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6 18:52:45費比安

【Movie】天堂街的女孩。《The Book Thief》



沒看過澳洲文學作家Markus Zusak原著,衝著改編自全球狂銷近千萬本的暢銷小說入場,導演Brian Percival這電影版,雖談不上大起伏,拍得略平淡,但有關戰亂時代的人性光輝,整體自有動人之處。

二戰時期,女孩Liesel因母親共產黨關係,被迫交由其他家庭撫養。然而,弟弟在送往途中病亡,目不識丁的她在簡單葬禮上,檢獲人生第一本書,自此開啟了她的偷書故事,走過一段不長卻也不短的生死歷程。

依循原著設定,片中第一人稱為死神,高高在上的它,透過空拍來代表,俯瞰著女孩一舉一動。死神、二戰、無辜性命犧牲,都不算是故事主軸,重點理應是女孩如何跨過一次又一次的心靈打擊,在文字的世界裡,重新再建立新生,走出自己的路。偏偏,這點並未好好詮釋,導致它不過不失地,讓人覺得就欠缺一些火喉,不夠到位。

純樸德國小鎮、溫暖家園、有愛的隔壁家活潑檸檬頭男孩、幽默體貼的溫柔養父、鐵嘴豆腐心的堅毅養母、如親哥哥般的帥氣猶太男、承受喪子之痛的鎮長夫人等角色,即構成全片。地點設在天堂街,何其諷刺,這個焚書、不準有個人主義存在的洗腦年代,家中男丁隨時被召喚入伍上戰場,每晚得躲在防空洞內忍受炮火聲響與懼怕死亡內心交織的恐慌,那是個單聽內容就覺得難熬的時代。名曰天堂,下一刻,可能就是地獄。小孩河旁大喊:“我恨希特勒!”僅以此泄恨,成年人呢?連吭聲的勇氣亦缺乏,被納粹黨員盯上,命懸一線。

電影動人在於角色的描繪,養父母的反差個性,隨年月顯現出相濡以沫的親昵,還有跟養女的互動,Hans用心指導識字、Rosa聲聲漫罵背後的溫情,那場課堂上的不速之客,戲做全套默契配合,忍不住就隨之灑淚。

LieselMax的關係很親密,不同於男孩Rudy如影隨形般的兩小無猜,人細鬼大的索吻初戀,他們那看不見太多交流中,流竄著一股“親人”的味道。兩個在異鄉的孤兒,沒有大哥哥和小妹妹慣常的曖昧,進而演變成三角戀戲碼。Liesel對於死亡,有不能承受之重,告別母親,送別弟弟,她不想再面對想守護的人趨向死亡,以至於遭逢大災難後,鎮長夫人的出現,一股暖流直催人淚下。

二戰之殘暴點到為止,大場面也欠奉,片長2個多小時,均著重在人物上。Brian Percival這位憑口碑影集《Downton Abbey》摘下艾美獎最佳導演的新晉導演,打造書中年代挺有一手,從攝影(多場戲定格,足以成劇照)、美指、服裝造型到音樂(金獎音樂人John Williams的配樂恰如其分),有一定水準。

擔任旁白的Roger Allam相當加分,死神出場的處理挺有心思,由高拍至背影著地,像個過程,說明看見人世間醜陋與美麗的它,因著Liesel有了哪些變化(那道別式)。加拿大籍13歲女主角Sophie Nelisse,初登場已被譽為明日之星,一雙清澈明眸確有戲,惟這第二部電影演出,不如預期精彩。影帝Geoffrey Rush和影后Emily Watson兩大老戲骨坐鎮,父親的慈愛、母親的剛柔並濟,亮眼全片。

電影僅在首都和檳島限量上映,雖未拜讀小說,想必章節太多,不能全部影像化,但著實拍得不差,書迷不妨捧場一看。


評分:
★★★
情味真摯


原文刊登於2014年3月2日(周日)
《星洲日報》週刊之放映室
『費林影室』電影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