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7 16:08:16費比安

最最遙遠的路,一場自我救贖之旅~《最遙遠的距離》

有關聲音的電影,多年前《春逝》曾令我難忘,尤其劉智太的神情。愛情,總是悄悄的來,悄悄的走,像一陣風抓不住,那份「悄悄」,與自然聲音的靜態,足以撩撥人心,異曲同工。

如果說《春逝》以愛情為題,聲音為副,那麼《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把聲音無限放大,成為電影母題,雖然骨子裡仍逃不掉「愛情」這題材。

《最遙遠的距離》不折不扣是部公路電影,三個在感情上遭遇失落的台北人,各自來到純樸的台東,目的大不同,最後以「找自己」為終。

錄音師小湯(莫子儀飾),被拍拖五年的女友甩了,生活頓時失去重心,才發現女友在心目中的超然地位。背後的女人消失了,從此活在自責中,他決定出走,完成再也無法共同執行的「福爾摩沙之音」。

年輕的小雲(桂綸鎂飾),戀上公司主管,成了愛情第三者。見光死的愛情,還算愛情嗎?當愛情除了性,還是性,還算是愛情嗎?溫存過後,聽著對方透過手機,向查問行蹤的女友說「我愛你」,心痛是自找的。因為一卷卷記錄不同地方自然聲音的卡帶,帶來的心靈平和,她隻身離開台北,尋找聲音的來源,以及錄音的男人。

心理醫生阿才(賈孝國飾)每天反覆地一陣見血,揭開病人的瘡疤,讓他們重新爬起來,面對人生。實際上,他能醫不自醫,與太太分居,忘不了曾經深愛的女人。他重視自己的工作,即使召妓,仍不忘讓女方得到心靈的平衡。他熟詣人心,可是解不開自己心裡的結…於是,他帶著三年前不敢面對前女友結婚的忐忑心情,來到台東。
三位主角非常稱職,只是桂綸鎂的支線劇情薄弱,歸咎於戲分太少了!對白少、沒對手戲,全靠肢體語言和情緒表達的獨角戲,屬於合格有餘的表現。難忘小雲那一段錄音:「好想跟你說話」、「你知道我在哪裡嗎?」,桂綸鎂的聲音很輕,但是卻讓我留下深刻記憶。

兩位舞台劇出身的男主角--莫子儀&賈孝國,一個內斂,一個外放,各有表現。偏愛莫子儀,外形高大帥氣的他,酷似張睿家,很能帶動觀眾情緒,開場不久在馬路上的落淚戲碼,相信打動了不少傷心人。兩男在床上的角色扮演,看得很動容,小湯以前女友雅竺身份,安慰扮演他的阿才,努力說服自己「我會好好的」,眼眶都忍不住紅了。恰如其分的平實演出,沒有光芒四射,卻深得我心。

出乎意料,賈孝國的舞台劇演法,在電影中,竟無格格不入之感。喜歡他召妓以及跟檳榔妹互動的豪放表現,還有對著病人,倒背如流的性愛體位與姿勢台詞,精彩!賈孝國的磁性聲音,富有魅力,令「聲音」這母題,多了一層含義,小湯輕易把心事告知,變得具有說服力。

唯一要挑剔是兩男的台詞,太像背書了,稍減低投入感。
我們總是很容易遺失,原來的自己,特別是戀愛時,自然而然會為對方做出改變,漸漸捨棄最初的自己。三位主角是否在這場自我救贖的旅程中,拯救了自己,不得而知,只曉得他們各自放下了一些。

我欣賞導演的安排,說得太白的話,沒趣…

阿才脫下衣物,穿上潛水裝束,幻想在潛水的動作,在公路上邊走邊大力的吸氣。看似無厘頭,與影片不吻合,其實不盡然。告別過去,展望未來,每口氣都是為自己而吸,哪怕前方會有多少阻礙…

最後一幕,小湯和小雲在海邊,一左一右的站著,看著海、聽著海浪聲。未來是個奇妙的寓言,兩人之間,會發生什麼事呢?因為這些未知,加添了許多美麗的聯想。

電影並不是文藝的調調,只是拍得很靜,可能是導演的特意安排,原來海浪、稻穗、防風林、風等等的自然聲音是那麼動聽。是我們忽略了,還是刻意不去理會?小湯喜歡戴上耳機聆聽錄下的聲音,戴起耳機,就聽得更清晰嗎?在生活中,我們都是聽障人士,哈~

作為首部長片,林靖傑著實拍得出色,喜歡電影的影像風格,以及他的表達手法。

台東之美、原主民簡樸快樂的形象,展露無遺。聆聽身邊的聲音,回想你是否遺失了/錯失了什麼,把它找回來,甚至重新開始。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案,最遙遠的距離,一紙都在於「心」,誠實面對自己,千瘡百孔也罷,路始終要走下去,哪怕是最最遙遠的路。
《最最遙遠的路》(電影主題曲)
詞:泰戈爾/胡德夫
曲唱:胡德夫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這是最最複雜的訓練
引向曲調絕對的單純
你我需遍扣每扇遠方的門
才能照到自己的門 自己的人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來來來來來.....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以前出發的地方
這是最後一個上坡

引向家園絕對的美麗
你我需穿透每場虛幻的夢
才能走進自己的田 自己的門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以前出發的地方
這是最最遙遠的路程
來到最最思念的地方

~歌曲在電影結尾時出現,胡德夫的歌聲緩緩唱出,有種釋懷的感覺,海浪拍打的聲音,不停重複著,但是那一刻在歌曲中,找到了安定。

第一段歌詞是胡德夫譯自泰戈爾的詩,無獨有偶,很多人討論在張小嫻著作中出現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在你身邊,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到底是張小嫻,還是泰戈爾的創作,答案都不是。據張小嫻的說法,這首詩是她一名香港詩人朋友的作品。


觀賞於家中
2008年4月21日(週一)
凌晨時分

完成於
2008年4月26日(週六)
凌晨1點34分

幸福。百合 2008-08-25 11:50:58

嗯!是有對某人的感情有些不確定!

說,好像對彼此的關係有點破壞似的;
不說,心里老是有點阻塞似的,挺難受的!

頭一回,
心,莫名的絞痛著。

版主回應
原來如此...

就去試探吧!
等到較有眉目,比較確定了,再開口也不遲。

男生,有時面對感情,會很膽怯。
加油哦~
2008-08-25 12:10:08
幸福。白合 2008-08-14 09:43:17

不知道為什么,今早突然想找你這一篇文看看。。。
到現在,這一部還沒看呢~

版主回應
嗯嗯,是什麼原因呢?
是因為那時候有些不確定嗎?

有機會要找來看,用心感受,必有所獲。
2008-08-25 11:33:47
大海的女人 2008-05-11 20:30:57

如果有看到陈明才的书本,我可能会买下来阅读:《奇怪的温度》




(摘录自:http://unitas.udngroup.com.tw/web_old/b/200501/storyb1.htm

阿才是那種極具天分的表演藝術工作者,畢業自國立藝術學院(現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第二屆。早在學生時代,他的戲劇才華就受到極大注目。有一次,透過王小棣老師的介紹,他客串了王童導演的電影《稻草人》中的一場戲,扮演一名逃兵,據拍攝現場工作人員描述,當時還是學生的阿才,釋放出來的爆發力,把大家都深深撼動了。就連與他對戲的大牌演員柯俊雄,都因對阿才深深折服,而在拍下一個鏡頭之前,自動幫這名不見經傳的小晚輩重新補妝,整理造型。
 一九八八年,阿才從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隨即受他的老師賴聲川之邀,為當時聲勢正如日中天的表演工作坊編導《開放配偶,非常開放》,第一次在主流藝術圈一鳴驚人,聲名大噪。隔一年,為草創初期,仍處在摸索階段的優劇場編導《七彩溪水落地掃》,這齣從台灣民間文化汲取養分,從內容到形式都草根味十足的實驗劇,在當時仍以西方美學為尚的劇場界投下一顆炸彈,全省巡迴演出,造成不小的文化震盪。
 當時台灣社會運動風潮正熾,深具反體制性格的小劇場因緣際會與社運緊密結合,阿才也在此潮流下,以戲劇的方式介入社會實踐,活躍於街頭,並成為要角。一九八九年鄭南榕遺孀葉菊蘭代夫出征,競選立委,許多社運工作者聞風而至,阿才也熱血沸騰地擔任了葉菊蘭競選總部戲劇工作隊的編導,卯足勁為他心目中的社會公義與政治改造理想盡力演出。那一次葉菊蘭女士高票當選立委,從此活躍於台灣政治圈。
 連續幾次成功並深具爆發力與創意的演出,使阿才成為當時劇場界最受矚目與期待的導演兼演員。然而,此時的阿才卻做出驚人之舉──遠離台北主流藝術圈,回到台中當鐵工廠工人。

版主回應
嗯嗯,他很有才華。
可惜,英年早逝...
希望他的犧牲,真會帶來一些成效羅~
2008-05-26 17: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