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24 19:37:33珍珠丸子

導演篇:小津安二郎 1903~1963

要討論小津的電影是一件非常鉅大的工程,而且極有可能陷入台灣諺語”西牛望月”的難堪。
我不是一個專業的評論家,僅提供一個導演的生平及創作年表,就像小津的電影一般,在留白中給予更多的想像空間。

小津的生平:
小津的父親在城市從商,母親帶著他和兄弟姊妹共同在鄉下過日子,從小功課並不十分優秀,母親非常溺愛他(日後他也與母親相伴終老),所以他的青少年幾乎都是在缺乏父親的指導下長大的。
中學時,因為寫了一封愛慕的書信給學弟被學校發現,而在17歲那年被退學(這就是所謂的”稚兒事件”)。
之後雖曾傳出與藝妓或曾與其他異性交往,但都無特別的記載;不過,與同性之間是否有過交往,也因未曾留下任何蛛絲馬跡而無法證實。
小津生於1903年12月12日;死於1963年12月12日。似乎是安排好的:生日即為忌日。

小津的電影:
小津的電影大多以親情為主軸,並不刻意營造劇情,故事的主角其實就像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在生活起居、在親友們來回的言談間、在若有似無的情感交流中,產生了命運轉折和妥協。
小津是一個生活的藝術家,他將他的藝術美感置入他的電影中,電影中的人物總在不疾不徐的生活中導入了綿綿的親情和感情中;像是日本料理般的清淡卻滋味豐富,充滿了生活禪。
小津喜歡用35mm鏡頭,以坐在塌塌米上的高度與劇中人物平行,常常一個鏡頭到底;不明究裡的人會以為奇怪,其實他可是對畫面的協調掌握的幾近龜毛的程度,連小道具的擺設都可以斤斤計較的來回好幾次取鏡咧!
小津總共拍了53部半劇情片和一部紀錄片(菊五郎之鏡獅子,1935),其中無聲的佔了32部;為什麼是53部半呢?是因為關東大地震的緣故損毀了不少作品,其中1929年拍的<突貫小僧>只剩半部。

作品年表:
茲就現存的資料作一個作品年表~

1929年<突貫小僧>
<我畢業,但......>
1930年<我落第了,但.......>
<開心走吧!>
<那夜的妻子>
1932年<我出生了,但......>
1933年<非常線女人>
1935年<溫室姑娘>
<菊五郎之鏡獅子>(紀錄片;小津最具爭議的作品,只在海外放映)
1936年<獨生子>(首部有聲片,主題顯示了小津對家庭的關懷)
1942年<父親在世時>(獨生子的變奏,父子偶然相聚的幾個場面像幻滅之境,教人唏噓)
1948年<風中的母雞>
1949年<晚春>(野田高梧從此成為小津的編劇搭檔;
女主角原節子亦從此開始參與小津電影,成為小津電影中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
1951年<麥秋>(小津電影中較少見的三代同堂,也是罕有的幸福故事)
1953年<東京物語>(小津名揚世界最知名的電影)
1958年<彼岸花>(少見的喜劇,也是第一部彩色片;影片中的紅色茶壺成為必備的小道具)
1959年<早安>
1960年<秋日和>(以藍白為影片主調)
1962年<秋刀魚之味>(小津最後遺作,亦是母親去世時拍攝的影片,更加突顯劇中人的寂寥)
另外還有:
<淑女忘記了什麼?>(少見的夫妻題材)
<大雜院紳士>(戰後復員之作,以幽默悲憫討論戰後孤兒問題)
<茶泡飯之味>(對戰爭的感懷)
<東京暮色>(戰後作品,顯出絕望之情)
<浮草>
<小早川家之秋>
其他不可考,閣友若有資料可以告知

1982年,文溫德斯在羅馬的一次放映會中提出了小津的<東京物語>作為對自己工作特別有影響力的電影作品來播放,並觸發了要重拍<東京物語>的想法
1985年,他回到東京拍了一部<尋找小津 Tokyo-Ta >的電影,作為向大師致敬之作。對於東京的繁華多有感概,因為他再也尋不回小津拍片時的”
那個東京”了,這又觸發了另一波所謂「影像危機」的討論,這是後話了。
當時文溫德斯採訪到小津的攝影師厚田雄春。
厚田說:「小津去了,我的心也跟他去了……我把人生的黃金歲月都給了他。我很高興也許全世界沒有一個攝影師能夠像我這樣,小津得到了我的最好的……」訪問在厚田動容起來,不斷抱歉,哽咽不成聲中結束。

誠如上述,jane 並非一個專業的評論家,更非對小津安二郎有多深入的研究,僅就個人的資料提出這位日本大師的生平簡介及作品,如有誤植之處還請指教

野人獻曝,諒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