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1 21:24:15化仁國小訓育組長

摘自《父親的力量:教出堅強女兒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木馬文化出版

   愛麗十五歲時來找我看診,她看起來很興奮。在我們聊了幾分鐘後,她說出原因。

 「爸爸和我剛從祕魯回來。」她脫口而出。「祕魯真的酷斃了!妳無法相信那些群山有多美,我們在那兒遇到的人有多棒。」

「真好呢,愛麗。還有誰也一起去了?」

 「就我和爸爸。」

 「那妳媽媽呢?其他兄弟姊妹呢?他們都不想一起去度假嗎?」

 「哦,不是的,我們不是去度假。」她說,「我們將醫療用品帶給安地斯的人用,因為他們那裡缺乏物資。我和爸爸一年前就開始計畫了。我猜他想和我一起去吧。」

 「一定很好玩吧?」

 「嗯,其實也說不上好玩,其實還滿辛苦的。我們每天都要爬很多山,至少三公里的路程,然後把空房間布置成診所,有時候是在室外。我幫大人還有小孩量血壓,還有塗氟。爸爸幫他們看病。」

 我停止手邊的檢查,想像這個精靈般的少女登山的模樣,拿著上有氟的牙托,幫陌生人塗氟,然後夜間睡在戶外的畫面。

「爸爸帶妳去這趟旅行的原因是什麼?」

 「哦,我也不知道。不過他一直都喜歡照顧貧窮弱小的人。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就會帶我去城裡的救濟所。我記得有一次媽媽很氣爸爸,因為他外出買中國菜當晚餐,回家路上經過公園,看到一個人在翻垃圾桶。他就拿著中國菜下車,問那個男人他想吃什麼。他挑了炸春捲。我媽最喜歡炸春捲了,所以她很生氣,因為爸爸沒告訴媽媽這件事,所以媽媽以為他只是忘記了。所以我猜去祕魯應該很自然是他會做的事吧!他很喜歡照顧別人的。」

 「那妳呢?」我問她:「妳也喜歡在祕魯做的事嗎?」

 「哦,當然喜歡啊。很棒呀,我是真的想去。爸爸是了不起、聰明的醫生。因為當地很缺乏食物,人們吃了蟲和垃圾等骯髒的東西會病死,所以爸爸去幫助他們。看爸爸做這些事讓我也想參與。我知道我朋友的爸爸裡,很少有人會這麼做的,但我爸爸真的很棒,他永遠都先想到別人需要什麼,而不是他想要什麼。真的很酷,我想像爸爸那樣,所以我也去了。」

 因為活出自己的信念,愛麗的爸爸帶領她也走進自己的信念。

給自己的信念來個全面檢查吧,想想看你希望女兒成為怎麼樣的人。她不但會從你說的話,也會從你的行為學習你的榜樣。

 父親能做的事之中,最棒的莫過於提升女兒對人生的期許。這會直接影響她說話打扮的方式,還有在學校的表現、選擇的運動和樂器。你可以幫她訂立目標,幫助她定義人生中更深遠的目的。結果是,她的自尊會明顯提高,你們的關係會更緊密,因為她把你當做幫她規畫人生道路的領袖和同伴。

 我的年輕病患都知道,我支持延緩性行為。她們知道我會跟她們談到性,也知道我要說什麼。但即使她們不想聽,還是會以正面的態度回應,因為她們知道我站在她們那邊,也關心她們的未來。

 父親應該要嚴格,但也要和藹、接納和關愛,必須從中取得平衡。說「不行」很容易,但不要讓女兒把你當成敵人;使用權威,但不要太殘酷或傷人。別試著要女兒照你的期望過她的人生,也別想把她變成你的機器人,你只要帶領就好。

 如果你不接受自己天生的權威,也無法設立高標準,不能以行動保護女兒,更沒有道德準則,你的女兒就會像我的病人莉亞一樣受苦。

遇見莉亞時,她十六歲。推開診療室的門時,我看見她和母親坐著,面色凝重,既不看雜誌,也不交談,或是看牆上的圖片。

 「莉亞妳好,我是蜜可醫師,很高興認識妳。」我伸出手來。

 「妳好。」

 她連頭也沒抬。

 我靜候著。

 她還是不抬頭。

 莉亞的母親打破尷尬的沉默:「蜜可醫師,我是莉亞的母親。其實她不想來,是我要她來的。我擔心有什麼事,我真的很擔心她是不是有憂鬱症。」

 她母親說話時,我盯著莉亞,卻只能看到她的頭頂。她彎曲著背部坐在椅子上,兩隻手分別塞進另一手的衣袖內,鐵椅下的雙腳交叉放在後面。

 母親說話時,莉亞一動也不動。

「妳知道她這狀況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呃……蜜可醫師,其實還滿難為情的。」

 莉亞看向母親,然後搖了搖頭,試圖阻止她說下去。

 「莉亞,我們得拿出來討論。我知道很難受,可是這很重要。」

 莉亞又低頭望向地毯。

 「是這樣的,幾個月以前,莉亞去她朋友家,那是她最好的朋友,他們從小學四年級就認識了,也很常玩在一起,但是他們不是在交往。其實莉亞也才剛剛交了男朋友,男友叫傑諾米。」她說到這裡頓了頓。莉亞則坐立難安地在椅子上挪了一下。

 「這個朋友,這位男性朋友,不是傑諾米,要莉亞幫忙他寫論文。蜜可醫師,他們常常一起讀書的,沒什麼大不了。但有一天,我記得好像是禮拜二??不是,莉亞,還是禮拜四呀?」

 我開始失去耐性,但仍耐住性子等著。

「不重要,總之她答應了,放學後去他家幫忙。然後─莉亞,如果我說錯了請糾正我。然後他們坐在沙發上讀書,讀到一半,他突然撲向她。」

 莉亞的母親停了下來,莉亞則開始啜泣。

 「莉亞,」我試著問她,「這是真的嗎?」

 莉亞點點頭,母親繼續說下去:「就性侵方面,我不知道細節。但不論發生什麼事,這件事都讓她很難過。」

 莉亞愈哭愈大聲。

 接下來四十五分鐘,我從這位躊躇不安的十六歲少女和她母親口中,得知莉亞的好友突然對她「展開攻勢」,並強迫她進行多次性行為。

 「莉亞,妳知道他做的事是違法的嗎?他現在應該要坐牢的。妳父親怎麼說?」 

她以單調的口吻,把父親說的話重複一次:「我爸爸說,『男孩子就是這樣嘛,不足為奇啊。』然後就出門打高爾夫球了。」

 遭到侵犯讓莉亞痛苦不堪,但她父親毫不在乎,未跳出來捍衛她,對她卻是更大的打擊。他本來可以當莉亞的英雄,衝去那個男孩家裡,要他向女兒好好道歉,或要他去警察局投案自首。但他卻沒有這麼做,反而出門打高爾夫去。

 如果莉亞的爸爸曾試著捍衛她,即便只是打一通氣憤的電話給那位男性友人,也可以讓莉亞免於好幾個月,陷進如此痛苦難熬的情緒。現在她要心理諮詢十八個月,才能減緩憂鬱症。

 權威讓人感到安定,這是人類行為中的基本原則。沒錯,我指的是全人類。雖然我們會直覺地反抗權威,但當天塌下來,我們卻會尋求權威的幫助。遇到問題或挑戰,或者是我們自己沒辦法解決的情況,我們會希望有人可以提供解答,有人知道該怎麼做,有人能伸出援手給予支持。 

各位老爸,這就是你女兒需要你的時候。你女兒不必欣賞你的言談舉止、你設的家規、你穿的衣服,或你的政治觀點,但你永遠都不希望她失去對你的尊敬。如果你活在道德信念中,也以你的權威落實,她就不會不尊敬你。如果你這麼做了,你在她眼中就是英雄。她希望你就是她的英雄。我是一名小兒科醫生,我可以這麼告訴你:不要退縮,千萬不要,她需要你,需要到你無法想像的地步。

 許多精神科醫生相信,遭到性侵的女孩心理是否能快速復原的關鍵,就在於父親的反應。事實上父親的反應,並不亞於性侵本身的衝擊。對她來說,兩者都是人生中的一個轉捩點。請再仔細思索這件事。性侵可能造成女性最嚴重的陰影和創傷,想想許多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師說的:你對女兒受到性侵的反應,會影響你女兒未來的情緒健康,程度不輸給性侵本身。這麼說是有道理的,原因如下。

 面對屈辱或傷害的孩子(或成人),本能會讓她想報復欺負她的人。她用盡身體每一寸力量嘶吼、逃跑、做各種掙扎,但她體能本就較侵犯者弱。現在她看著你,在她眼裡,你是強大、強悍、聰明的。她內心深處這麼想:「他能幫我。他就是我要找的答案。我爸爸能幫我把事情處理好,因為他愛我。我爸爸會殺了他,他會為我挺身而出。」這些英雄式的反應,在你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之前,已經在她腦中成形。媽媽沒辦法,只有你能。 

如果你按照你的直覺去做,如果你感到生氣、採取行動,她的假想會得到證實,她會感覺自己被愛,覺得受呵護,感覺到正義的存在,而可怕的悲劇也終於可以落幕。當你像英雄般地回應她,對你們來說都是雙贏。

 但如果你像莉亞的父親那樣,則只會達到反效果。你的女兒會感到不受信任、沒有人愛著或保護她。她會覺得爸爸不可依賴,也感覺不到事情終將過去,正義也未獲得伸張,甚至會把恐怖的性侵跟男生畫上等號。結果是造成永久深沉的憂鬱。

 莉亞遭好友背叛、父親放棄,飽受憂鬱症之苦,感到迷茫、無助和焦慮。若沒有十八個月的心理諮詢,光是母親的照料,情況也無法得到減緩。如果爸爸像個英雄般捍衛她,那她的心病會不會早點痊癒?答案是肯定的。我碰過好幾百個莉亞,所以我可以說,如果莉亞的爸爸曾像個男人般勇敢站出來,而不是無力地聳聳肩膀,他就能夠讓莉亞避免患得憂鬱症。

 父親啊,這不是選擇題。你的女兒絕對需要你當她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