道。這回,她把失去兒子的痛以麻木呈現,堅毅支撐至瞬間崩塌,交足功課。惟,女配注定戲份被忽略,尤其後面讓路給趙薇黃渤也變成配角,倘若戲份更能集中,展示失而復得的心路轉折,兩人演出,不會僅此而已。




憑片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趙薇,意義上是女配,卻反客為主,成為全片焦點所在。其角色充滿向心力與凝聚力,背負拐子犯妻子罪名,加上不孕的無辜,與農婦無地位的社會白眼。編劇和導演偏心賜予,通過公安、法官、福利院院長的輕視,還原社會階級觀念的醜陋面。口操安徽方言的趙薇,沒放大肢體語言,用最契合角色的低調樸素(略嫌她到深圳那一身裝束及背包不夠素),去承受及渴求。在福利院的聲嘶力竭,攀爬見女兒一面的淚流滿臉,強大而不賣弄,她值得被嘉許。

可惜了佟大為,戲份硬生生被剪走,大腕太多,故事太滿,難免被犧牲。電影問題在於上下半段銜接不流暢,演員們就像各演各段,削弱了完整性。有幾場戲特棒,那場失心瘋父母群打的戲碼、“別給孩子吃桃子”的神來之筆,以及結尾時,福利院及醫院兩邊拉長鏡頭,囚禁的牢籠及無語問蒼天悲憫,皆叫人難忘。

值得一提,不論海報或電影放映,均以繁體《親愛的》呈獻。被分割開的親字,有心的愛,看過影片,自有領悟。


評分:
☆☆☆(五☆為滿)
孩有明天

刊登於《星洲日報》週刊
『放映室』單元之【費林影室】
2014年12月7日(周日)




PS.
不知不覺間,透過《星洲日報》發表影話,已經超過一年(去年10月起)!「影評人」這三個字是高帽,不敢高攀,我不過是幸運有個發表的平台。謝謝秀華,妳大概不會看到這段文,但我想說,妳是天使。謝謝俊麟大膽讓我這個沒背景沒名氣的小咖,有個自己的電影專欄,書寫對電影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