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4 03:25:38Cool Daisy

紐約紐約

(由於手邊並沒有紐約的digital photo,就讓我貼一張新公司的
所在地-東京六本木之丘的照片吧.拍照那天晚上有霧,看起來挺科幻呢~)

想起上次去紐約,已經是8年前的事了…
記得那時英文也不溜,就自己跑去朋友家附近的SONY戲院看了
莎朗史東跟達斯丁霍夫慢演的科幻片[sphere],我努力的用生硬
的發音[死,,死費啊,for one,please],可那賣票的黑人小姐故意
用很不耐煩的口氣用麥克風重複高聲問我,[Which one? Can you
speak louder?!]我心想[妳娘可好,這裡雖然有很多片子同時放映
中,但是片名只有一個字的也就那部,哪還有which one?厚,真故意..]

還好,排在我後面的一位紳士也看出她故意刁難,便高聲說[Seems everybody
here knows what she wants to see except you. Would you please
hurry up?]之類的, 然後還親切地跟我說[It’s ok. Never mind],
而那黑小姐呢,當場低頭不吭半聲收了錢給了票就叫[Next please!]

前一秒被欺負,下一秒就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紐約真是個多元刺激的城市
這個在紐約的小片段我至今清楚地記得沒忘記過.

當時在日本留學住了幾年已經習慣付錢的客戶理應輩受尊重的消費文化,
沒有想到卻被來這一招,也不知道是純粹因為服務態度不佳而感到驚訝,
還是因為黃種人(我)在紐約這個文化大鎔爐還被黑人(她)欺負而感到不甘.
還是純粹因為自己發音真的爛到不行而感到shocked.

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小到不行的經驗卻讓我思考了很多年.
在東京,在倫敦,在台北,每次偶而回想起這個片段都有不同的啟發與反省.

後來開始工作之後,接觸客戶與同事,不管對方水平如何參差不齊,我要求
自己絕對不要擺出不耐煩的態度或是高高在上的專業氣氛,容易損人顏面.

之後有機會回到台北工作3年,發現台灣人的種族歧視與成見並沒有比那個
黑小姐好到那裡.(之前在倫敦報台裡也說過台灣計程車司機對我黑人朋友
連續失禮發言的片段)我又想,這會不會是影響我們國際化的最大的心理障礙?
我們可以搞Hi-tech,搞到很國際化,可是我們社會大眾的心胸能不能開放到
可以用平常心來包容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們,尤其在這麼多東南亞人口進入台灣
的現在.真的需要在教育上多費點功夫才行.

否則,我在紐約受的氣,也會成為在台灣的所謂次等公民的外勞,菲傭或其他
觀光客的不愉快經驗呢.

8年轉眼過去,因緣際會,我又要去紐約了!

這個月被新公司派到紐約出差一星期.其中有3天是自己的時間.
想當然爾,我這個無聊的人決定要再去那家電影院給她挑戰一次!
(最好她給我在,那這次我一定挑一個片名長一點的來練發音~哈哈)
姜小年 2006-06-08 00:26:57

文化大鎔爐????不不不,頂多只可能是個「民族馬賽克」吧了....各種顏色的人種,拼貼出來的馬賽克!!!!

至於台灣,算了吧。會去特別弄個「客家委員會」「原住民委員會」,就代表這些人覺得有人是特別需要「保護」的....連同樣膚色的人他們都覺得是異類了,更何況是其他膚色呢????唉....

嘴巴愈說「族群融合」,心裡愈是會「種族歧視」的啦!!!!